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2016-02-07 22:39:03)
标签:

文化

杂谈

历史

分类: 《随思杂记》篇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麻将”这类博彩游戏则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在《论语·阳货》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也是有关于“麻将”最最早的记载噢,曰道:“麻将,又称雀牌。”此外,我们国家的古人还把“麻将”称之为“马吊”,在古代“玩麻将”就有“打马吊”这一说法。“麻将”的历史亦可以追溯到我们国家历史上的3000年~4000年前,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家王公贵胄们的游戏,之后才是由宫廷逐渐流传到民间。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普通老百姓则给“麻将”起了很多的别名噢,譬如说:“144号文件”、“修(筑)长城”、“解方程(式)”……现如今一到节假日,你我只要稍稍地留意一下自家的周围就会发现,邻居、新村小区、街道边、老年活动室……此起彼伏的麻将之声可以说是不绝于耳!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虽然说“麻将”这类博彩游戏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但是对于这项游戏的起源,真可谓是众说纷纭版本众多啊,流传到了现如今也没有一个比较正确的答案,尽管是这个样子,在众多的流传版本当中,有以下四个版本是最最广为流传的,老百姓对此也是深信不疑的!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第一种说法是说:“麻将”起源于我们国家古代的博弈游戏当中,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先秦时期的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语噢,曰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由博弈者乎,为之有贤乎已。”依据博弈规则,加之不断的发展演变,到了唐朝时期,由唐朝的著名和尚——一行和尚,俗名为张遂的人发明了一套“纸制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第二种说法是说:“麻将”是由明朝的万秉超发明的,因为万秉超十分敬仰、怀念《水浒传》里的108将,故而就去发明了108张麻将牌,其中的二索指的是双鞭呼延灼,九索指的是九纹龙史进。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第三种说法是说:“麻将”是由明朝时期的三宝太监郑和发明的,因为郑和奉永乐皇帝朱棣的旨意七下西洋,去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还因为每次来去的时间都是慢长的,为了消磨并打发在航海时候的无聊时间,以及将士们烦躁不安的情绪,所以就去发明了麻将牌。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第四种说法是说:“麻将”的发源地在江苏省的太仓市,“太仓”在我们国家的古代时期为皇家的粮仓,仓内的稻谷长年累月的堆积如山,为了避免雀患,责成守仓的兵丁捉麻雀,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为了有据可寻,发给兵丁竹制筹牌,并在筹牌上刻字作为奖励的凭据,如“索”或“束”则是指捆窜起来的麻雀;“筒”则是指火枪的横截面,几筒则表示火枪有几具;“万”则是指皇上赏了多少钱;为什么要设“东南西北”风呢?那是因为火枪发射的时候要考虑风向;“中”则是指击中了麻雀,并流出了红色的血液,所以“中”字就被涂成了红色;“白板”则是指放了空枪或没有抓到麻雀;“发”顾名思义,当然是指发达、发财了;“‘东南西北风’”和‘中发白’”被统称为“字一色”;“碰”或“砰”则是指火枪发出的声音;“胡”其实应为“鹘”,是鹰的一种,有了“鹘”就能很快地打(抓)到麻雀了!后来又增添8种花色,被统称为“花一色”,其中的四张牌写“春夏秋冬”,表明一年有四季;另外四张牌不是刻上“梅兰竹菊”就是刻上四种小动物,表明生机勃勃。久而久之被作为一种游戏工具流传了下来,并不断地演变完善创新游戏的规则,直至现在基本定型。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据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以后获知,“麻将”其最初的雏形全都是纸制的,一直要流传到清朝的咸丰年间,才有浙江宁波人陈振钥把纸制麻将牌改制成为骨制麻将牌。在此基础上,后人又不断地推陈出新,发明了“红木麻将牌”、“象牙麻将牌”、“黄金麻将牌”、“水晶麻将牌”、“玉石麻将牌”、“有机玻璃麻将牌”等麻将牌……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说法,在我们国家的北方地区,北方人或其他地区的人称之为“打麻将”,在笔者的城市上海则被称之为“搓(叉)麻将”了,不但是不同地域的人,对于玩麻将的叫法不同,连玩麻将的游戏规则也是不相同的,其规则充分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在通常的情况下,国人在打麻将时都是打144张牌,和牌时需集满十四张牌,并且要符合牌型的规定、花色和翻台才可以和牌。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笔者曾经去过湖南张家界两次旅游,在旅游期间发现了张家界人只打108张牌噢,在张家界人的牌型当中是没有“字一色”和“花一色”,和牌的时候也同样是要集满14张牌,不但如此,在和牌时也同样要符合牌型的规定、花色和翻台才可以和牌,并且他们或她们在打牌的时候,还要尽力保留“三六九”,即保留“三六九索”、“三六九筒”和“三六九万”,那是因为这三张牌是输赢多少钱的凭据。