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闽中大田县大鼓山\风光奇秀大鼓山\探访盖山村

(2014-03-12 10:06:42)
分类: 福建旅游
    大鼓山位于闽中大田县境内,县城往南18公里,距泉三高速城区出入口15公里,距泉三高速吴山互通口5公里。海拔1397米,与大仙峰、象山遥相呼应。三山对峙,有三足鼎立之势。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目前已列入生态环境保护区。

  大鼓山正面是悬崖峭壁,气势恢宏;山顶平整如鼓,陡地出现一片大草甸;四周围是原始森林,葱葱茏茏;山腰上,灌木丛丛,轻雾缭绕,泛着朦胧的苍凉之美。从正面看她高傲地昂着头,睥睨群山,一股磅礴之气无以媲美。山顶又是另一番景象。偌大的草甸绿油油一片,柔软平滑,牛群悠然悠哉。

    大鼓山自然景观十分优美,峰秀、林密、石奇、径幽、苔滑、路险。在这里,可以领略到黄山般的悬崖峭壁,华山似的仑脊山背,石林的丽姿,高原的风韵。大鼓山现已列入旅游开发项目。日前与朋友们走进大鼓山的怀抱,别有一番感受。

    山中现无好走的路,有的只是山间小径,崎岖难行,上下波起伏较大,全程约需时4-5小时,所以提醒进山者,需穿登山鞋并带足干粮、饮用水(每人至少两瓶)。景点名称因尚未统一命名,图中所示景点名称为本人所加,只是便于“图”说而已。

    下面开始大鼓山的“图”步之行。(为便于上传图片压得太小,有碍观赏,敬请谅解) 

“图”说大鼓山 

        迎客松:欢迎朋友们来到大鼓山!

“图”说大鼓山

 一、山秀:驼峰全景图1:

“图”说大鼓山

 驼峰全景图2:

“图”说大鼓山

 

鼓顶悬崖:

“图”说大鼓山

 驼崖:

 

“图”说大鼓山

 进山之路——望天岭:

“图”说大鼓山

 二、石奇:童子拜仙

“图”说大鼓山

 挚天雄柱:

“图”说大鼓山

“图”说大鼓山

 挚天雄柱全景图:

“图”说大鼓山

 犹抱琵琶半遮面:

“图”说大鼓山

 石林挚天:

“图”说大鼓山

 石林竟秀: 

“图”说大鼓山

 大地之母:

“图”说大鼓山

 黑熊觅食:

“图”说大鼓山

 海狮观潮:

“图”说大鼓山

 海狮特写:

“图”说大鼓山

 诵经祈福图:

“图”说大鼓山

 蜗牛望天:

“图”说大鼓山

 点将台:

“图”说大鼓山

 东方睡狮:

“图”说大鼓山

 猛虎镇山:

“图”说大鼓山

 双蛇戏许仙:

 “图”说大鼓山

 间歇瀑布:

“图”说大鼓山 

 三、径幽:悬崖下的陡峭小路,其实根本不能称为路,须手脚并用方能“走”得上去。

“图”说大鼓山

崖边小路,若除去树木保护,怕没几个敢走的,头上是直立的大山崖,脚下也是几十米高刀削般的岩壁,很险:

“图”说大鼓山

 长满青苔和古藤条奇险崖边小路:

“图”说大鼓山

  小竹幽径:

“图”说大鼓山

 仙顶古道,已存在多少年谁也不知道:

“图”说大鼓山

 四、林密:大鼓山方圆十多平方公里,原始森林覆盖,目之所及,郁郁葱葱,满眼尽绿。

 

“图”说大鼓山 

“图”说大鼓山 

   枯木逢春:

“图”说大鼓山

  红豆杉:

“图”说大鼓山

  顽强的生命:

“图”说大鼓山

 与石崖浑然一体的藤条:

“图”说大鼓山

 五、山顶鼓面:

    看了一路让人窒息的美景后,上到大鼓山顶的“鼓面”,准让您觉得豁然开朗,惊奇之中又陷惊奇。在一惊一诧中,跋涉的疲倦立烟消云散,顿感无比轻松。

   在您穿过密林,爬过悬崖,跃过沟坎,登上山顶来到这里时,出现在您眼前的是一片数千平方米的草甸,让你仿佛置身于仙景,此时请咬咬您的手指头,觉得疼了,您才会觉得并不是在做梦! 

