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溆浦花瑶挑花、婚俗\古朴灿烂的花瑶生活\感受龙潭花瑶\神秘湘西—溆浦山间湿地

(2012-08-07 09:33:10)
标签:

杂谈

分类: 湖南旅游

http://www.0745news.cn/uploadfile/2012/0308/20120308104737636.jpg

http://www.0745news.cn/uploadfile/2012/0308/20120308104749381.jpg

花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人口12000余人,居住在雪峰山东北麓的溆浦隆回接壤处,海拔13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挑花是花瑶人世代相传的民间工艺。制作时,花瑶妇女以靛青色土布为载体,用挑花针通过数针法,将白色或彩色纱线挑入其中,制作而成。花瑶妇女们从小学习挑花,用以制作终身的服饰。溆浦是花瑶的主要居住地之一,有“溆浦无山不有瑶”之称。花瑶同胞大多居住在崇山峻岭中,哪里层峦叠嶂,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风光秀丽,他们依山傍水建寨,生养繁衍,有着许多奇特民风民俗。

溆浦的葛竹坪镇、沿溪乡、两丫坪镇、中都一带,是花瑶聚居地。踏着春天的脚步,记者来到这里,感受花瑶独特的风情。山背村是葛竹坪镇一个瑶、汉杂居的高寒山寨,四个村民小组里有着360多位花瑶同胞。据传,花瑶的发祥地在黄河以北,因其部落在与黄帝部落交战中失败而迁徙南下。在江西暂住时又遭到当地统治者的围攻追杀,花瑶瑶民四处逃命,走不动的老弱妇孺躲在黄瓜棚下才保全生命。花瑶的祖先也因此留下规矩:“永传后代,要越过古历七月初二才食黄瓜……如有违者,则子孙不昌”。因此花瑶世代视黄瓜为生灵。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在洪江生活了约两百年的花瑶,又沿沅江而下,逆溆水上龙潭,定居在这一带的崇山峻岭中,过着与世无争的“桃源生活”。

瑶民相互说起话来,我们一句话也听不懂。花瑶只有语言却没有文字,他们靠口头传述和风俗沿袭里传承历史。记者在瑶寨的房前屋后,发现兀立着一尊尊高约数丈的奇异巨石,有的若雄狮怒吼、有的似金刚把门……花瑶同胞不信神不信佛,不烧香不跪拜,却非常虔诚地崇拜山石,从来不碰伤它们。他们认为,山石曾保护过自己的家园,帮瑶家镇守过山寨。

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村花瑶挑花传承人奉兰香在给村民传授挑花技艺,山背花瑶挑花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瑶的服饰深含寓意:大包头巾象征日、月、星辰;裙子前摆缀成八对红、黄色的粗条纹分别代表黄河、长江;裙子后摆绣的是飞禽走兽、树木花草,各有蕴意,真可谓穿的是“神话”,绣的是“历史”。

花瑶姑娘漂亮的服饰,归功于流传在瑶族女性中一种独特的手工艺——挑花。正是因为这里瑶族女性筒裙上装饰的挑花格外艳丽,因而人们称其为“花瑶”,以示与别的地方瑶胞相区别。每一件花瑶服饰,都堪称艺术品。花瑶服饰一般由大包头巾、背挂式花裙和彩带组成,不仅色彩斑斓,绣法丰富多彩,而且图案寓含深意,人称其穿着的是“神话”,写着的是“历史”。大包头巾一般绣着日、月、星辰;裙子前摆缀成八对红、黄色的粗条纹分别代表黄河、长江;裙子后摆绣的图案,则表达着主人内心世界,如树木花草、野兽鸟虫,体现了花瑶对自然的热爱与崇敬,《年年有余》、《将军骑马》等喜庆吉祥的图案,则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一些精品,还将神话、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绣了上去,如《盘王出海》和《哪吒闹海》。绣一套服饰要花费二三个月的时间,挑绣上十万针。瑶家女孩从六七岁起,就跟着自己的母亲学穿针走线,长大后就是一把挑绣好手。农闲时刻,吊脚楼上、小溪旁边和绿荫下面,一片花瑶女性挑花景观。

