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花垣夯来石林
夯来石林位于花垣县吉卫镇夯来村,是2010年新发現的石林自然景观,该石林集中连片面积达一千余亩,分布于10余个山头。在
2011年11月11日光棍节,我随梦之旅的朋友们一块走进了这片石林。


该石林是由奇特、怪异的石灰岩石组成的,髙的有10余米,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有的拔地而起,参差峥嵘,远看岩石重重叠叠,延绵起伏、气势磅礴。



近看怪石林立、姿态万千,石洞、石巷交叉分布,穿行其间、惊叹神奇、乐趣无穷。



在这野岭荒山,古藤荊棘丛中,这许多奇峰怪石点缀其间,形象生动,加上周围环境生机勃勃,视野开阔,咱们游览时又别有一种情趣和感受。


夯来石林地处云贵高原,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它形成的景观非常独特,整个夯来石林面积很大,延伸好几个乡镇、分布于十几个山头,我们来的此处是景观比较集中的一部分。


每个石头都有各自的特点,组合起来就成了一片石海。


石林中狭长甬道交错,置身其中如入迷宫一般。



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展现眼前的是湛蓝一片,给人一种震撼和惊叹!


夯来石林是一处景 、一幅画 、 一位深藏大山里饱经风霜了千百年的沧桑老者 。而我更想他是一尊化石 、 一尊让人类研究天地变化、追溯曾经沧海桑田的活化石。


石林的周围还有茂盛的树木、清澈的河水。自2010年夯来石林得到开发以后,这里常年都会有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此观光旅游,当地政府对夯来石林景区加大了保护力度,现在的夯来石林内很难发现白色垃圾,可谓是青山绿水看石林、看完石林看树林。


玩累了就在地上随意坐了,渴了河里有水喝,饿了当然还得吃自己带来的饭菜哟。


吃饱了,喝好了,我们就走下所在的山梁,得去夯来村瞧瞧啦。一个小山寨,就在这绝壁的包裹中。30来户人家,依着一个小斜坡,灰色的条石,构筑了房基也构筑了院墙,院子里铺着青石板,户和户相通的道路,也铺着青石板。


寨子前面有一条小溪,淙淙流淌,却在不远处被一口黑洞吞没。抬头仰望,天就那么一长条,而铁灰的岩壁和青葱的树木把人压得透不过气来。 这个寨子就叫夯来,夯来,意为很长很深的峡谷。


那个山洞也是有些故事的,和所有民间传说一样,这故事离不开神啊仙什么的,这些东西太遥远,主角也太潇洒,故而显得很不靠谱。但一个剿匪的故事却是真实的。当年大军压境,国民政府的军队早就没了踪影,一窝土匪却不知好歹,盘踞在这山腰的岩洞里继续做着横行乡里的白日梦。第一次,解放军的一个排前来剿灭,乒乒乓乓一通好打,结果,解放军四名战士阵亡(而今,在镇府治所,还有剿匪陵园,这四名战士就长眠在这里)。第二次,解放军扛来了迫击炮,嘭嘭只两炮,没有见过真场合的山贼,立马就作鸟兽散,那为首的什么什么救国军司令,活捉后被咔嚓了。这个故事你信吗?哈哈!


和许多大山里的村寨一样,夯来人就守着那么几亩薄田瘦土生活着。那个山洞,依然神秘;那条溪流,依然被黑洞吞没;依然是石板的院墙、石板的院落、石板的村道。


院落依然空旷,村道依然腌臜;牛屎依然遍地;猪羊依然长大;村姑依旧外嫁,光棍依旧很多,日子依旧一天天在过。


悬崖顶上的吉斗寨
吉斗苗寨因为是整个寨子座落山峰之颠,故又被称为“山鹰背上的寨子”,
苗寨傍着悬崖绝壁,藏在白云深处。山寨四周古木参天,绿树葱茏。寨中桃李树特多,每到春暖花开时节,桃李争艳,如在画图中,故有“桃花寨”之美称。


寨上有数十户苗家都住着五柱八挂、四品排房,板壁油漆发亮,窗棂雕龙刻凤,火塘地楼仍保持古式模样。阶沿、坪场、寨路一律用方方正正的青石板铺就,平整洁净,古朴优雅。


山顶有限的空间也都被开发为层层的水田。山上到处是梯田,生性顽强的苗家人世世代代在这美丽却又险恶的山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进出的路基本都是这样的石板路,当然是人畜共用的咯,经常可以看到一大坨一大坨的牛屎便便。



寨子全是青瓦乌木老屋,屋前有青石板铺就的大敞坪,用来晾晒谷物菜蔬。寨中人并排斥外人,只晓得是旅游的人,也就由你去。好客者,还会邀你进屋歇歇脚,就如那美好童话故事里所描述的“延至其家,设酒杀鸡作食。”越是往湘西大山深处走,越能感受到这武陵古人的遗风,他们虽不富裕,但他能将自己能吃的分上一份给你,心中体会的是你进来的不易与辛苦,心里还存着一份疑问:这些家伙进来干吗?大山沟里有什么可看的?


