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2021-01-19 11:30:57)
标签:

杂谈

文化

历史

情感

分类: 《如风往事》篇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在此之前,笔者已写过两篇叫做《如风往事之——闲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和《如风往事之——閒话关于剃头发迭桩事体》的文章,总觉得有些意犹未尽缺少些什么,还有话没有去说完,还是有些话语可以拿出来说一说的,因此,就决定再撰写一篇剃头发的文章。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本人是土身土长的上海人,在国语当中,和“理发”有关系的词语,在本人所在的城市上海、在上海的方言俚语閒话当中,会演变成为三组词语,它们分别是指:“剃头发”、“剪头发”和“汏头(发)”。其中“汏头(发)”就是指“洗头发”。在一般情况下来说,唯有那些女性的同胞才会去使用这个词语,而且频率是来的比较高的。譬如说:两位熟识的女性相互间在马路上碰见,互致问候聊天时,其中一位会说:“今早仔吾去剃头店汏汏头。”意思是说去理发店美容美发。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本人出身于20世纪70年代的末期,被大家称之为“70后”,正因为是如此,自己对于剃头发这件事情,记忆最清楚的就是——凡是从我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而且年龄和本人相仿、相差无几的一代人,也是有经历过计划经济这个年代的,自己经历计划经济的年代,时光少说至少也要有十几年的时间。那个年代的小男孩,发型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青一色的板寸头,剃头发至耳根以上,整齐干净即可。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己还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但凡是和本人年纪差不多的人,基本上都是以板寸头头型为主的,绝对不会去剃其他类型的发型的。为什么要去剃这样一个发型呢?!全都是父母的要求呗!只因为在我们那个年代还处在计划经济时期,不仅父母的收入是有限的,而且每家每户的收入都是相差无几的,更何况上海人全都是会精打细算的去过日子。一样去剃头店剃头发,每次去剃一个板寸头的话,多多少少就可以减少去剃头店里的次数,给家里省一点钱,以便能把省下来的钱用在其他需要用钱的地方。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时长听到老辈的人说这样一句话语,曰:“有力长发!”意思是说:力气大的人,头发长得特别的快。虽然本人从小到大力气不大,但头发也是长得特别的快!剃头发基本上保持最少在三个星期一次。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为什么自己最最少一到三个星期以后,就要去剃头发呢?!除去自己的头发长得特别的快以外,还因为自己的头发长得特别的硬,是属于硬邦邦类型的,一旦头发长得长了以后,就好像是公鸡的鸡冠一样,而且根根头发都会翘起来的,即便在后来发明了美发用的摩丝、还即便是使用过摩丝以后,在当天是没事的,到了第二天依然如故、头发依旧是要翘起来的,所以才要在这个时间段里面去剃头发。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在当时,本人就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处在我们那个年代里面的小男孩,全都犯有一个通病,大家都是不怎么欢喜剃头发这件事情的,也都是十分讨厌剃头发的。每当等到要剃头发的时候,还只要是听到父母说:“去剃头店剃头发。”我们不是逃之夭夭,就是又哭又闹耍无赖,能躲则躲,反正是无所不用其极。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语,只有女人才会去采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手段……我们在那个时候,竟然也会去采用这样的手段!在多数时候还要上演全武行,就是想方设法的去逃避剃头发这件事情,其实这种做法并没有多大的用处,熬到最后一刻,还是要乖乖的去剃头发的。没用归没用,每次剃头发之前我们照样欢喜这样闹腾。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不单单是这个样子哩,只要每次在剃头发之前,我们依旧还会故伎重演的,而且还要一次又一次、反反复复的,好像像这样的闹腾,已然成为一种家常便饭似的,基本上全都是经历过这种状况的。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至今还能清楚地去记得,在本人就读小学三年级时,母亲请药店里的同事张金荣(勇)利用上班时的空余时间帮本人剃头发,【备注:向母亲问询这位男同事的姓名,因为时间久远的原因,母亲已记不清楚最后一个字是叫“荣”还是“勇”。】因为本人也是不肯剃头发,十分讨厌剃头发的缘故,就和母亲以及她的男同事大吵大闹了一架……正所谓有句老话说的极好哩,曰:“无巧不成书!”恰巧那一天有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发现此事后,扣除母亲和男同事当月的奖金。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还为什么要叫母亲的男同事张金荣(勇)帮忙去剃一次头发呢?!是有两个原因的,其一就是:一来可以为家里省一点钱;其二就是:张金荣(勇)不单单祖籍是苏北人,而且他们的祖上一直都是干剃头发这个营生的,传到他的手里起码已经是第四代人了,他是会剃头发这门手艺的,说一句真心话,而且这门手艺也是挺不错的。他曾告诉过我,之所以他会来药店工作,就是自己不想走父辈们的老路。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这还不算什么哩,本人也是演绎过全武行这件事情的,曾经自己还去上演过“消地光”的举动来哦。“消地光”这个词语是上海崇明地区、江苏启东地区、江苏苏北等各个地区的方言俚语词语,它的意思通常就是指有人长时间的躺在地上耍赖、不停地打滚不肯起来。