瑶族挑花,汉代以前就已兴起。我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家刘格山看到挑花裙绣时,称其为当之无愧的“国宝”。2006年,花瑶挑花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将有可能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挑花不但讲求实用,而且更追求色调装饰美观。“远看色彩近看花”,她们喜欢用强烈的刺激色彩,鲜红色的头饰笠(瑶语称“派特典”)和头巾(瑶语称“笑童”),深蓝色的上衣(夏装为雪白色),五彩缤纷的腰带(瑶语称“特档”),灰白色的统花裙(瑶语称“顿”)前沿以两叶红艳艳的裙边(瑶语称“祻补”)接连映衬,墨色的的绑腿(瑶语称“扣烘”),使整个服饰形成黑白相间、冷暖协调、鲜艳夺目,令人感觉到花瑶女子把所有的色彩匀称地打扮在自己身上。若头饰笠和统裙以灰白色为主,色彩暗淡,那是守孝穿戴的服饰。 

    花瑶挑花用普通手工缝补针线,用单一的白线或五彩丝、毛线在靛蓝色或白色的粗纱土布上一针一针地挑。一条成年女子穿的统裙大概要飞针走线二十五万多针,陆陆续续需挑刺六个多月,称为花瑶人粗纱土布上的“长城”。对于一个花瑶女子的价值和才华的判断,挑花手艺是最为重要的。花瑶女性从小就受到挑花技艺的熏染,六、七岁就开始学挑花,一直挑到人老眼花,而不会挑花的笨女子是找不到好婆家的。挑花服饰还是花瑶姑娘们的传统嫁妆,她们出嫁时有十几条统裙、腰带、腿绑……那些挑花嫁妆足可以挂满个小型展览馆。花瑶女子还有一绝活――编织花纹彩带(瑶语称“踏特典”)。在竹板上烧烤17个小洞,上面9个,下边8个与上孔斜交叉,分别用17根五彩毛线穿过小孔,拴在腰和大脚指间,17根彩线上拴一套提闩,然后弹动提闩、用双线左右穿梭自由编织出不同的花纹彩带,长度可达数十米。把花纹彩带(瑶语称“特典”)缝合在竹笠筐上,色彩鲜艳的头饰笠就做成了。

花瑶挑花裙长(高)约75公分,宽约176公分,由四块青色土织布拼接成筒状,主体挑花部分是由二块大小、长短一样、挑花图案完全对称的宽约55公分,长(高)约52公分的挑花拼接而成。前面(也就是裙子的两头)由高75公分、宽约33公分的青色土织布拼接起来,上面用红、黄、兰、绿等挑成宽约32公分、高约35公分的各种花纹、图案,裙子上面用宽约10公分的白色土布作边,裙子的下脚用宽5公分的红布包边。整条裙子从中间起,左右挑花图案严格对称,反差十分强烈。花瑶挑花的图案,分彩色和黑白两类,多为连续图案和对称图案,题材有山区常见的飞禽走兽、树木花草,有日月星辰、山川河岳,也有瑶族的民族图腾、神话故事。想像丰富,构思奇巧,更有深刻的内涵。新娘出嫁时,要将挑花制作的嫁衣,放在一块竹篾编织的大晒簟上,由母亲、姑嫂为她着装。新娘头戴的橙红色大盘,象征太阳;大盘中间的头带象征月亮;周围是饰物象征星辰。裙子上的6对红色和12对黄色横纹,代表远方的长江和黄河;各种小图案则分别体现河流、山脉、田园和村庄。花瑶人用巧夺天工的挑花,展示出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世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花瑶挑花已成为旅游产品进入。

花瑶山寨,至今承袭着古老的婚俗。记者在这里见证了花瑶婚俗的奇特。那天,一个花瑶青年举行婚礼,整个寨子就像盛大节日,全体出动。婚宴上,酒过几巡,炮竹骤响,一名中年男子突然夺门开溜。这时,守在门外的姑娘们一拥而上,将湿泥朝他身上乱涂乱扔。那男子不仅不生气,而且乐呵呵的,原来他是“媒人公”。这里的说法是,“媒人公”身上泥巴涂得越多,象征着新人愈加幸福美满,寨子亦会更加兴旺。他这身泥巴衣服,要在家里挂三天三夜才可以洗去。

花瑶的婚俗奇特而富有妙趣。订婚这天,男方挑着彩礼来到女方家,女方以丰盛的酒菜款待男方客人。女方家早已集合十多个姑娘,从水田里挑来数担稀泥巴,把守在堂屋门前。酒过三巡,突然响起鞭炮,姑娘们双手捧着泥巴,冲进堂屋,尽情地往男方客人身上打去,身上泥巴打得越多,表明女方对这门婚事越中意,如果男方客人身上没有一点泥巴,这桩婚事便有告吹之危。