 

   “图”说大鼓山

 天池:在海拔1300多米的山顶竟出现一汪清池,不让您感到惊奇肯定做不到。   

“图”说大鼓山

 悠然自得的牛群:

    附近村民在春耕过后,把耕牛赶上山顶,让其自由自在地活动、食草,甚至过冬。待来年开春再牵回继续农耕,周而复始。

“图”说大鼓山

 看,牛们活得多滋润,毛滑身肥的:

“图”说大鼓山

 山脚下建设中的泉三高速公路:

“图”说大鼓山

    大鼓山美不胜收,景区范围较大, 本人头一回走这条路,体力原因走了6个小时方得出山,累得不行,许多景点难以发现,更没能拍摄下来。上述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根本不能体现大鼓山之秀、雄、峻、奇。

    大鼓山山高气爽,空气洁净,视野开阔,吸引着许多爱好者登临、支帐露营。相信人们每一次进山都有不同的感觉与新的发现和收获。

风光奇秀大鼓山

    大鼓山位于吴山境内,与屏山交界,海拔1397米.山不是很高,但山势陡峭,上山的路沿着山脊,直达山顶,让人望而生畏.更糟糕的是,上山的小路两旁,几乎没有可以遮荫的树木.要是在烈日下登顶,即便不脱水,也会脱层皮. 汽车在茶厂不远处的空地停下,我们便沿着笔直的山道向上爬.经过一个小时,走过一段山崖,眼前豁然开朗.山顶竟然是一大片平整的的草地和岩石,宽阔平整的岩石,分布在草地之中,仿佛水泥铺就的运动场.天台的西面,山崖突兀,群峰耸立,蔚为壮观,西面则有两个十几米见方的天池,从高处往下看,象是巨龙头上的双眼.北面是更高的山顶,高山草甸中特有的小路沿山而上.我们决定继续前行. 大约半小时,我们便到达山顶,看了看海拔表,只有1300米,雄伟的戴云山的顶峰,锁在云雾里,有如鹤立,心生无限向往.
    友情提示:大鼓山上山的道路,及山顶,几乎没有树木可以遮荫,因此,有到大鼓山驴行的朋友,应避开盛夏或阳光强烈的天气.
风光奇秀大鼓山
风光奇秀大鼓山
风光奇秀大鼓山
风光奇秀大鼓山
风光奇秀大鼓山
风光奇秀大鼓山
风光奇秀大鼓山
风光奇秀大鼓山
风光奇秀大鼓山
风光奇秀大鼓山
风光奇秀大鼓山
风光奇秀大鼓山
风光奇秀大鼓山
风光奇秀大鼓山
风光奇秀大鼓山
风光奇秀大鼓山

探访盖山村

    大仙峰山群的莽莽深山之中,藏匿着一个很原始的生态小山村---盖山村。该村处于大仙峰自然保护区的腹部,海拔在1200-1400米间,村子四周森林绸密,自然生态保持很好。由于村子处深山中,山高路远,以前不通车,至今也只有一条简易的林业山路,越野车勉强能通过,交通极为不便,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贫穷、落后曾为山民的标签。为改变这种状况,多年前当地政府实行扶农、扶贫政策,将整个村搬迁到镇里专门开辟的小区居住。现在这里只余下为数不多的老人,因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产生活的地方等原由而留居。

    就这样的山村,村里的老人却说这里可是仙人到访过的地方,我们是住在仙境里咧。

    日前从大仙峰山腰处,步行约一个小时到达村里,在村里走走停停转了一圈回到停车处用了5个多小时。顺便记录下在村里的所见。

  在大仙峰主峰山腰看到的群山情形:

【原创】探访盖山村

 村中心地带:
【原创】探访盖山村

 
【原创】探访盖山村

 山边的住房:
【原创】探访盖山村

 
【原创】探访盖山村

 
【原创】探访盖山村

    村里的山路,顺着此路向下走,需二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镇里,以前是村里的交通要道,生产、生活资料等物资,都要靠肩挑上山或下山,其难度和艰辛可想而知。

【原创】探访盖山村
    废弃的地瓜洞。以前地瓜是主粮之一,收获后必须长时间储存过冬以供食用,这种洞依山而掘,高大都在一个人高度左右,深有2-3米不等,宽在1-2米不等,洞口用木板密封,洞内冬暖夏凉,地瓜存放在里面可较长时间保鲜不变质,是高山区农村较为普遍的储存方法,可算是祖先的一个发明了吧。

【原创】探访盖山村

    看了这些,可能感到沉重。现在来点轻松好玩的东东,在山上遇到一上山干活的老翁,他说已70多岁了,孩子们都到外面去了,家里只他住在这里,身体还算硬朗,就是腰弯了,带我们去看仙人留下东东。

    老人很热情地带我们去看“仙人犁田”,还指给我们说,这是仙人犁田时留下的脚印、牛脚印、牛粪便……
【原创】探访盖山村

 
【原创】探访盖山村

 老人坐在“仙田”上望着远处,若有所思。
【原创】探访盖山村

 仙人田:
【原创】探访盖山村

 
【原创】探访盖山村

 
【原创】探访盖山村

 
【原创】探访盖山村

 
【原创】探访盖山村
 
【原创】探访盖山村
老人说,这是仙人桌、仙人椅:

【原创】探访盖山村

 仙人走时留下的记号,说是联络信号,谁要是读懂了,就能与仙人联络。你想试试吗?
【原创】探访盖山村

 顽强的生命。生存很不容易。渺小,却照样焕出可人光彩!

【原创】探访盖山村 
【原创】探访盖山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