寨子有些人家就住在悬崖边,从远望去,群山如黛,雾如轻纱披绕,山谷中吹来一阵微风,将雾扯的丝丝缕缕,灵动飘逸。稍稍凑近崖边,低头俯看,田园屋舍如棋盘棋子安放自若。


绕到村后,一条小路把我引到悬岩边。一看,哈!那山下不正是德夯苗寨吗?山谷尽头,还可分辨出山亭、木楼,小得像精致的微雕。


站在吉斗的观景台,居高临下,峡谷风景一览无余,蓝天白云下,奇峰林立,树木葱绿,令人心旷神怡。



白云飘过,山下的景物、村寨也在明明暗暗地变幻着,远远地,也不知是山风还是鸟呜?像是有人在吹苗家的“木叶”。忍不住躺在一颗树下,仰望蓝天,深吸一口气,啊!吉斗寨的风景,原来如此美丽!


在众多苗家风情歌的
MTV也经常有此台的身影。这就是问天台。它其实就是将一突兀于山谷的岩峰峰顶整平而形成一块小坪,视目远及是岩峰绝壁夹壁下的一条深谷,谷的尽头是层峦叠嶂的巍巍群山。据说是屈原问天的地方,又或是苗家祭天的所在,人立台上,顿感天地之伟大,人类之渺小。


往下望去,周边都是万丈深渊,不觉腿有些发软。

沿着这几百个阶梯就走下问天台,忽闻哗哗的水声,往右边望去,山上挂着的就是玉带瀑布,可惜规模不大,俺拍下来也不觉得壮观。


从吉斗寨下到德夯景区,就是沿着这样的小路走下去,全程大约需要1个多小时。


走在这山间小道上,前面的游人越来越少,人类的痕迹也越来越少,大山又恢复了本来的面目,山路下潺潺的溪水,而绿丛中奔腾直下的飞瀑或挂于山颠,或穿于石间,人的五官和身心都被迷醉了。


黄石洞水库游记
2013年6月23日上午10点多,我们赶到黄石洞水库。水库的两边都是山,树木很茂密,一边是坝,黄石洞水库几个大字就写在坝的斜坡上。


该库于1974年建设,1978年竣工投入使用,水库位于武水万溶江支流,坝址地处社塘坡乡龙牙村境内,工程总投资3500万元,是一座以灌溉、供水、防洪兼顾发电的多功能中型水库,总库容0.11亿立方米,防洪库容0.
02亿立方米。水库面积1.13平方公里,最大坝高44米,正常蓄水位338.2米,设计防洪水位339.42米,校核防洪水位339.03米,装机容量525千瓦,年发电量0.05亿千瓦/时,可灌溉面积0.3万亩,防洪保护面积1.2万亩,年供水量2300万立方米。


站在坝上,一幅美丽山水画就展现在我们眼前。碧绿的水面仿佛是无边无际的大海,高大的山峰,雄伟的大坝……都倒映其中。


洒满阳光的湖面,像一面镜子闪着银光,美丽的小鸟在唱着动听的歌,在岸边,还坐着许多钓鱼的人。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一个小瀑布旁,它虽然只有十来米高,但也非常的有气势。就像一条白练从天而降,银珠四散。


咱们沿水库继续往里走,领略这儿的秀丽风光,一路上,微风拂面,清凉沁人心脾。


黄石洞水库周边环境清雅秀丽,集山、崖、林、田、湖、泉于一体,融幽、原、然为一炉。


环顾四周,绿的远山,绿的堤畔,绿的水波,让人一下子醉在了浓浓的绿的景致中。俺们贪婪地呼吸着如此清新的空气,尽情地饱览着风光无限的秀色,身边绿丛里艳红和亮黄的果实探头探脑地向我们张望,顺手采摘几颗不知名的野果,潇洒地放入嘴中,一股清冽的甘甜立马沁入心脾,让人满足而兴奋,嗨,真爽啊!


满目苍翠的风光让久居城里的我们,满足了一种久违的回归自然的渴望。


咱们再往里走,就来到一个小小的村落。


也不知是啥原因,这个村子连一个人也没有,是一个无人居住的无人村,我们甚至没见到一个活的动物,奇怪,真奇怪!