    婚礼之夜,男方堂屋张灯结彩,长条板凳围成一圈,姑娘小伙唱着进屋,落座之后,一番拱手谦让,随即男女互相往对方大腿上顿,顺着圆圈,依次一个一个顿过去,顿完一圈,便是对歌,如此循环,直至雄鸡高歌,东方破晓。这种奇特的婚俗,源于花瑶初民男女平等、互尊互爱的礼节。

  花瑶婚俗的特别还体现在另外三个方面:其一是没有“媒婆”,只有“媒人公”。媒人公的重要标志是拿着一把打不开的油纸伞。其二是婚礼上宾客不太在意和理会新郎与新娘。新郎与一般人一样做着婚宴杂务,或挑着礼担行走在送礼的队伍中。其三是新婚之夜新娘不得入洞房。她在堂屋里不吃不喝,独守清冷,挨过寨子里欢腾的夜晚。从提亲到订婚,还要历经一连串古老、有趣而繁缛的礼仪。

  在婚宴上,记者还看到了引人入胜的“蹾屁股”游戏。婚礼那天的新郎家里,忽闻几声吆喝,姑娘们纷纷挤进人圈。板凳已被中青年男人坐满,她们就一个个随意地坐到男人的双腿上。然后又依次向右移坐到旁边男人腿上,且越移越快、越移越欢。随着阵阵高涨的欢笑、叫喊,坐在男人们腿上的姑娘,一个个被男人的腿弹起,又重重地落了下来。如此在一片欢叫声中反复地来回着。据民俗学家说,这其实与汉族地区“闹洞房”习俗是同样道理。观看花瑶的婚礼,感受着花瑶的快乐,我想随着这方奇风易俗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朵“民族之花”将绽放得更加美丽。
古朴灿烂的花瑶生活

   花瑶,是沈从文最着迷的一个民族。在他笔下,花瑶人的服饰美不胜收,五彩绚丽,花瑶族少女犹如林间花妖仙女,给人无穷的美好想象。古老而年轻,悠闲而忙活。迷一样的花瑶故事,总在山里流动,也在山里翻新。她们有着与生俱来的与大山的默契,固守着古朴的日子,灿烂着山花般的梦想想,快活而又知足。

   花瑶的婚俗奇特而富有妙趣。订婚这天,男方挑着彩礼来到女方家,女方以丰盛的酒菜款待男方客人。女方家早已集合十多个姑娘,从水田里挑来数担稀泥巴,把守在堂屋门前。酒过三巡,突然响起鞭炮,姑娘们双手捧着泥巴,冲进堂屋,尽情地往男方客人身上打去,身上泥巴打得越多,表明女方对这门婚事越中意,如果男方客人身上没有一点泥巴,这桩婚事便有告吹之危。

  婚礼之夜,男方堂屋张灯结彩,长条板凳围成一圈,姑娘小伙唱着进屋,落座之后,一番拱手谦让,随即男女互相往对方大腿上顿,顺着圆圈,依次一个一个顿过去,顿完一圈,便是对歌,如此循环,直至雄鸡高歌,东方破晓。这种奇特的婚俗,源于花瑶初民男女平等、互尊互爱的礼节。

    溆浦是花瑶的主要居住地之一,有“溆浦无山不有瑶”之称。花瑶同胞大多居住在崇山峻岭中,那里层峦叠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风光秀丽,他们依山傍水建寨,生养繁衍,有着许多奇特民风民俗。

http://www.xupuly.cn/edit/UploadFile/200831175418295.jpg

http://www.xupuly.cn/edit/UploadFile/200831175457367.jpg

http://www.xupuly.cn/edit/UploadFile/200831174839252.jpg

打泥巴

http://www.xupuly.cn/edit/UploadFile/200831174853336.jpg 

【接亲】

http://www.xupuly.cn/edit/UploadFile/20083117498952.jpg

顿屁股

http://www.xupuly.cn/edit/UploadFile/200831174947910.jpg

婚宴

http://www.xupuly.cn/edit/UploadFile/200831174510950.jpg

http://www.xupuly.cn/edit/UploadFile/200831174531729.jpg

http://www.xupuly.cn/edit/UploadFile/200831174549639.jpg

感受龙潭花瑶

感受花瑶------龙潭神韵
 溆浦的葛竹坪镇、沿溪乡、两丫坪镇、中都一带,是花瑶聚居地。

  花瑶的发祥地在黄河以北,因其部落在与黄帝部落交战中失败而迁徙南下。在江西暂住时又遭到当地统治者的围攻追杀,花瑶瑶民四处逃命,走不动的老弱妇孺躲在黄瓜棚下才保全生命。花瑶的祖先也因此留下规矩:“永传后代,要越过古历七月初二才食黄瓜……如有违者,则子孙不昌”。因此花瑶世代视黄瓜为生灵。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在洪江生活了约两百年的花瑶,又沿沅江而下,逆溆水上龙潭,定居在这一带的崇山峻岭中,过着与世无争的“桃源生活”。
  花瑶姑娘漂亮的服饰,归功于一种独特的手工艺——挑花。正是因为这里瑶族女性筒裙上装饰的挑花格外艳丽,因而人们称其为“花瑶”,以示与别的地方瑶胞相区别。2006年,花瑶挑花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底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感受花瑶------龙潭神韵 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
      
