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云阳龙缸--天下第一缸\惊天大龙缸,神秘石笋河\龙缸景色

(2014-03-08 13:36:22)
分类: 重庆旅游

    龙缸地质公园距离县城还有75公里的二级公路,75公里的盘山公路走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今年4月份刚开张的龙缸景区大门披红挂彩,迎接游人.

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

龙缸地处重庆市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境内,紧邻湖北利川和重庆奉节。从地图上看,龙缸距离奉节县的天坑地缝也只一山之隔,同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然溶洞型地质公园。

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

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

在长江中游的这片千山万壑之间,龙缸地质公园以它那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景观、引人入胜的地球科学奥秘彰显着魅力。今年4月,云阳龙缸被批准为重庆市级地质公园,如今,又正在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

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
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

龙缸最具吸引力的主体景观,便是以天坑为代表的岩溶地貌和以石笋河大峡谷为代表的峡谷景观。它们都是距今6700万年以来,经流水、岩溶,构造以及重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质地貌景观。 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

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

被称为天下第一缸的龙缸其实是一个深度达335米的天然深坑。这一深度据称位居我国第三,世界第五。天坑的坑壁近于90度,这种直上直下的形态更是史无前例。沿着天坑周围是人工在山脊上开凿的狭窄石头阶梯,蜿蜒起伏,仿佛行走在鱼背上,十分险峻,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小华山”。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

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

 

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
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
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    龙缸天坑,其险绝在史书中早有记载。当登上缸缘的鹰嘴崖,脚下绝岸万丈,壁立如削;四周群峰起伏,烟霭迷茫。当俯身窥探缸底,更是猿猱欲度愁攀援。如果您具备足够的胆量,沿缸缘而行,其险绝与刺激绝对难以用言语形容。而能下至缸底者,往往被视为当地英雄。古今中外,寥寥数人而已。云阳县志记载,2007年前仅有两人下到缸底,一人是当地清水乡一姓徐的老人,另一人是英国的地质探险家。以前常有外国人来此探险,但临到坑边,望而生畏,或半途而废,都没成功。20072月,重庆市探险协会曾来此探险,他们采用单绳升降技术下到龙缸底部。探险者在降落地点附近发现一架完全摔坏的光学相机,同时,还发现了鸟类、蝙蝠以及人类生活的痕迹如石灶和石桌等。那时的人们是通过怎样的办法下到坑底的?他们为什么要到如此深邃的坑底生活?至今任然是一个不解之谜。 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

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

龙缸对面山头上,有一处古人遗留下来的老寨子,据称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是西周时期的土著人——賨(音cóng)人。我估计该民族的后人就是现在当地的土家人的一支。 

             远眺老寨子

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

老寨子里的石碉

天下第一缸——云阳龙缸
惊天大龙缸,神秘石笋河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3990/20050525/images/101312_lizhongdong21113281222720.jpg  
   “呼吸万里,吐纳灵潮”,这是晋代文豪郭璞在《江赋》中对长江的赞美。长江——这条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河流同时也孕育了无数的神秘与美丽,云阳龙缸便是她最为精致的典藏。

  云阳龙缸地处重庆市云阳县境内,紧邻湖北利川、重庆市奉节、万州。在长江中游的这片千山万壑之间,云阳龙缸以她那惊世骇俗的风姿,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与豪迈。

  龙缸史称“炉缸”,因区内规模宏大的“炉”形天坑而得名。云阳龙缸最具吸引力的主体景观,便是以龙缸天坑为代表的岩溶地貌和以石笋河大峡谷为代表的峡谷景观。它们都是距今6700万年以来,经流水、岩溶、构造以及重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质地貌景观。

  云阳龙缸位于著名的重庆平行山谷区的东南部,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海拔 1625米的七曜山脉横亘其中,与景区最低处黄陵峡谷底相差竟达1400米。在大地构造上,龙缸地处渝东褶皱带及湘鄂川黔隆起褶皱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受断裂构造的影响,“薄皮构造”的上、中、下三种褶曲形态形成的构造地貌类型在区内得以充分体现。

  而构成景区成景基础的中生代三叠系石灰岩厚达1115米。这些巨厚的可溶性岩层在地应力作用下,发育了大量节理、裂隙,从而为流水溶蚀提供了通道,同时也为成景提供了空间;到了距今6700万年的新生代,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在流水冲刷,气候变换,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动力的综合作用下,便形成了区内最为惊心动魄的岩溶地貌和最为神秘的峡谷景观。

  龙缸天坑,在平面上呈不规则的椭圆,长轴距离304—326米、短轴距离178—183米。深度达335米,这一深度位居我国的第三,世界第五;龙缸天坑的坑壁近于90度,这种直上直下的形态更是“当惊世界殊”。

  龙缸天坑,其险绝在史书中早有记载。当您登上缸缘的鹰咀崖,脚下绝岸万丈,壁立赮驳;四周群峰如丘,烟霭渺茫。当您俯身窥探缸底,更是“枯树倒挂倚绝壁,猿猱欲度愁攀援”。如果您具备足够的胆量,沿缸缘而行,则“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龙缸带给您险绝与刺激绝对笔墨难表。而能下至缸底者,往往被视为当地英雄。古今中外,寥寥数人而已。

