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鄱阳湖的历史演化

(2015-06-22 10:17:29)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杂谈

分类: 行迹无痕(原创)

http://s15/mw690/002ZVOQOzy6Tg5Bzc5Mae&690

       江西省素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江西这片16.69万km2的红土地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中下游交界处,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1998年7月31日在湖口水文站测得洪水水位为22.59m时,鄱阳湖的面积4070km2,相应的湖泊总容积320亿m3。鄱阳湖南北长173km,东西平均宽17.3km,最宽处74km,入江水道最窄处的屏峰卡口宽约2.8km。洪水位时,最大水深32.1m,平均水深7.9m,湖岸线总长1200km。鄱阳湖湖面形状似葫芦,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宽广,为主湖区,北部狭长,为湖水入长江水道区。湖区地跨南昌、九江两市中的11个市、县。

      鄱阳湖的孕育期形成在晚白垩世至古新世(距今约6500万年)时期。随着欧亚大陆边缘的裂解沉陷,构造应力从挤压作用为主的压扭阶段转化为引张为主的断块作用阶段,区内在北东、北北东、北东东向等几组深大断裂控制下形成陆相断陷盆地。当时,气候干热,多暴雨,时有洪水泛滥,植物不丰,但恐龙、龟鳖类等动物较多,山间盆地中接受厚达数百米至数千米红色碎屑沉积,形成巨厚的洪积相或河湖相的砖红色砂砾岩层。这几组深大断裂在鄱阳湖地区交汇成结点,形成断陷中心区,这便是鄱阳湖的孕育期。现代该区在区域重力场中仍为强度最高、范围最大的区域重力高场,重力异常极大值为15×10-5m/s2,是地幔上隆的地壳减薄带,地壳厚度在江西省范围内最小,莫霍面深度为29~30km。

       鄱阳湖的成长发育期形成在第三纪晚期。在早第三纪晚期全区隆起抬升,至晚第三纪夷平使红色沉积盆地消失。更新世初(距今约260万年),在新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期)作用下,北东、北北东、北东东向几组深大断裂继承性复活,逐渐形成了中心地块相对沉降,周边相对隆升的盆地,流水沿各组断裂带发育,先后形成“古赣江”、“古鄱江”、“古修水”、“古信江”等鄱阳湖水系雏形,并以湖口——星子断裂带为外泄通道,从而奠定了现代鄱阳湖盆地的地貌格局,这是鄱阳湖的成长发育期。

         鄱阳湖的形成是距今近1万年左右,在地质史上称为全新世时期。至中更新世,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等现代五河水系开始发育,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向中心沉降区的湖盆汇聚,通过湖口——星子古出水道外泄古长江。在湖盆中构成了广阔的冲积、洪泛平原,形成区内广泛分布的冲洪积相网纹红土和沙砾石堆积。由以冲刷型河流为主的河谷平原(盆地)景观转变为大量滞水或泛滥的湖泊环境,就宣告了广义上的鄱阳湖(即鄱阳湖地区汇水盆地)的形成。

         鄱阳湖又名彭蠡泽、彭泽,其实它并不是古彭蠡泽。古彭蠡泽是在大禹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已形成,鄱阳湖只是彭蠡泽的南部水域。

       现代鄱阳湖是在距今16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才形成的湖泊。在距今2000年前的汉代,现广阔的鄱阳湖水域是五河汇聚、河网交织的湖汉水(今赣江)下游平原,汉代在此设立了枭阝  阳县(现都昌县汉代时就属该县)、海昏县(现永修县汉代时就属该县),汉昌邑王封地亦在此。那时,长江主泓道在今安徽与湖北交界处的龙感湖一带,长江过庐山以北的一支仅是长江的一条叉道,当时称为小江。大约在南北朝(刘)宋永初二年(公元421年),长江主泓道移至今九江——湖口一带。滔滔的江水不仅阻挡了赣江的排水,还源源不断地倒灌入赣江下游平原,遂逐渐形成了鄱阳湖。繁荣了600余年的枭阝阳县被淹没其中,4年后海昏县亦被淹没其中,故历史上有“沉枭阝阳,起都昌,沉海昏,起吴城”之说。此后,百余年间湖泊水域不断扩大,扩展到今波阳(原名鄱阳,1957年改为今名)县城西部,并开始有了“鄱阳湖”的名称,清光绪《江西省舆图》注云:“鄱阳湖即禹贡之彭蠡,隋以其接鄱阳山因易今名”。鄱阳湖扩展到唐初(公元618年左右)达至顶点,总面积达到6000km2。唐、宋时期,赣江、抚河、修水、饶河、信江等五河水系三角洲向湖区伸展,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内河三角洲湿地,湖泊面积相对缩小,至明、清时期湖水再次扩张,直至现代。

http://s16/mw690/002ZVOQOzy6Tg5JGgvJ4f&690

       鄱阳湖是吞吐型河成湖,其水域的形成是在上、中游“五河”来水与下泄长江的水量吞吐平衡中,或积水成湖,或水落滩出。夏秋之际,湖水猛涨,水面迅速扩大,但见碧波荡漾,浩淼无际,呈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观;但到了冬季,湖水剧降,湖面骤然缩小,只见水束如带,茫茫衰草,多种珍稀候鸟在此栖息,又是一番风吹草低见鹤群的多彩画卷。这时湖泊面积仅有140km2

                                                     http://s11/bmiddle/002ZVOQOzy6Tg5McTaid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