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行程:凤凰(班车)——>山江(包小车)——>毛都塘——>开始徒步——>穿越凉登峡谷——>凉登一组——>凉登二组(午餐)——>穿越凉登峡谷——>老家寨——>千潭(包小车)——>凤凰
徒步时间:约6个半小时
徒步里程:估计15公里左右
天气:阴冷,气温在2度上下

凉登徒步路线图(红色为徒步路线,紫色为坐车路线)

那天正赶上山江的赶集日,只是我们到的太早,街上人流稀疏

根据车上认识的龙老师的推荐,在这家铺子美美地饱餐了一顿,据说一路上的补给几乎没有

我们出发了

乘坐龙师傅的小面的开到毛都塘,这是我们徒步的起点

毛都塘的人们去山江赶集了,我们却试图探访它原始的存在

我们是一群闯入者


这个苗寨以土屋、瓦屋为主



毛都塘的孩子

离开毛都塘,开始我们真正的徒步

当美丽的凉登大峡谷展现在眼前的时候,所有的疲劳烟消云散

在峡谷的高山之上远眺,莽莽群山,连绵起伏,几乎看不到什么村庄。往下有一条山路下到峡谷底去,这是条近路。

山路有点陡峭,坡度在六十度左右,路成“之”字形下到谷底

穿越在峡谷中

路旁有蒲公英伴随我们前行

期间走错了一条道,又折回来通过炸开的岩石碎片下到谷底,此时有了小溪相伴


休息片刻后,我们开始爬坡。行走在这样的美景中,我们是幸福的。

犹如张家界的风景,就叫它“擎天一柱”吧

到了坡顶,豁然开朗,一片片稻田出现在眼前,不多的房屋稀稀落落地分散在稻田两边。远远地,村中狗叫一片,俨然一个世外桃源。经过2个多小时的跋涉,我们到凉登一组了,这里也叫小凉登、下凉登。

凉登一组的梯田。这时是农闲时节,村寨静悄悄地,偶尔有人挑水或者提篮装着蔬菜 。行走在村里的田埂间,间有几声狗叫。绿色的稻田,黄黑的房屋,高远的天空,蜿蜒的山路,多么让人向往的田园风光。

鬼子进村了

迎面遇上放牛娃



凉登是个安静的寨子

羞涩的凉登女孩



在阿婆家烤火取暖,然后我们又上路了

继续前行,凉登二组就在不远处的另一个山坡上

渐渐上坡,回望凉登一组

远远地看到凉登二组了,一组和二组相隔不远,走路也就十来分钟

凉登二组也是静悄悄的,大伙都出去赶集了吧

这里有一所希望小学

走了大半天,还没有补充能量。这时,村里有个帅哥带我们去找龙组长,可惜龙组长赶集还没回来,又带我们到组长助理家,龙助理正在砍柴,听说我们要在他家吃饭,二话没说扔下手中的活就让我们进屋先烤火,然后就忙着为我们淘米做饭了。
进门有一个火坑,还有未燃完的灰烬,坑上方是支架,点起火把,就可以烤火、烧水、熏腊肉了。那天路上遇到的苗族同胞都姓龙,也许这是当地一个大姓。

龙助理和韩姐为我们烹饪的午餐:腊肉炒豆腐。每人一碗白米饭,夹上几块腊肉,吃起来竟是鸦雀无声,也许我们都饿坏了...

凉登苗寨保留着几百年的原始风味,至今没有通公路,也没有作任何的商业开发,寨子里共有30多户苗家原住民。我们饱餐一顿后,打算给龙助理一些饭钱,却推托了好久,他的请求竟是能否为他们寨子修条路。他的质朴而感人的请求让我陷入了沉思...
不难想象,有了公路,有了电,外面的世界就不再遥远,但凉登的原生态还能保持多久呢?当我们厌倦了都市的喧嚣繁华,还能到哪里去寻找一片宁静。但这不公平!凉登人凭什么要用贫困落后来作为我们有着物质享受的城里人沉重心灵的载体呢。他们有追求舒适生活的权力。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悖论,因为我们的行走,总是力图寻求一些远离都市红尘,远离时尚文明的返璞归真。

下午3点半,我们再次上路。穿过峡谷,开始翻山越岭。前面是浪峰一样起伏的群山,我们要像鱼儿一样在这些浪峰中穿行。


17:30,穿越凉登峡谷,到达老家寨。从这儿开始有了通车的沙砾路面,又走了会儿,坐上来时龙师傅的小面的回到山江,再回到凤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