      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
感受花瑶------龙潭神韵

感受花瑶------龙潭神韵
 
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感受花瑶------龙潭神韵
            
               感受花瑶------龙潭神韵
               感受花瑶------龙潭神韵
               感受花瑶------龙潭神韵
               感受花瑶------龙潭神韵
               感受花瑶------龙潭神韵
               感受花瑶------龙潭神韵

神秘湘西—溆浦山间湿地

 

 神秘湘西鈥斾悠稚郊涫 

新潇湘八景之一的溆浦思蒙丹霞湿地

神秘湘西鈥斾悠稚郊涫

溆浦思蒙丹霞湿地的湘西吊脚楼

 

神秘湘西鈥斾悠稚郊涫

神秘湘西鈥斾悠稚郊涫

旅游发展中的潜力股——深子湖水库 

 

神秘湘西鈥斾悠稚郊涫
金家洞水库大坝-中国最早的空腹坝

神秘湘西鈥斾悠稚郊涫
湘西雪峰山腹地的龙潭刘家坪水库—溆浦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

神秘湘西鈥斾悠稚郊涫
溆浦三名钓鱼爱好者就在溆浦北部的深子湖水库钓获一尾长1.29米、重22.5公斤的大草鱼
神秘湘西鈥斾悠稚郊涫

神秘湘西鈥斾悠稚郊涫
随着部分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善,鱼类资源得到休养生息,大鱼频频出现。

神秘湘西鈥斾悠稚郊涫

泛舟在深子湖

    提到深子湖水利风景区,怀化市区很多喜欢垂钓的朋友都不会觉得陌生。这个尚未得到足够开发的水利风景区,在很多方面都已经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朋友前来参观、游玩。

    深子湖水利风景区属省级水利风景区,位于溆浦县谭家湾镇深子湖水库辖区内,距溆浦县城35公里,安化县城85公里。深子湖水利风景区北部紧邻湖南省级自然保护区圣人山风景区。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163.8平方千米,干流长31.75千米。库区四周高山环抱,山势雄伟,海拨在225——1100米以之间。山上树木茂密,植被良好。库区属“U”形深谷,沿河地形坡降在300——500%之间。 

    景区内有碧波千顷、水天一色的水域风光;千姿百态的奇石沟谷;山清水秀的生态自然风光;传说中的“禹王庙”;长约2公里的城墙岩;悬崖对峙、天如一线的洞岗;修建于明清时期的杨家风雨桥;高约100余米的九渡水瀑布;红军二、六军团长征时的战场遗址等浓厚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更有容纳几千人的钓鱼平台。 

神秘湘西鈥斾悠稚郊涫

    在这一片湖光山色里,乘一只小木船,徜徉间,迎面而来的清新空气带给人一种舒心的感受。两岸怪石林立、峭壁如削,幽深的峡谷中,瀑布如帘似练;宽阔的水面上渔舟轻荡,波光潋滟处,细碎的阳光熠熠炫目;湖中的小岛如撒落在银盘中的玉螺,点缀着湖光山色,此时此刻,怎一个纵情山水了得。                                                                              河岸边,偶尔可见静坐垂钓的人,他们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钓杆在面前一字排开,背后是新搭建起来的户外帐篷,然后便可静心垂钓。那钓的是一种心态、一份自然,那份静谧足可以让人忘记尘世的一切繁华和不如意。

    目前,为了进一步提升库区的吸引力,深子湖水库管理处出资硬化了管理处大门至水库大坝的水泥公路,同时,又出资近60万元,把谭家湾至深子湖砂石路面改造成水泥路面。随着深子湖水利风景区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揭开,它原始而独特的魅力正一步步转变为溆浦旅游事业发展中的潜力股。

 神秘湘西鈥斾悠稚郊涫
新潇湘八景之一的溆浦思蒙丹霞湿地

神秘湘西鈥斾悠稚郊涫

 新潇湘八景之一的溆浦思蒙丹霞湿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