打个比方,如果基点为“十”,牌中有“三”,在“十点”的基础上翻三倍;以此类推。牌中有“六”就翻六倍;牌中有“九”,就翻九倍;无论这三张牌赢家手里有几张,和牌时只计算最高的那一张牌。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港澳台以及广东地区虽然也是打144张牌,在一般的情况下,和牌时一样也要去集满十四张牌,并且和牌的时候也同样是需要符合牌型的规定、花色和翻台才可以和牌,不过,大多数人打的全都是老式的麻将牌,他们或她们在和牌的时候要去计算翻台,他们或她们所计算的翻台和我们是不一样的,要比我们复杂得许多,一般人即使用心去学也不一定会,而且四个人当中无论是谁“出冲”、“放炮”给赢家,输家和剩下的两家也照样要付钱,这种做法叫做“陪胡”。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还有的就是,不管是谁,打麻将的时候最最忌讳的一件事情就是——因为粗心少抓一张牌或多去抓一张牌,少抓一张牌则被称之为“小相公”,多抓一张牌则被称之为“大相公”,如果真的出现这种状况就和不了牌了,那样的话只能“摇铃”了。【备注:“摇铃”是打麻将时用的一种麻将术语,就是要向大家表明本人和不了牌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还有,上海人搓(叉)麻将,一场麻将下来,如果输赢的“彩头”不是很多的情况下,我们称之为“小来来”、“打卫生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笔者还能够清楚的去记得,自己学会搓(叉)麻将是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在我们小的时候各类娱乐活动,远不如现如今来得那么地丰富多彩噢,家父为了“丰富”笔者的业余生活,便带笔者去爷爷家里学习搓(叉)麻将,基本上是每隔两三个星期去一次。【注解:因为那个时候只有爷爷的家里有一副民国时期竹骨制的麻将牌。】自从笔者“学会了”搓(叉)麻将之后,每当到了放寒暑假时期时,便会呼朋引友的到家里来搓(叉)麻将,所谓的朋友其实就是从小一块儿玩到大的邻居与同学,一场麻将下来没有四五个小时绝不肯罢休!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为什么国人会热衷于搓(叉)麻将?!笔者是这样来认为并理解的,深究其原因也无外乎有其四。其一就是:搓(叉)麻将可供四人娱乐,它可以丰富人们在节假日里的生活;其二就是:搓(叉)麻将有“三分牌技七分运气之说”,不太确定的因素太多,输赢多少自己亦无法掌控,从而吸引了人们去玩麻将;其三就是:其他牌类的游戏多少需要讲究“合作”与“配合”,如果“合作”、“配合”的不好或有问题,会遭致合作者的排挤、指着与责骂……只有打麻将是独立操作,和别人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人们都热衷于玩麻将;其四就是:麻将是一种社交活动,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与情感,边玩麻将边聊天,有些在其他正式的场合不能去说的话语,我们皆可以在麻将桌上畅所欲言,而且各式各样的话语与话题都可以说、都可以聊。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但凡是那些熟知老上海历史事件与历史掌故的人都知晓,民国时期的应聘者在求职的时候,大多数的老板会让其坐下来打几圈麻将噢,据说这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面试方式,可以全方位的去考察应聘者,各位应聘者在麻将桌上的种种行为、举止、坐相、品行、言谈和分析能力等等……真可以说是一览无余,在麻将桌上老板就可以决定此人到底是要录用还是不被录用,录用以后是重用呢,还是一般性的去使用,应聘者成功与否,是立竿见影地可以在麻将桌上见分晓的。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虽说“麻将”既是国人发明的,也是一种国粹,不过,打麻将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带一点彩头,不带彩头就没有人愿意去玩了,带了彩头势必会产生一些输赢,有了输赢就是等于在赌博了,小赌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小赌可以养性,怕就是怕大赌,大赌不但容易伤了彼此间的感情,而且还会产生许多不良的严重后果,这和最初玩麻将的三大功能,即社交功能、联络感情和加深彼此间的情谊、锻炼大脑健脑有一些背道而驰了。有一些人还把玩麻将作为敛财的工具、并且成为了一名职业赌徒,反而把原本是用于娱乐的麻将搞坏、搞臭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在“打麻将”的时候,还有一定的技术噢,所谓“麻将之术”则是:须盯住上家,看死下家,紧防对家,何时该去碰牌,何时又可以吃牌,实在和不了了,也不能“出冲”、“放炮”给赢家,说实在话,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哩,并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全部去学会的!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备注:文章为作者原创;各种麻将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感谢原创图片。】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随思杂记录之——闲话麻将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2年06月11日星期一晚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