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2016-03-28 20:18:31)分类: 我的论文材料 |
《第六章
珠海市第十中学
(地理科组:王金武、陈泳华、李木兰、冯叶柃、廖莎莎)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部分“世界地理”的“认识区域”主题中提出以下要求。【课程内容】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归纳总结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了解亚洲各个地区文化特点及原因。
三、教学重点: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四、教学难点: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讨论探究法
六、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课时: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1.开学第一课,让学生分享寒假所遇到的地理现象及对该现象的思考
2.复习导入新课:
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说出名称,并说出亚洲与其他各大洲的界线。
3. 如何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呢?结合学习目标自学P2-P3
4. 结合地图和课文完成自学检测:
小组探究:怎样简述大洲(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板书: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5. 完成P3活动题
小组探究:亚洲为何成为世界第一大洲?
板书: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人的生活差异明显
总结: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范围和位置,下面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我们主要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都有什么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学生总结:概括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介绍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课件:显示表格“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
九、课堂练习:读图分析,填写下表
比较项目 |
亚洲 |
北美洲 |
东、西半球中的位置 |
东半球 |
西半球 |
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
北半球 |
北半球 |
濒临的大洋 |
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
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 |
面积 |
第一(4400万平方千米) |
第三(2400万平方千米) |
所跨的纬度范围 |
北纬81到南纬11° |
北纬84°到北纬7° |
所跨的经度范围 |
东经26°到西经170° |
东经171°到西经22° |
十、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