绕过这个无人村,就听见山谷里传来潺潺的流水声,侧身下望,山涧中一条宽宽的溪水在汹涌地流淌,水中水草在不停地摇摆。俺平生最爱青山绿水,平生最爱山溪莽流,此景就在眼前,怎能不把玩、嘻戏?


站到了溪水中,清凉的溪水没过我们的膝盖,光滑的石头在水中或隐或现,湍急的溪水在石头前涌起一阵阵波涛。


水草掩藏在水中,随着水流暗暗地涌动,如少女的长发在风中飘洒。此情此景,犹如世外桃园,都市中的喧嚣在这时一扫而光,没有了嘈杂,没有了纷争,只留下这静静的山和潺潺的流水声,让人禁不住要投入这大自然的怀抱中。




踏雪齐心村
2012年12月30日上午10点30,匆匆赶往乾州伟业广场集合,坐上微型面包车,摇摇晃晃,挤挤攘攘就来到黄石洞水库山脚下。


从这儿开始咱们就得靠两只脚走上咱们今天的目的地:齐心村。


越往山上走,风景就越漂亮。


越往上攀登,雪也就越来越厚。


阿米尔,上!哈哈,上过了,把车子给上沟里了。阿米陀佛,有惊无险!


大家玩得很疯,和当地的小朋友打雪仗,像模像样的学他们滑雪,很纯粹的回到了童年,所有的人都沉醉在这冬天的快乐里。


上到山顶,看看这雪景吧,多美呀!太阳公公也来凑热闹了!不冷啦。


这是2008年通公路的记忆,咱们也就拍照纪念吧。


到了村口,看着银装素裹的齐心村。美吧!虽然爬山的确很累了、很饿了,可到这儿一瞧,就忘了。


齐心村属吉首市社塘坡乡,位于云贵高原边缘的腊尔山台地,海拔750——
800米。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是典型的苗族石头村寨。


齐心村原名叫“构捏”。在乾嘉年间苗民起义时是领头人吴八月的据点,因交战中清军的头领在此寨被擒,所以又叫“擒头坡”。


走进村寨,犹如迈进了一个石头的世界,这条石巷有1500米,最宽处3米,窄的地方大概就1米左右。小巷幽深弯曲,左拐右转,四通八达。


擒头坡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从古至今那里的村民一直沿袭取青石板建房垒寨堡,现在村子里有石头房子50多栋,石板路1500米,明代石门17个,石碉楼2栋,护村堡3处。


这里是一个典型的纯苗族居住地。当政府开通了公路,这个坐落的山顶上的村子,才被人们从遗忘中拾捡起来,这儿的一切就是这么的简陋朴实。


齐心村很偏僻,民风淳朴,建筑不算太古老,但村里的文物建筑保存相当完好,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


这里有着优美的生态自然环境、历史悠久的民风、民俗、以及民居建筑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有弯弯的山路,深深的峡谷,静静的湖面,似影似幻的云雾。
满寨的石头让人目不暇接,石房子、石围墙、石板路···




迟到的中餐,苗家主人随便抓两只鸭子,毛脚毛手瞎弄弄,就算有点咬不动,我们都已经感觉味道绝了,这就是饿急了呀,哈哈哈···吃饱了拍照都有精神多了。


那一栋栋错落有序的石头屋,一条条曲折幽深的石板巷,一扇扇古朴优雅的石板门,整个村里处处是石,人人用石,冬雪将原本有几分淡漠的石头世界装扮得妩媚动人起来。


苗寨齐心村与湘西的其他苗寨村落相比之下,其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到目前为止,齐心村各类建筑原始风貌保护相当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我和阿米尔爬上寨子的最高峰,就拍下了这个东东,俺不知是啥?只是觉得应该是有意思的。至少阿米尔就已经够意思了呀!


走在青石巷,观赏两旁多姿多彩,型似城堡的石头建筑,心中顿生感叹,既感比比皆石之突出,有感原始古朴之纯粹,让人在历史与现实、喧嚣与宁静之间流连忘返。


齐心村因地处偏僻,很少被人提起,不为外人所知,但若真的像我一样步入此地,驻足凝视一会,我相信所有旅人和摄影爱好者都会无法自拔的爱上她迷人的村落风光和豪迈的苗族风情,感受到这种最原始的美丽。


俺们能在2012年最后一场雪中漫步于石房、石门、石巷、石墙之间,诗情画意油然而生。齐心村整个村落蕴藏着灿烂的石头文化,更传承着石头寨古老民俗的风采与魅力。当然,也得感谢老天爷给了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