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情感文化 |
分类: 《阅读与写作》篇 |
(一)、长者的规劝与写作
家父的好友潘君中法先生,【备注:在工作之余,有五大爱好,品茗、阅读、写作、旅行与教书育人。】他曾做过十几年的教师,还被评定为上海市优秀教师,教出了不少学生,还曾被上海市评选为沪上十大藏书家之一,上海电视台的星尚频道栏目也曾采访过他的家庭,亦是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但凡有新出版的著作总要签名赠送我们一本。他还说道,旅行是他最大的创作素材来源之一,曾对笔者鼓励道:“写作只不过是一件‘雕虫小技’罢了,我相信你也可以写点文章的,年轻人就应当多写一些文章,你就把这次旅行写成文章,写的不好不要紧,只要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就好了,你写好以后,我来帮你修改修改,保证你能拿到报刊杂志上去发表,并且只署你的名字噢!”……
在当时笔者是婉言谢绝的,谢绝的原因有其三,其一是:在那个时候,笔者虽然已经开始写一点文章了,但由于不是系统的在写文章,只是零零碎碎的撰写了一点只言片语并未成形;其二是:当时自己还不懂如何去写作,什么样的文章才是适合自己去写的,还没有完全去弄明白;其三是:和潘先生的言谈之中,他又希望笔者能够去趁热打铁,最好能在旅行结束后的一两个星期之内,就能写出一篇至数篇的文章;因怕自己未必能完成潘先生交代的任务,只好婉言谢绝!
笔者欢喜写一点文章,多少是和潘先生的影响与鼓励有点关系,不过,直至现在,笔者才刚刚摸到一点写作的门道,明白如何去写作、写什么样的作品,更明白写作不仅是自己人生旅程中的一大财富,更是各种知识不断的沉淀与积累的过程,与此同时还记录下了一段历史与人事物情,让那些欢喜阅读的人,明了了在某一段时期,各类人事物情到底会是怎样的?!或许,会有一些感同身受的(同龄)人,能够引起他们或她们某些共鸣,还或许,虽未必会有感同身受的人,但也可以让他们或她们,对往昔的一切多多少少能有所了解,不管这个了解是全面的、片面的,还是一面的,至少是有所了解了!……
笔者在自己撰写的《书海札记之——再谈关于写作这件事情》中,也提到欢喜写作是临近于初中即将毕业之前,不过,时至今日也就写了200多篇拙文,对于那些写了成千上万篇拙文、煌煌巨著的专业级的作家们而言,这点文章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也许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在所有的写作体裁中,除了长篇小说、应用文、公文和戏剧以外,其他体裁的文章或多或少均有所涉猎,也都去尝试着写点的,所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几十年来,从心灵深处飞翔出来的声音。
笔者的文章皆属于一孔之见,是乎,非乎?!仰或对耶,错耶?!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写作的全过程中,力争把所撰写的每一篇文章都要言之有物,尽量能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得明白、看得懂,不是那种言之空洞无物、毫无思想内容的泛泛而谈。个人所撰写的200多篇文章中,有写的好的,也有写的很一般的,全都是本人几十年来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对人生方面的、点点滴滴的感悟,通通都汇聚到了各类文章里面噢,所去撰写的每一篇文章,不可能去做到每篇文章都能妙笔生花,但求不是无病呻吟就好!
在这200多篇的文章中,没有一篇是抄袭别人而得来的,即便就算是这个样子噢,可能有的人看到了本人所撰写的某些文章以后,有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觉得有些文章和别人的文章有些类似的地方嘛,那皆是因为笔者在创作的全过程中,还是一个新手,不免有模仿别人的地方,把别人好的写作语句、好的套路框架与创作手法,拿来用一用!要想写好文章,就要虚心的向别人去学习,把别人写的好的地方拿来用一用,多数职业作家,在未成为职业作家之前,也不免有学习别人的痕迹。譬如说:笔者撰写的小说《车站》一文,完完全全就是借鉴了邵怀德老师撰写的小说《窗外》一文,这两篇文章都有相同的地方噢,那就是——都是说有一个男人对“偶然间遇见”到的某一位女性,因为伴随着碰面的次数逐渐变得多了起来,久而久之日久生情的产生了某种好感,最后因个中原因,好感戛然而止破灭了,尽管是这样、尽管笔者撰写的文章并不多,但还是敝扫自珍……
(二)、长者、师友的支持与鼓励
笔者从幼儿园大班开始算起,直至大学本科毕业,教授本人的各位先生,毛估估的去计算一下,包括只教授过一次的先生也计算在内,起码要有百位先生噢,不过,在初中阶段的各位先生当中,唯有和初三时教授物理课程的班主任崔慈黎先生(女),到现在还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和联系哩,笔者曾经多次把自己撰写好的文章发布到了微信朋友圈里面,她看到了本人撰写的文章以后,在微信里这样对笔者说道:“我真没想到你还有写作方面的才华,文章越写越好了,记得你在上中学的时候,每门功课成绩平平,能及格已经很好了,语文成绩也不是很好,早知道是这样的话,在那个时候,班级里的黑板报都由你来写就好了,我一直会支持关注你的,要坚持下去噢!”……
在有些时候,但凡有父母的亲朋好友来家里游玩叙旧时,父亲也会自告奋勇的把笔者撰写的各类文章拿给他们或她们看看,自从网络得以高速发展以后,又可以把文章发布到网络世界里去。教授笔者的先生、好(学)友们以及父母的亲朋好友也都能看到本人所撰写的各类文章了,他们或她们还一致都觉得,有写作方面的爱好是一件好事情,还说看过本人撰写的文章后,有些文章的确写的不错,有一定的思想内涵,是经过慎重思考、深思熟虑以后写出来的,并希望自己能一直坚持下去,还说既然欢喜上了写作,就不要轻易地放弃它!
