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实操指南

(2018-01-22 10:41:13)
标签:

教育

分类: 一课一标数学

第一章  一年级册《摆一摆,想一想》实操指南

第一节  通用习惯与方法 操作习惯,有序思考,善于倾听,探索规律,有条理的表述想法。

第二节  单元重点教学建议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让学生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过程,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体验位值制思想。同时,让学生有所发现,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此外,在活动中还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活动综合性强,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在编排时,将活动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用2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通过这个层次的探索操作,让学生知道每个圆片摆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表示不同的数,初步感受“位值”。第二层次让学生在第一层级活动基础上用3个圆片摆出并读出不同的数,进而发现运用圆片个数3的组成(和是3的加法),即3=0+3、3=1+2、3=2+1、3=3+0,就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摆出、说出所有答案。这体现在按顺序记录的摆数结果表中。通过这一层次的探索操作,学生进一步感受“位值”,感受所摆的数之间的关系,学会有序思考。第三层次是让学生用4个、5个乃至更多的圆片摆出不同的数,并观察结果表,发现、总结圆片的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摆出的不同的数的个数比圆片的个数多1)及其他规律。第四层次综合运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用9个圆片可以表示出哪些数?”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总结、归纳出的规律和方法直接说出用9个圆片能摆出的数及其个数,体现了由直观到抽象的层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第三节  教学实操指南

一、教学内容:51页《摆一摆,想一想

二、实现指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通过在数位表上摆1、2、3个圆片的活动,进一步理解数位和位值的概念。会用圆片在数位表中摆数、读数,会记录用圆片摆出的不同数。

【运用】通过在数位表上摆出4、5个圆片的活动,感悟圆片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其他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  学力发展目标:

探索学生通过探究圆片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学会发现规律,养成初步的归纳能力。

【体验】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3.情感与价值目标:

【习惯】合作交流和倾听习惯,有条理的表达想法的习惯和意识。

【价值】感受到数学“好玩”,喜欢数学并愿意学习数学。

三、 导学策略建议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教学难点:活动中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1.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1)活动要求学生对数位和位值的概念比较熟悉,所以在开始活动前,教师可以利用数位表和计数器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以唤起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例如,在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分别放两个圆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两个圆片分别表示多少。

2)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相关的实际操作(摆圆片和记录),让学生经历有层次的“用圆片在数位表上摆出不同的数” 活动过程,并通过记录以表格的形式将抽象的数位、位值概念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同样数量的圆片摆在不数位上,表示的数不同,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数位及位值概念的理解。

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实操指南3)沟通百数表与所摆出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所摆出的数在百数表中所在的位置,哪些数可以用2个圆片表示出来,哪些数可以用3个圆片表示出来……使学生进一步探索摆出的各组数之间存在的规律,更深刻地了解100以内数的特点。

2.在活动中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1)创设“用圆片在数位表上摆出不同的数”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操作,边说、边摆、边记录,也可以让几个学生合作,一名学生记录,其他几名学生在数位表上摆圆片。学生经历活动的4个层次,通过操作、观察,交流、讨论逐步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新的问题,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学生的操作一开始可能是无序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才能不重复、不遗漏”“记录摆出的数时要注意什么”,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不断探索,自己发现摆圆片的方法和规律,使操作走向有序。例如,有的学生认为先把所有的圆片摆在个位上,然后依次从个位上拿出一个圆片摆在十位上,直到所有的圆片都摆在十位上,就得到了所有不同的数。也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根据数的组成(和是所摆圆片个数的加法)来摆圆片,例如得数是3的加法有4个:3=0+3、3=1+2、3=2+1、3=3+0,相应的数也有4个:3、12、21、30。教师要尊重和保护这种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在活动的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适时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并总结规律。在活动的第二层次(用3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出有序地摆圆片的规律;在活动的第三层次(用4、5乃至更多的圆片摆出不同的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归纳出圆片的个数与所摆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4)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操作过程的指导。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放手让学生活动,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什么时候指导、如何指导,教师都要提前想到。如:用2个圆片摆数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学生明白之后,再放手让学生操作;当圆片个数增多时,教师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提示和指导等。另外,教材中没有出现用10个圆片摆数的要求(10个圆片摆数所出现的情况与前面所得到的规律不同),如果教师要求学生用10个圆片摆数,教师要及时加以指导:在个位上、十位上摆10个圆片,这样的数是读不出来的,使学生明白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不能超过10。

四、 拓展延伸建议

乐乐球里的数学

小舒看电视里做的乐乐球的广告,觉得乐乐球挺有意思,就跟爸爸妈妈说,她想要玩乐乐球。

星期天,爸爸带小舒到玩具店买回了乐乐球。回到家,她急忙打开塑料袋,拿出来玩。可拿出记分卡后,她愣住了。心里想:“这怎么记分呀?”只见记分袋里装的是写着这样一些数的8张卡片:1、2、2、5、10、10、20、50。小舒急得喊:“爸爸,快来呀。”“干什么?”爸爸说着走过来。小舒指着卡片说:“你看这怎么记分呀?一次得1分,可就这么几张卡片也不够啊,是不是这袋子里装错了?我们快去商店换吧。”爸爸不紧不慢地说:“没有错,可以记的,你再仔细看看动动脑筋。”

小舒皱起眉头,把8张卡片放在桌子上,看着,一会儿又动手摆了起来。突然眼睛一亮:“对了,爸爸我知道了。”小舒说:“你看,得1分时用1,得2分时把1拿回换上2,得3分时再加上1,得4分时拿回1,换上2,…… 这样用这8张卡片可以记100以内的所有分数,真有意思。”小舒高兴了。爸爸说:“那我考考你,48分怎么记?”小舒拿起1张写着20的卡片,又拿起2张写着10的卡片,说:“这就是40。”说完又拿起写着数字5、2、1的3张卡片说:“这些放在一起不就是48了吗。”爸爸笑了。

五、 课时评价建议

1.找到合适的数,用“○”圈起来。

1)36比(20、40、80)小一些。(2)65比(25、85、55)大得多。

3)12比(3、20、45)小得多。(4)77和(56、76、96)差不多。

考查目的:在具体数字中正确选择并比较数之间相对的大小关系,能用语言描述多少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表达能力。

3.  说说下面各数每个数字是表示几个几?

58  69  73  12  4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