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檀硐村,一曲醇厚的老歌\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历尽沧桑800年古村\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2014-05-16 16:38:06)
分类: 浙江旅游

      乐清市城北乡黄檀硐村,一曲醇厚的老歌

        看央视《远方的家》,知道乐清市城北乡黄檀硐村风景优美,是中国景观古村落。根据导航,从乐清下高速后,直接上山。随着盘山公路的弯弯绕绕,海拔逐渐上升,车窗外的山峦不是被云雾笼罩,就是被云雾缠绕,开始有点儿仙境滋味。

       飞云道观座落在水飞谷口。站在谷口,可以远远地看到一道瀑布挂在天边,那是“灵山飞瀑”。我们两家顺着游步道往谷内走去,根据指示牌发现有“虎啸长空”、“双仙落凡”、“群笋峰”、“双乳峰”、“福禄寿”等景观。灵山飞瀑并不只是我们远远看到的一道瀑布,其实她是个四折瀑,而且一折瀑大气,二折瀑委婉,三折瀑潇洒,四折瀑秀气。只有走到她边上,才能发现她的全貌,好低调的样子。

       到达黄檀硐时已过中午11点,村口的停车场已经停满了车。村口有三家农家乐饭店,后来知道村西头还有一家。我们选择先饭后游,就近找了最东头刚开业不久的农家乐,点了溪鱼、花草、豆腐、羊排等农家土菜,外加半斤当地特产米酒。这家饭店的菜份量很足,价格公道。

       黄檀硐村没有门票,停车免费。村口有导游图和古村简介。

       据介绍,黄檀硐村,始建于宋代宝庆年间,历经800年风雨,至今仍基本保存完整,是浙江省为数不多的未受城镇化伤害的古村落之一。古村落面积20.7公顷,海拔400余米,全村350户1400余人。因其四面环山,十分封闭幽静而一直深藏谷地,鲜为人知。2007年,以村古、林茂、水美、石奇、硐怪的独特景观入选首批“中国景观村落”,才引人关注。

       如果俯视,黄檀硐村整个呈“V”形,底部尖角就是东村口,一条游龙溪向西延伸至西龙谷,有西寨门扼守隘口,出寨门可通永嘉;一条小溪向北延伸,山上也有北寨门守卫,出北寨门可达郭公山;西长北短,四面都是高山峭壁。村民的房屋大多建在游龙溪北坡,房子并没有多大讲究的装饰,石头墙、小青瓦、小院落、小弄巷,部分有石刻斗拱,村落的整体布局随坡依山,坐北朝南,反映了古人崇尚自然、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把黄檀硐村与永嘉林坑古村落相比差不了多少,与岩头芙蓉古村、苍坡古村的大屋相比,少了一些气派和精致,却多了一些乡野的质朴。尤其是用浑圆的鹅卵石、扁平的板石堆垒垫积起来的石墙,与挂着的玉米棒极为相似,随意中透出一丝天然之趣。

       如果仅是这样的古村落,观赏价值并不高,不值得我们翻越崇山峻岭赶去游览。但黄檀硐村既然是中国景观村落,其周边的自然环境自有其独特之处。构成村庄“V”的两条溪流,均是平板溪,溪底都是整块连体的石板,清澈的溪水中游动着小鱼儿。溪边有“天下第一盆景”的古树名木:一棵大樟树根部抱石,挺立溪畔,不远的坡上一棵500多岁的罗汉松繁茂之极,树冠如盖,其中一条长枝斜斜地向樟树伸展,婀娜多情,两树相得益彰,确似人工造型的盆景,只是体形大了数百倍而已。再往西还有一块奇特的巨岩,光秃秃的岩石上,长着数棵古老的大树:一棵800多岁的红豆杉、两棵500多岁的罗汉松、一棵300多岁的黄楠,树根紧紧地抱着巨岩,树干挺拔粗壮,枝繁叶茂,相互交错,生机勃勃,不知它们的营养来自何处?

