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涂料静电喷涂时常见问题分析
(2012-04-23 20:52:13)
标签:
杂谈 |
一、粉末涂覆时出现的问题
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法 |
粉末流化不好 |
1、压缩空气压力不够 |
检查压缩空气供应情况,清洗空气过滤设备,适当增加压力。 |
2、微孔板被塞 |
检查微孔板是否被超细粉或压缩空气中的油污、杂质所堵塞。 |
|
3、粉末长时间存放在供粉桶内吸潮 |
可尝试加大气压长时间对粉末进行流化,带走水份,必要时用干净的器具帮助搅拌一下。 |
|
4、粉末结块 |
人工将粉末疏松过筛。 |
|
5、流化床中装粉太多 |
减少床中的装粉量,粉末量一般加至流化床体积的2/3。 |
|
粉末堵枪(粉末喷出时不足或不规则) |
1、输粉管积粉结垢造成 |
A输粉管长期使后会正常地结垢,应定期清理更换B粉末被喷出的速度太快,摩擦生热导致输人管壁快速结垢,此时应降低喷粉气压或增加喷枪数目 |
2、粉末在流化床中没有流化完全 |
参见“粉末流化不好” |
|
3、粉末中超细粉含量偏高 |
减少加入原粉中的回收粉数量;检查原粉的粒度分布情况 |
|
4、粉末本身干流动性和抗粘连性不好 |
通过粉末供应商改进生产配方 |
|
5、文丘里管磨损 |
更换磨损部件 |
|
粉末喷到工件上有粉团产生 |
1、压缩空气中含有水分或油分 |
检查气源净化情况 |
2、粉末中超细粉含量高,太多的超细粉导致表面能大,容量产生结团象 |
减少加入原粉中的回收粉数量;检查原粉的粒度分布情况 |
|
3、喷枪本身雾化、分散性能不好 |
与喷枪应商联系,更换容易分散粉末的枪头导流器 |
|
4、出粉量太大 |
适当降低输粉气压 |
|
5、粉末流化不好 |
参见“粉末流化不好” |
|
粉末上粉率不高 |
1、喷枪头的静电压不足,使粉末带电不足,不易吸附到工件表面上 |
A检查静电压,适当调高; |
B清洗枪头电极 |
||
2、静电压过高,使法拉第效应明显,工件的凹面部位无法上粉 |
关小电压 |
|
3、工件接地不好 |
检查接地情况 |
|
4、粉末喷出速度太快 |
适当降低出粉气压 |
|
5、喷枪口放置不好 |
调整喷枪出口朝向,使得粉末云直接喷向凹入区域 |
|
6、粉末中超细粉含量过高 |
减少加入原粉中的回收粉数量;检查原粉的粒度分布情况 |
|
7、喷粉室抽风太大 |
减少抽风 |
|
8、粉末粒度太粗或比重太大 |
制造粉末时,控制好粒度分布和涂料比重 |
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法 |
涂膜抗冲击强度差 |
1、固化不足 |
升高烘烤温度,使之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延长工件烘烤时间,使之达到工艺要求的时间 |
2、烘烤固化过度。使涂膜交联结构脆化 |
适当降低烘烤温度,缩短烘烤时间 |
|
3、工件表面处理不好(如工件除油不净、磷化膜形成质量、磷化后水洗不净等) |
检查调整预处理设备和预处理液 |
|
4、涂层太厚 |
调整喷涂设备,降低涂层厚度;膜厚一般控制在69-120um |
|
5、基材厚度或材料类型有变化 |
与供应商联系 |
|
6、粉末本身质量问题或贮存中质量下降 |
更换粉末涂料或改制后使用 |
|
涂层附着力不好 |
1、工件表面除油、除锈、磷化等表面处理不好 |
严格控制工件表面处理工序 |
2、固化不足 |
A升高烘烤温度,使之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 |
|
B延长工件烘烤时间,使之达到工艺要求的时间 |
||
3、基材有变化 |
与基材供应商联系 |
|
4、粉末本身质量问题或贮存中质量下降 |
更换粉末涂料或改制后使用 |
|
表面度不好或耐刮磨性不好 |
1、固化不足 |
升高烘烤温度,使之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延长工件烘烤时间,使之达到工艺要求的时间 |
2、固化过度,涂层脆化也会使硬度下降 |
适当降低烘烤温度,缩短烘烤时间 |
|
3、烘烤升温速率太慢,在缓慢的熔融流动过程中,一些流平助剂过移上浮至涂膜表面 |
提高升温速度 |
|
4、粉末本身质量问题 |
通知粉末供应商改进配方 |
三、 固化后涂层外观常的各种缺陷
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法 |
流平性能不好,有明显桔皮 |
1、涂层太厚或太薄 |
通过调节喷涂设备控制涂层厚度 |
2、烘烤温度太低 |
将烘烤温度调整到正确值 |
|
