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贡山捧当乡:老大居住的地方\老大居住的小屋\迪麻洛河谷\雾里调研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云南旅游 |
公元1916年(民国五年)称菖蒲桶行政委员东保董,1918年(民国七年)称维西县贡山县佐东区,1922年(民国十二年)称菖蒲桶行政委员第一区,1933年(民国二十一年)称贡山设治局捧当乡,1949年8月20日解放后,撤销捧当乡建制,1984年设捧当区,自1987年起复称捧当乡。
全乡总面积488平方公里,辖闪当、永拉嘎、迪麻洛、马西当4个村民委员会,38个村民小组,12个乡级站所,2008年末全乡总人口1604户5791人,其中农业人口1522户5540人。居民有怒、傈僳、藏、独龙、汉等九种民族。现有耕地面积9166亩,人均占有1.58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荞麦。2008年末,农作物播种面积24498亩,粮食总产量2431吨,人均占有粮439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874万元,人均纯收入1051元,比08年全国贫困人口平均收入标准1196元还低145元,总体处于贫困状态,还需要大家的多多帮助支持。
全乡基督、天主、喇嘛“三教”并存,共有信教群众2225人,占总人口的38.5%,其中天主教1447人,基督教493人,喇嘛教462人。有12个教堂点,其中天主教堂点8个,基督教堂点8个,喇嘛教堂点1个。
捧当乡地处碧罗雪山西麓,这里山势相对平缓,平均海拔1800米,气候温凉,年均气温13.5℃——15℃,全年无霜期265日,日照1352.4小时,年降雨量1300mm左右,有丰富的高山草场及江沿河谷,农牧业生产条件良好。全乡有可利用草场5块,面积约6万多亩。全乡现有经济林木4515亩,人均0.82亩;主要经济作物有白芸豆、油菜、核桃、板栗等。全乡森林覆盖率56.2%,达90万亩,活立木蓄量约为1500万立方米。有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锡、铅、锌等重金属,凯吉公司正在开发的莫坡铅锌矿与温氏矿业集团公司欲开发的龙真矿山是全县招商引资的重点工程。捧当还有种类繁多的野生药用植物,如黄连、胡黄连、虫草、贝母、天麻等。全乡水能资源丰富,正在建设的约5.66万千瓦装机的迪麻洛水电工程是全州重点水电建设项目之一。
老大居住的地方,自然不同凡响。
闪当村是捧当乡政府所在地,是丙中洛景区的必经之地,是以后德贡公路的进贡山的桥头堡,同时也是全乡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和商品集散地,走的是一条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综合产业发展之路。
马西当村是捧当乡的南大门,是丙中洛景区与德贡公路的必经之地,经济发展主要以山羊养殖为主,虽受资源所限,在四个村中发展较慢,但其民居保存较好。
永拉嘎村是贡山县水稻主产区之一,有“峡谷粮仓”之美誉,是贡山县“十星级文明户”之村,也是云南省文明村之一。永拉嘎全体村民贯彻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发展科学种植与科学养猪,早熟泡核桃种植也将有力地促进农民增收。
迪麻洛村距离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离县城28公里,与迪庆州的德钦县相接壤,是德贡公路进贡山的第一个村子。迪麻洛是怒语,积水塘箐的意思,是一个怒族与藏族共居的村寨,坐落在捧当乡西侧的碧罗雪山的箐沟里,箐沟中间是不断翻腾着浪花的迪麻洛河。
迪麻洛有13个自然村,一个村寨一个山头,房子盖在云雾里,包谷种在彩云间,有“包谷地里找虫草,猪圈旁边长木耳”之说,是海拔较高的包谷种植区。每年的五月中旬到八月之间,星期四,迪麻洛赶街的时候,可以买到品质较好的虫草。
迪麻洛村不仅大力发展大牲畜养殖,还生产手工纺织品,加工酥油,采集药材。迪麻洛高山草场众多,放牧条件良好,是贡山县的第一大牧区。这里有丰富的水利资源——迪麻洛河,贡山县最大的水电水利工程(装机容量7.2万千瓦的迪麻洛电站)将在这里落成。
迪麻洛是贡山县唯一一个藏区,是“三教并存”的一个村,绝大部分群众信仰天主教,有一部分信仰基督教和藏传佛教,虽然“三教并存”但是各个教派群众相互团结,发展稳定。
迪麻洛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浓郁的藏族文化,美丽的高山牧场(与德钦云岭和燕门两乡接壤,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洁净的迪麻洛河,著名的白汉洛教堂......
前些年在迪麻洛牧场尚有冰川,近年来随全球气候变暖消失。然而,虽然尤抱琵琶半遮面,但美丽的冰雪、雪山、森林、牧场风光,必将会随着德贡公路的修建,三江并流景区的融为一体,温柔地掀开她那神秘的面纱,以美丽的容颜欢迎各位的光临。
迪麻洛村民酷爱篮球运动,他们的篮球打得不是好,而是非常好,好到可以组队参加州级比赛。一到街天,篮球比赛就会一场接一场,从男到女,从十多岁到五、六十岁,都能上场比赛。所属的村民小组也大都有自己的篮球场,每到周日,村民们先到教堂念个把小时的经,然后就开始篮球比赛。
老大居住的小屋
原本,想来贡山吃吃苦。刚来时,还能去江边捡捡石头徒徒步,这久雨季来了,江水暴涨,就只能乖乖呆在住处。除了寂寞不好诉,其实生活一点也不苦。吃饭有人煮,一个人住一屋,并且还能上网路。毕竟,要在这里过寒暑,所以,我就地取物,装点了一下自己的小屋,感觉有点幸福有点酷。这是我在捧当的“别墅”,唯一的不足,是缺一块怒毯和一张怒族的弩!
深谷幽兰——迪麻洛河谷
绝对的深谷幽兰。
贡山公安系统,加上捧当乡政府工作人员,一行十多人,花了三天多时间,平均每天走十多个小时,终于完成了到迪麻洛牧场,实地解决与德钦牧场纠纷的任务。
我也不辞辛苦,拖着两条残腿,考察了前几任没能到过的,与德钦接壤的,捧当乡最远的乡下——迪麻洛牧场。
深谷幽兰,这是我走完这一趟十分艰辛,却又无比兴奋的奇妙之旅后,想到的唯一成语。的确如此,在信息传播比乱甩鼻涕还容易的今天,拥有如此美景,却不为世人所知,那不是深谷幽兰是什么?
从牧场回来后,我上网搜了怒江和贡山旅游,很少有提到迪麻洛的。只是在一些驴友发的贴子中,我发现了从迪麻洛出发的三条强驴路线:
第一条是南线,绝对的强驴路线,从迪麻洛村白汉小组出发,翻越碧罗雪山,到澜沧江边的德钦县燕门乡茨中村,再沿老放牧路线,到达金沙江边的奔子栏,真正的徒步穿越三江并流;第二条是北线,从迪麻洛河谷往上,一直走到西藏察隅县察瓦龙,要走十多天,一条超强驴路线;第三条还是北线,也就是我们这次走这一条,从迪麻洛村出发,沿迪麻洛河谷,一直走到德钦县云岭乡的永之村,要四到五天时间,难度比前两条稍小。
但难度虽小,景色却大美。
牧场风光。
野生三七
情迷德拉姆——雾里调研
考察完雾里村,我们得知,原来在雾里村后面,还有一个村子叫碧旺,步行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