       村子四周不是植被茂密的峻岭,就是壁立千仞的悬崖。村东部百十米高的绝壁上布着数个奇洞,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人猿难攀。绝壁半腰的“关公洞”可以从其后背进去,站在关公洞里朝前看,进村公路盘旋如长蛇,半山一块岩石犹如裸露的臀部,还犹抱琵琶半遮面。朝东看能隐约看到五龙谷瀑布和水潭,只是现为枯水期,瀑布水很小,没有气势。出村西关隘寨门,是西龙谷,有瀑布、有奇石,谷如铁桶,四面都是绝壁,令人不由想起金庸小说中存有武林秘籍的绝地。

       黄檀硐村不但自然环境十分优美,而且还有人文景观。村口有卢氏大宗祠,溪边还存有当年生产靛青到制作夹缬的中国最古老的印染文化遗迹。村民们生产靛青自明开始盛兴,止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而印染夹缬则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据传,温州地区的靛青以黄檀洞村的为上乘,原因:一是这里山高、水清、风凉,生产靛青的自然环境好;二是在打浆时,黄檀硐人能够用舌头非常准确地把握靛青水的酸碱度。  

       黄檀硐村静静地停在这山旮旯里,总体显得很寂静,没有鸡鸣狗吠,少有人声响动,仿佛瞌睡了过去。空寂的村巷里,偶尔能遇上几位老者,神色总是那么淡然,布满沟壑的脸上,写着的亦是古旧,看不到浮躁与奢望。他们或倚门静坐,或看着游人微笑,或摆个地摊卖点土产,却说着方言俚语,我们根本就听得一头雾水。这样的场景,不由让人生出一番感叹:昔日的辉煌,如今的悠然,岁月如旧书,翻过去了再翻回来,只能回味。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黄檀硐,一曲醇厚的老歌

