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山海天实验小学举办的全市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学科融合教学研讨会。为期一天的学习,让我受益颇多,让我明白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融合。
http://s8/mw690/002ZT3UMzy7kjeK4Nlda7&690
http://s6/mw690/002ZT3UMzy7kjeKBbKZ45&690
研讨会开始,市教科研中心的孙善丽主任首先就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学科融合提了几点意见:为什么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新时期语文的使命及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语文学科融合。然后,我们聆听了韩恩慧老师、孙成良校长和秦艳红老师几位专家老师的报告,他们结合自己学校在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融合方面做的工作进行了阐述。其中,孙成良校长的乐诗教育让人印象深刻,他把诗歌与音乐结合起来,让语文教学插上音乐的翅膀。诗歌与音乐有效融合的乐诗开出了绚丽的花朵,有乐诗的陪伴,孩子们的童年底色更加厚重,他们在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除了专家老师的报告,于兴兴老师、严秀伟老师和王翠平老师还进行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她们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阐释了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的融合。于兴兴老师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严监生性格多面性,吝啬的严监生临死前为了一根灯草不闭眼,但是在为自己的哥哥和妻子做事的时候,也是舍得花银子的,他是有人情味的。《枫树上的喜鹊》中,严秀伟老师带来了剪纸,还有她对成语的总结运用,都体现了学科和传统文化融合。听王翠平老师的《李白》,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不只她那甜美的声音,还有她在课堂上展示的对李白诗歌的热爱。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在诗歌中蕴含的那种自由豪迈、桀骜不驯,在王老师和孩子们一次次的唱和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通过此次的学习,我明白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时时刻刻浸润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让传统文化之花更加绚丽绽放,我们任重而道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