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回过头再来看看这件事情,觉得小时候的本人真是一点点也不懂事啊,就不应该这样来瞎闹腾的,害得母亲以及她的同事受罚。这真的是不吃一堑,难长一智!只有经历过什么是错与对,才能使自己尽快的成长起来。经过这次教训之后,类似的错误就没有再犯过。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仍然让自己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当自己也长大懂事以后,尤其是自己刚刚才开始工作的时候,每次去剃头店剃头发的时候,剃头老师傅所使用的工具是手动的剃头推子,在给每一位顾客剃头发之前,他或她还会给手动的剃头推子上一点点油,再去反反复复的捏放夹在手里面的手动剃头推子,还要让它发出嘎哒嘎哒、油润般的声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去试试剃头推子到底好不好使用,也唯有当剃头师傅觉得好去使用时,才会安心地给顾客去剃头发的。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自己在使用手动剃头推子剃头发的那些日子里、在一年十六次左右的剃头发次数中,一半时间去剃头店剃头发的,另一半时间是由家里会剃头发的亲朋、父母的好友同事及隔壁邻居帮忙的。除去上面所说的、母亲的同事张金荣(勇)以外,还有三姨妈倪金英、三表姐夫张征西、曾经的老邻居陈刚大哥,或多或少都给我剃过头发的。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不过,手动的剃头推子,时间一长久而久之,也会出现问题的,这个问题就是——要是长久的去使用,会发生夹头发的不好现象,像这种夹头发的不好现象,不止只有一两次之多哦,而是频繁的会去发生夹头发的不好现象,这也可能是导致在我们那个年代里的男小孩,全都不愿意去剃头店剃头发的原因之一。如若说,会频繁的发生夹头发这种不好的现象,绝对会疼的很厉害的,因为疼痛的比较厉害的缘故,同样是时间一长久而久之,对于像这种疼痛之感,不但会去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之感,还会去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就会导致,不管是在剃头发之前,还是在剃头发的全过程当中,总归是要去闹腾一番的,从开场的那一刻起,一直要到快结束时,才会停止闹腾。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自认为,还有一种情况,也同样是导致男小孩不愿去剃头店剃头发。在剃头发之前、在剃头发的全过程当中,要去闹腾一番的。皆因为在男小孩看来,剃头发的时间是“极其漫长”的,有“度秒如年”的感觉,还若是碰着难剃的头型,时间会被拉的更加长,这种感觉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强烈,又好似自己在受到刑罚与惩罚一样,还加之,在剃头发的全过程当中,时不时地会有短头发触及到身体上的各个部位,会让人感到浑身上下都是痒痒的,一点也是不怎么自在的。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等到自己再大一点的时候,去剃头店剃头发的时候,已经逐渐地开始推广使用电动的剃头推子,那时电动的剃头推子全都是佩带有一条长长的电线的,可以和手动的剃头推子一起混合着去使用的。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自从发明电动的剃头推子,自然要比手动的剃头推子,来的方便省力。不过,对于手艺较好的老师傅来说,依旧会去坚持使用手动的剃头推子。本人也曾向这些老师傅询问为什么要这样去做时?!他们或她们异口同声地来说道:“用手动的剃头推子,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手艺和水平,只因手动推子的难度要比电动的推子高出许多!”……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还有的就是,当手动的剃头推子和电动的剃头推子混合在一起去使用的日子里面,男性或男小孩去剃板寸头时,一定要去汏一下头的,等汏好了头以后,剃头老师傅还要去整理修整一下,看看头上是否依旧会有高低不平整的地方,最后再做一次修整,有一些老师傅才会去使用电动的剃头推子修整,好让男性顾客的头发变得整齐划一。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到后来全面的去普及推广使用电动的剃头推子以后,手动的剃头推子,几乎可以说是绝迹了。去使用电动的剃头推子,一直都会有鸣鸣的声响,而且伴随着这种声响,随时随地会发生夹头发的现象和恐惧之感,也会紧跟着一起消失掉,这倒并不是说,电动的剃头推子不会去发生夹头发的不好现象,偶尔也有的,几乎是忽略不计的。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也正是因为电动的剃头推子有鸣鸣的声响的缘故,就好似在演奏一首悦耳动听的催眠乐曲一样,有些时候还会让人昏昏欲睡的。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现如今,去剃一个板寸头已变得越来越流行,人们把“板寸头”又称之为“老板头”。只因当代的国人,十分流行把各行各业的一把手或某个部门的一把手都统称为“老板”,而且他们又喜欢这样的头型,老板剃一个板寸头,板寸头自然而然地被称之为“老板头”喽!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对于“板寸头”,让自己最最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就是,当本人1999年至2003年就读大学专科函授班的时候,班级里面有位同学业余爱好只爱好打乒乓球,还欢喜剃一个板寸头,就请理发造型师给设计成为乒乓球桌型的板寸头,等头发剃好以后,引来一路人的围观……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备注::文章为作者原创;各种老上海理发店和理发工具均来源于网络上;:感谢原创图片。】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这件事情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09年10月28日星期三晚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