  岩溶塌陷和溶蚀是龙缸天坑形成的主要原因。这里位于多组节理、劈理的交汇处,岩石极为破碎。在这些岩层之中,流水溶蚀形成的多层溶洞交错纵横,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破碎带上的岩石产生坍塌,坍塌物随即被暗河溶蚀带走,龙缸就是在这样反复的溶蚀—坍塌—溶蚀—坍塌中逐渐形成。龙缸天坑无论是成因、深度以及坑体的形态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岩溶天坑的特点,因此研究价值和美学价值都极高。

  龙缸天坑景观组合有序,地表的石芽、峰丛、漏斗与地下的三层溶洞自成系统。尤其是它的三层溶洞,第一层为望月洞,第二层叫月崖洞,第三层是位于缸底的地下暗河,暗河潜流向石笋河。

  从龙缸天坑北侧的悬崖,沿着一条极为狭窄的山路,经过四个小时艰难的跋涉,便下至最令人心醉神迷的石笋河景区。源于七耀山的流水在这里切割了巨厚的岩层,形成了极为幽深和神秘的大峡谷。大峡谷东岸,屹立着因溶蚀形成的巨型溶柱——石笋。石笋高达200米以上,巍峨伟丽、雄险如削。石笋河就是因为它而得名。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3990/20050525/images/101312_lizhongdong21113330640211.jpg 

  与龙缸天坑不同,石笋河柔美多姿而不失惊险。清莹碧透的河水在狭窄的峡谷底部蜿蜒而行。或者飞泻成瀑,或者积水为潭,或者激荡险滩。峡谷内,河水对岩石的冲刷、掏蚀、溶蚀形成造型怪异的奇石。

  乘橡皮船,顺着石笋河穿过长长的大峡谷可以一直漂流到长江,但沿途水势无常,暗流险滩密布。2003年,县长肖敏和旅游局副局长王万田等考察石笋河时就曾经被困在峡谷,三天后方才获救。石笋河的惊险与刺激由此而知。

  除龙缸天坑和石笋河峡谷而外,区内的其他岩溶景观也十分丰富,且形态完整。

  十八罗汉,因十八座酷似罗汉的岩溶峰丛而得名。这些峰丛在岐耀山广袤的土地上,呈串珠状展布,面积达数平方公里,蔚为壮观。峰体之间以溶蚀槽谷相连,槽谷底部漏斗、洼地、落水洞发育,两侧石芽林立。峰丛、槽谷之下由看不到的地下暗河组成的庞大岩溶管道系统复杂而神秘。

  区内岩溶洞穴密布,最有名的当数大安洞。大安洞又名鱼泉洞,发育于长江支流长滩河西岸的悬崖之上,是景区最大的溶洞。大安洞,洞体宽阔深长,由9个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厅组成洞中套洞,景中生景的溶洞景观。洞内石笋、钟乳石、石花、石幔、石鼓等钙华景观幻化成各种天神、仙女、魔怪,带给游客以无限遐想。

  老龙口峡谷位于泥溪乡境内的海螺溪内,上游为万州市的潭漳峡景区,是区内另一处特点突出的峡谷景观。峡谷中,在流水和岩溶共同作用下,河溪时儿潜入地下,时儿奔涌地表,形成十分有趣的地下暗河与地表明河交替出现的景观。老龙口峡谷,瀑、潭璧连,水色始终清莹。泛舟荡漾其间,奇峰怪崖、山石瀑溪相拥相嵌,如入桃源仙境。

  除了岩溶景观和流水景观而外,人们还可以从区内出露的各种褶皱、断层、化石等地质遗迹,去追溯龙缸更为久远的地质演化历史。

  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主要以中低山常绿阔叶林带和亚高山暗针叶林带为主,原始植被多保存于深切割的高山山地及峡谷区,各类野生植物达1千余种。良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创造了优越条件,区内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豹、大鲵、鸳鸯、金鸡等。位于景区以南的岐耀山山原地带,自然林曾遭受破坏,但经过大规模的人工造林、植草,目前已恢复了较好的植被系统和生态景观。岐耀山草场牧草丰美、环境优雅,已经成为野营度假的最佳去处。

  龙缸所在的清水乡是云阳县唯一的土家族乡,“土家”在当地汉语中是本地人的意思。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的限制,当地的土家族过着原始质朴的生活,尽管语言和文字已经泯灭,但仍保留着奉祭白虎、住吊脚楼、喝油茶汤、唱土家山歌、跳摆手舞等古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尤其是“摆手舞”,集中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天性劲勇、锐气喜舞”、“崇祖、祈福”的古朴民风,是最能体现土家族文化的习俗,也是流行古老的集体舞蹈。

  位于龙缸以西的岐阳关是古老的“川楚孔道”的必由之路。在未通公路前的很长时间,川楚孔道是连接四川与湖北的商贸通道。川楚孔道的遗迹留存已经很少,但漫步在林间荒草中的青石板古道,恍惚还能看到先民们艰辛的身影和这条古路曾经的繁荣。

  龙缸地质留存着地球最古老的记忆和最纯洁的心灵,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珍贵的馈赠,是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

重庆云阳龙缸景色【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自驾川行】——重庆云阳龙缸景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