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旅行,不只为看风景,更多的是走一段新的行程,去聆听一个新故事,感受一份别样的生活。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从乐清市出发,沿着灵山一路前行,当我们驱车在盘山的公路上,沿着弯曲的道路往下走的时候,远远的看见在山谷里的村落,石墙瓦片,在初秋的雨天里有些凄凉,让人不免产生吝惜之情。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走进黄檀硐古村这片土地,一接触到她的地脉之气,烦躁的心顿时就温婉恬静下来。幽静的古村在历史的长河里,究竟存在了多少个年头?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山里的老房子,依山而建,很古朴。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长满苔藓的石墙上,弥漫着一股农村的气息。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村头有一条小溪,缘溪西行,村子头有两棵风水树,一条小石桥,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小鱼儿在溪水里欢快的游着。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给这个古村带了一份忧郁的气息,显得更加安详。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小溪边有位老阿婆在洗衣服,鞭子拍打衣服的声响也没能打破小溪的寂静。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大都是断垣残壁的建筑,还有破旧院落,最主要的是缺乏人气。大街旁坐着几个老人在闲聊,一条大黑狗坐在路边休息,无视路人。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也许只有饱经沧桑的古榕树、斑驳的青石板小路、石墙青瓦的老房,村头潺潺流过的小溪,还有古朴陈旧的老房子,才能亲历过她稀沧桑的岁月吧!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这个古村始建于宋代宝庆年间,历经700多年风雨,至今村落全貌基本保存完整,是浙江省为数不多的未受城镇化伤害的古村落之一。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古村落面积20.7公顷,海拔400余米。地处山谷底部,环村皆山,悬崖峭壁。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除东南西北各设一处寨门外(目前仅存西寨门与东寨门),别无途径可以进入。这种全封闭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至今仍旧保持着一股世外桃源的韵味。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2007年以村古、林茂、水美、石奇、硐怪的独特景观入选首批“中国景观村落”。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老房子依山沿溪而建,没有刻意,一切都那么祥和。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从村旁山头上俯瞰,黄檀硐静静地安卧在群山环抱的山坳里。一条小溪自西向东穿村而过,屋舍顺着山势,高低起伏地建在向阳山坡上。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民居建筑依山因势而建,从外观看,全是石头墙,这些石头开采出来后,呈层叠状,像是千层糕,使之石墙、石房、石路古朴粗放。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每一条小巷都弥漫着古朴的气息,那么自然。乡愁不免从内心里涌出。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走在村子里,石砌小路连接着石台阶在房屋中间折上或折下,形成了一条一条的夹道小巷,两侧为一块块重叠在一起的原始山石墙,时而闭塞时而开敞。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房子大都用块石砌墙,厚重、结实,木制架构,古朴天然。整个村子没有新建一幢砖混结构的新房,依旧透露出古朴、清雅的气息。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村落内建筑大多为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民宅,极具明清建筑特色,还有少量宗祠、宗教建筑。民居多为三合院,蕴含着木石的天然本色。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院落的建筑主体多坐北向南,两侧为厢房或辅房;院墙多为原始石块叠置而成,有花式纹理,浑厚、封闭;建筑单体门、窗开启一律面向各自院内,院落大门有门楼并有石雕或石刻;建筑材料都是山里的原木、山石及少量的砖和白灰。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原木和山石都保持着它们天然的本色,弯的就让它弯,糙的就让它糙。从群体布局看,古民居高高低低坐落在狭长的山坡上,因势而造,随周边山势的走向而蜿蜒。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乡村画卷。这里没有都市的繁华与喧嚣,没有朝九晚五的匆忙和劳碌,给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放松。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品尝这种闲适自在的味道,透着一股淡淡的古朴,确是古村独有的味道。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黄檀硐古村勾勒出的是一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村里的年轻人也待不住,都基本上往县城里搬走,走访过几户人家,基本上是人去楼空,或者有一位独守空房的老人。这让小古有些吝惜,却又无奈的事情。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特别是一些破败的老房子,已经坍塌了一大半,看着心疼又不能怎样。询问邻居大爷,才得知因为这几户人家早先年去乐清市区生活,不再回来管理,任由风吹雨打,破败落寞下去。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或许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总想着去山里生活,感受淳朴而又宁静的生活,但山里人却希望能去城市工作生活,享受到城市的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人们啊,总是一个矛盾体。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路边的芙蓉花绽放着,给这里带来了新的气息。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在村里转悠,看着古朴的房子和庭院,脚步放慢了,心也平静了许多。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门前两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个矿泉水瓶子,认真的注视着。小古不由得走了进去。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原来她们都是住乐清市里,国庆放假了回外婆家里来玩。在村外抓了蚂蚱放瓶子里养着。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另外一户人家里,看见一位独守老宅的老人,由于语言交流不方便,问了半天都没问出他晒的到底是啥,不过能确定的是应该是可以吃的。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在门口遇见了这位大叔,他手里一直拿着香烟,不断的吐出烟雾在我眼前,并告知他孩子在县城工作,如今自己一个人在守在家里。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争得大叔同意后,进去了他家里看看,走进古朴的厨房,看到刷得干净的大黑锅。由于未到做饭的时间,厨房里静悄悄。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走到村里,看见有稀少的游客,坐在石凳上休息。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也许是因为黄檀硐村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留守村中的村民至今仍固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习惯。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这里的生活状态恬静而自然,没有大城市里的嘈杂和喧嚣,一切都显得宁静平和,有一种让人空灵的感觉和穿越时空的错觉。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深山藏古秀,瑞石撒幽香”漫步于石巷、石阶、石墙之间,很难想象在商贸繁荣,处处商业的乐清城,黄檀硐村能不受尘嚣的干扰,保存的如此完整实属难得。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浙江】黄檀硐古村:隐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黄檀硐古村,听雨声,盼永恒。