在笔者撰写的文章中,有一类文章是“游记类”的,大学本科班主任瞿素珍先生(女),同样在微信里对笔者说道:“愚认为,写游记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它既不是单纯的旅游景点介绍,也不全是旅游攻略,更不是把整个游程加以复制。一篇好的游记必须要拥有独特的视角,对所游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精神’、‘社会政治经济’、‘历史追溯’等揉和在一起,还需‘遣词造句通篇谋局’。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之所以能让欧阳修名垂千史,皆是因为拥有自己的个性,是个性使然。写游记类文章,最主要的是要有‘个性’与‘独特性’!我认为只游不记,是不会增阅历长知识的。在生活中如我这样的人居多,走马观花的游过玩过就罢了。你利用业余时间去写作,让人刮目相看,所以上次电话中我鼓励你向报刊杂志投稿!”……
对于各位长辈们、各个时期教授本人的先生、以及好(学)友们的深情厚爱、支持与鼓励,本人除了表示最最衷心的感谢之外,依旧还是要再一次向他们或她们表示最最真诚的感谢,更深知所撰写的文章,远不如他们或她们所说的那样好,那是他们或她们的鼓励罢了,绝不会辜负他们或她们的“所望”与“期望”,假若是有了“好的灵感与创作素材”,依旧会去撰写文章的,更会一路坚持下去噢!
(三)、对写作素材与写作方面的感悟
有一件事情你我始终都要去搞明白的,那就是——只有极少数人群、一小部分人,才能去改变这个世界和这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噢;还能去成为一名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能够算作这个国家与社会最最精英份子了;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群而言,就算其穷极了一生,并拼搏努力奋斗了一辈子,到头来也未必能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人”、“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国家与社会的精英份子”,自始至终都是极其普通的一员,这一生都在过着平淡而恬静的日常生活……
就算是这个样子,在他们或她们的身上,也必然会存在着一个或数个闪光点噢,不管这些闪光点,是好的还是坏的、是黑的还是白的,都是写作爱好者们的好对象哩、也都有可能被幻化为铅字撰写成为文章噢,是极好的、宽广的创作源泉与写作素材,他们或她们所拥有的、所有的闪光点,不管好坏对错与黑白,都值得你我去用心的学习,多多少少能从中收获一些益处,更可以让你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一点弯路,不再去犯类似的错误与坏毛病。只要你我是个有心人,去用心观察一切,大千世界里的任何人事物情,都可以撰写成为文章!
还有的一件事情就是——人终将赤条条而来赤条条而去,降临到人世间的时候是一根脐带,当你我驾鹤西去的时候是一条裤带。即便你我来人世间走了一遭,并拼搏努力刻苦奋斗了一生,既无法成为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人,也不可能去成为一名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更难以划归为整个国家与社会最最精英份子,到头来只不过是极其普通的一员,也是不打紧的一件事情啊,只要在你我所渡过的每一天里,始终都保持着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好态度,热爱生活、学习与写作,就算你我离开了这个世界,也不会去留有什么遗憾和憾事啊,就算个人再不济、再怎么的不行,至少还有文章留存于世让大家阅读!
你我只要用心的去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凡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那些看上去显得十分“优美”与“优雅”的人,其人不但是个欢喜阅读之人,与此同时对于写作方面也同样是欢喜的。在你我的人生旅程之中,自然会有若干个美好的心愿,其中之一就是能够成为一个“美好的人”、“有才华的人”与“富有气质的人”,不仅是内在的,更要由内向外去扩散,为了去追求这份“美好”、“才华”与“气质”,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哩,大家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与手段。
譬如说:去穿上一套华美的、经验绝伦的服饰,看上去与周遭的人是与众不同的;每次出门之前,都要给自己的脸面去精心的修饰一番,女性去涂脂抹粉,男性的头上多喷洒一些摩丝,都去摆个漂亮的造型;去专业的整容店拉皮除皱,磨平岁月留下的一丝痕迹,从而能让自己年轻一些、更富有一些“美好与气质”;你我又何必去舍近求远啊,都忽略了一个最简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有了空闲的美好的时光时,不妨给自己多去充充电,多去阅读各类有意义的书籍、并多多的去写作,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无论你我如何的去用心做人,努力的去蜕变自己,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与前进,自身的韶华也总归有逝去的那一天,青春也终将会像天上来的黄河之水一样,奔流到海而不再复还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每个人必然要去经历的,你我也必须要去学着接受!
凡欢喜阅读与写作的人,其人的神情也必定是专一的,会不由自主、聚精会神的专注于阅读和写作,不太会刻意的去追求所谓的“韶华与青春”、“美好的人”、“有才华的人”、“富有气质的人”……时间一长久而久之日积月累,上述这些一定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就好像瓜熟自然会蒂落,亦如同水到自然会聚成一样,你我若是刻意的去追求上述这些,往往都无法去专注于一处,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想去放弃,到头来,你我最大的一个收获,不是“一无所获”,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去刻意的追求,才是真正的去追求!
【备注:文章为作者原创;各种书籍封面图片乃是作者家里的一小部分藏书。】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7年07月01日星期六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