3、烘箱升温速度过快,形成较重桔皮 |
适当减缓升温速率,一般工件从常温升至固化温度所需的时间控制在4-5分好 |
|
4、强烈的反向电离作用 |
A调小静电压; |
|
B将喷枪移离工件远一些; |
||
C检查接地是否良好 |
||
5、粉末本身质量问题 |
通知粉末供应商调整配方改善流平 |
|
6、工件表面磷化膜太粗糙,阻碍粉末流平 |
改善前处理,使磷化膜细腻 |
|
本身高光的粉末,固化后光泽偏低 |
1、不相容的粉末造成污染 |
更换不同厂家或不同类型粉末前,将喷涂设备清理干净 |
2、涂层固化过程逸出的气泡形成大量微针孔 |
A检查基材是否有气孔; |
|
B是否潮湿未被充分烘干; |
||
C检查粉末及回收粉末的挥发份和压缩空气的含湿情况 |
||
3、粉末本身所用的树脂类型和配方出现变化 |
与粉末供应商联系 |
|
4、烘烤温度过度 |
按粉末要求的固化条件烘烤固化 |
|
5、烘箱内有污染,存在有机蒸汽类物质 |
排空清理烘箱 |
|
本身低光的粉末,固化后光泽偏高 |
1、固化不完全 |
A检查加热系统,保证烘烤固化温度; |
B延长工件在烘箱中的停留时间 |
||
2、粉末本身质量问题 |
与粉末供应商联系 |
|
3、工件被加热升温的速率太慢 |
提高烘箱子加热升温速度 |
|
涂层表面有针孔和气泡 |
1、工件脱脂除锈不彻底或磷化后水洗不净 |
严格控制表面处理质量 |
2、表面处理后水份未彻底干燥 |
适当提高预烘温度 |
|
3、工件表面有气孔(如铸铁件、铝铸件、镀锌钢材等表面带有许多毛细孔) |
A建议使用预热,在高于粉末固化温度20℃的条件下烘烤20分钟,以避免微小气泡的存在; |
|
B在粉末涂料中添加消泡助剂帮助消除 |
||
气泡 |
||
4、静电击穿 |
A调低静电压; |
|
B拉远喷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并注意喷枪在工作时不宜对工件局部地方做长时间的停留 |
||
5、粉末涂层太厚 |
控制适当的喷涂厚度 |
|
6、压缩空气含有水份 |
完善压缩空气净化设备 |
|
7、粉末本身质量问题 |
与粉末供应商联系 |
|
缩孔 |
1、粉末里混入了少量表面张力很小的粉末(如流平剂不一类的粉末、含硅油助剂的粉末) |
建议使用厂家换不同粉末供应商的产品时先做混容试验,对已受含硅油粉末污染的生产线,应对整个喷涂系统彻底仔细清洗 |
2、压缩空气中含有少量油份 |
A检查压缩空气质量; |
|
B对已受含油压缩空气污染的回收粉应停止使用 |
||
3、外界污染粉房或固化炉,如含硅类脱模剂、橡胶粉末,含油污的粉尘等低表面张力活性物质污染喷粉施工系统 |
A将该物质从现场撤离,最好对粉房进行密封离; |
|
B已污染的粉末停止使用 |
||
4、工件表面除油不净 |
严格控制工件前处理工序 |
|
涂层厚度不均匀 |
1、喷枪位置位置或方向不正确,受法拉第效应等影响 |
检查并重置喷枪 |
2、自动喷枪的振动器与生产线速度不匹配 |
A调整生产线速度; |
|
B调整喷枪振动器行程 |
||
3、喷粉室中气流影响粉末的喷射范围 |
与设备供应商联系 |
|
4、喷枪出粉不均匀 |
检查供粉和喷枪系统,保证粉末流化和雾化均匀;具体参见“粉末涂覆时出现的问题”1、2 |
|
5、高压不稳 |
检查输出电压 |
|
涂层有颗粒 |
1、涂膜太薄 |
增加涂膜的喷涂厚度 |
2、喷涂环境不干净 |
喷涂室要干净,空气最好净化,车间保持干净 |
|
3、烘烤环境不干净 |
A控制烘烤炉内鼓风量,定期清扫烘炉;B烘炉内壁应选用耐高温不易生锈的材料,最好是不锈钢 |
|
4、挂具上有杂质掉下,如铁锈、胶粒等 |
定期清理挂具 |
|
5、前处理不好(如表面调整不好,使磷化膜粗糙,严重时会形成粉灰,造成涂膜出现细小颗粒) |
加强前处理控制 |
|
6、粉末本身有少量杂质 |
检查粉末的溶剂筛余物,检查是否超标 |
|
涂膜变色 |
1、烘烤时间过长 |
缩短烘烤时间 |
2、烘烤温度过高 |
降低烘烤温度 |
|
3、涂层厚度不均匀 |
参见问题6 |
|
4、烘箱中空气不清洁 |
检查空气加热系统和排风 |
|
5、粉末配方 |
与粉末供应商联系 |
|
涂层的纹路或金属闪光效果不好 |
1、涂层的厚度太厚或太薄 |
调节涂膜厚度 |
2、固化时升温故知新速率太慢或太快 |
调节升温速率 |
|
3、粉末带电不足 |
参见粉末涂覆时的问题4 |
|
4、料斗中分离 |
A压缩空气压力过大,调小压力; |
|
B控制粉末超细粉末含量和流化床中装粉量; |
||
C对于有结块的粉末,将粉末疏松过筛; |
||
D检查微孔板是否正常 |
||
5、粉末喷射速度太高或太低 |
调整出粉气压 |
|
6、喷枪离工件太近或太远 |
调整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