黄檀硐:历尽沧桑800年古村,如今依旧静谧淳朴

http://p9.pstatp.com/large/2a3900028f4f963337b9

她是浙江省为数不多的未受城镇化伤害的古村落之一。于2007年11月,入选首批“中国景观村落”。

http://p3.pstatp.com/large/2a3900028f4d54a10541

位于乐清市灵山景区,始建于宋代宝庆年间,历经800余年风雨。

http://p1.pstatp.com/large/2a3900028f4ebe66cfd2

去这座古村有两条路,一条是经过黄坦坑水库,沿途走过村西的古寨门,翻越小山下来即可抵达。古寨门的设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http://p3.pstatp.com/large/2a3d0003de726e922510

去古村的第二条路是翻过高山,沿着山腰慢慢的盘旋,驶过山路十八弯后即可看到美丽的古村在山谷里。

据工作人员介绍黄檀硐村的名字,是因村子对面的山上有一片黄檀树,因此得名黄檀垌村。

http://p9.pstatp.com/large/2a3900028f505516484e

去年深秋芙蓉花开的时节,与好友自驾前来,那时候对这座古村有着别样的亲切感,也许是因为我的家乡在贵州黔东南深山里,有着相似的地理环境。石墙瓦房的亲切感让我仿佛回到了苗寨。

http://p3.pstatp.com/large/2a3a0001a386506a9369

村子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城北乡境内,海拔400余米。村里的屋舍也非常独特,房屋建造都是沿着一条长长的小溪而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

http://p3.pstatp.com/large/2a3500028655bfa0a581

据说村民的始祖是从闽地迁徙过来的,因避北方战乱,带着族人来到这荒山避难,由此有了黄檀硐村。另一个传说是,他们的祖先叫卢可穆,据说这位先人因犯下死罪,于明初逃到此地避难,遂建起了村落。现在村东入口处还有一座上世纪90年代整修的祖先卢可穆之墓,但从古村落的历史来看,可能比这位先人更久远。

http://p9.pstatp.com/large/2a3d0003de732f48db76

又或许是与我们苗寨一样,因为采药路过发现此地山水交融,仿佛世外桃源般静谧,便迁徙于此。因此,黄檀硐村的来历至今仍是个谜。

http://p3.pstatp.com/large/2a3d0003de742e11fe8d

房子中除门窗和屋顶外,大部分都是用石块或石片垒堆而建。历尽沧桑,风雨剥蚀,如今的石头墙呈黑褐色,多了一份古朴的模样。

http://p3.pstatp.com/large/2a3900028f51478466e6

村里大都是老人居住,这也是中国大部分农村的现状,年轻力壮的人不愿意待在农村,都向往大城市。游走间,我去过几户村民家中,依旧客气的跟我打招呼,跟去年来一样的亲切。

http://p3.pstatp.com/large/2a3500028656fee07188

路过一户人家,老奶奶还热情的邀请我进屋,与他们共进午餐,只是因为我跟旅友一起,所以没停下来,言谢后便离开了。

http://p1.pstatp.com/large/2a3d0003de7556eeadac

http://p1.pstatp.com/large/2a3900028f522936a5b4

古朴的村庄,宛如世外桃源,很多自驾游和摄影爱好者莫名而来,都想在这里拍摄到自己满意的作品。

http://p1.pstatp.com/large/2a3d0003de7766c56d33

然而,我更喜欢静静的聆听山里的声音,感受这一份静谧。

http://p1.pstatp.com/large/2a3f0000251e136bcc5c

石级台阶在民居间折上或折下,形成夹道小巷,两侧为一块块重叠在一起的原始山石墙,时而闭塞时而开敞。由于夏天的雨水天气,如今石墙上大都长满了苔癣。

http://p3.pstatp.com/large/2a3e00020fbc433340af

http://p1.pstatp.com/large/2a3d0003de76776fb016

午后艳阳下的黄檀硐村,依旧寂静安详。除了小溪流淌的声音和偶尔微风拂过棕树的沙响,或者远处拍摄的快门声,便没有的响动声,真是一座睡着了的古村落。

http://p3.pstatp.com/large/2a3c00046b05998a18e5

一个人穿梭在古村里,道路干净,石墙也垒积整齐,墙上长满了苔癣。

http://p1.pstatp.com/large/2a3a0001a387a1466328

清澈的小溪慢慢的流淌,时而遇见村里的大叔大娘洗菜洗衣,看到我的到来,表情淡然,或是浅笑着打个招呼。我喜欢这种沟通,不冷漠,也不热情,就像就像熟悉的同村人。

http://p9.pstatp.com/large/2a3c00046b062ea3e3e1

http://p1.pstatp.com/large/2a3d0003de789b396e9a

据村民介绍,村里的建筑大多有几百年历史,从房型建筑上看,具有明显的明清建筑特色。如今依旧保存有少量宗祠和宗教建筑。房型大多是三合院。个体院落的建筑主体多坐北向南,两侧为厢房或辅房。

http://p1.pstatp.com/large/2a3d0003de79e5ccc24b

http://p1.pstatp.com/large/2a3a0001a388d2486223

院墙多为原始石块叠置而成,有花式纹理,浑厚、封闭;建筑单体门、窗开启一律面向各自院内,院落大门有门楼并有石雕或石刻;建筑材料都是山里的原木、山石及少量的砖和白灰。

http://p3.pstatp.com/large/2a3500028655bfa0a581

http://p3.pstatp.com/large/2a3900028f533ba4e3d3

黄檀硐古村勾勒出的是一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乡村画卷。

http://p3.pstatp.com/large/2a3f00002520f50e0862

这里没有大上海的繁华与喧嚣,没有早晨赶地铁的拥挤,行人没有匆忙的脚步。处处洋溢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心绪。这就是古村带给的平和与安详。而这种感觉是大城市里所缺失的。

http://p3.pstatp.com/large/2a3a0001a38995cfd50c

沧海桑田,昔日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如今的黄檀硐村,一座座明清时期的古宅鳞次栉比,气势恢宏,古色古香,彰显主人身份之显赫,似向游人诉说当年的富贵一时。

http://p1.pstatp.com/large/2a3500028657ac161364

从交谈中了解到黄檀硐村实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乐清欠发达的偏远村;加上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村内明清古宅有的已倒塌,有的已倾斜,无人守护,修缮加固刻不容缓。发展旅游是是好事情,但昶永人为,更多的是需要保护好这些老宅古建筑。还有就是不要过多的修饰、少脂粉气,多一份静谧与淳朴,这才是都市人最向往的乡村元素。

http://p3.pstatp.com/large/2a3a0001a38a21c570fa

逛累了,来到一户农家享用午餐,主人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把家里的好饭菜都拿来招待。

http://p3.pstatp.com/large/2a3e00020fbdb6598afe

而这些菜肴是在上海不一定能吃得到的。

http://p1.pstatp.com/large/2a3900028f543986b6f3

味道上比较正宗。

http://p1.pstatp.com/large/2a3c00046b078c8e49fe

http://p1.pstatp.com/large/2a3c00046b08ca3e7d21

http://p3.pstatp.com/large/2a3900028f558866ebe5

http://p3.pstatp.com/large/2a3d0003de7c7bea35cf

也许是走累了,又或者是农家菜毕竟可口,这一顿饭吃得非常香。

http://p3.pstatp.com/large/2a3c00046b0900af1a5a

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筋竹涧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属于雁荡山的大龙湫景区,全程需要步行爬山,两头连接芙蓉的筋竹村和雁荡的能仁寺及燕尾瀑,源头即为大龙湫,下游流向芙蓉湖。景区内深潭碧水、涓流飞瀑,又有茂林古树、怪石峭壁。由于尚未正式开发,也没售门票,一路上罕见游人,倍添恬静安闲,让人留恋不思返。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原创]筋竹涧穿越燕尾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