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顶角》教学设计 李臣美
(2012-03-26 11:18: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教案 |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相交线所成的角 ----------对顶角。对顶角的概念是结合图形描述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教会学生如何在图形中辨认它们。“对顶角相等”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后继内容中,经常利用它进行角的相等关系的转换。另外,也常利用对顶角相等解决有关角的计算问题。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点:对顶角的定义及对顶角的性质
教学难点:
1、
2、
教学方法:本节课运用“五三”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启导探究、合作交流、讲练结合、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在教学时注重他们动手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较复杂图形的认识和学习,逐步加深几何知识,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
1、如图1,公路AB和公路CD相交于点O,如果把两条公路看做两条相交直线,它们共形成了几个角?(课件展示图片)
图1
这些角叫什么角?它们之间有没有特殊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一问题——出示课题。
(以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满好奇心学习本节课。)
2、首先来看一下本节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一)探究一:
自学课本14页前两个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对顶角?对顶角满足哪些条件?
(2)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几对对顶角?请在图1中找出来。
(3)在课本14页图9-21的风车照片中你能发现对顶角的形象吗?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的例子吗?如:剪刀、推拉式防盗门、伸缩式衣架、加号、乘号等。(课件展示图片,直观、形象。)
(4)如图:AB是一条直线,下面各图中的∠1和∠2是对顶角吗?为什么?(课件展示)
(学生口答,加深理解,总结出对顶角具备的特点。)
(设计意图:本组题目是巩固对顶角概念的,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的要领,同时又用反例印证概念,使学生加深印象。)
师生总结:(课件展示)
(1)
(2)
(3)
(4)
(二)探究二:(1)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呢?
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度量所成的四个角的大小,你发现形成对顶角的两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锻炼其画图能力。)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合作交流:(2)我们通过测量得到的猜想,大家能不能从理论上来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数据让学生先感知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再进行
理论论证加以验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解:因为∠AOD与∠AOC,∠BOC与∠AOC
所以∠AOD=∠BOC(同角的补角相等)
或写成:
因为 ∠AOD=1800-∠AOC,∠BOC=1800-∠AOC
所以∠AOD=∠BOC
(学生分组交流,合作探究。可让高程生口述,最后教师板演推理过程)
(3)试把我们发现的结论用一句话来描述.
对顶角性质:(课件展示)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四)精讲点拨:(课件展示)
例1: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射线OE是∠BOD的角平分线,已知∠AOD=110°,求∠COB,∠AOC,∠BOE,∠EOD的度数。
解:因为∠COB与∠AOD是对顶角
所以∠COB=∠AOD=110°
因为∠BOD与∠AOC是对顶角
所以∠BOD=∠AOC=70°
因为OE平分∠BOD
所以∠BOE=∠EOD= ∠BOD= 1/2×70°=35°
(先让一名学生口述解题思路,再让两名中程生到黑板书写过程,后教师点评)
变式:若给出的是∠BOE=30°,其他条件不变,你能求出图中哪些角的度数?
(设计意图:本题紧紧围绕对顶角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进行推理,整个解题过程要紧密结合图形求角的度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五)学以致用:
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C,∠AOE=25°。你能说出图中哪些角的度数?请与同学交流。
E |
A |
O |
C |
D |
B |
2.如图,AB、CD相交于点O,∠DOE=900,∠AOC=720。求∠BOE的度数。
E |
C |
O |
A |
B |
D |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归纳,使所学的知识及时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
(七)达标检测:
必做题:
1、如图,图中的∠1、∠2的对顶角是(
2、如图,AB,CD,EF是经过点O的三条直线。如果∠EOD=89°, ∠AOC=70°,那么∠BOF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3.两条直线相交得四个角,其中一个角是90°,其余各角是
4.如图,直线AB、EF相交于点D,∠ADC=90 。
(1)∠1的对顶角是______;∠2的余角有___________。
(2)若∠1与∠2的度数之比为1︰4,求∠BDF的度数。
1 |
B |
D |
2 |
F |
E |
A |
C |
选做题: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FOC=870,
∠BOF=400,求∠AOE与∠AOC的度数。
三、课后提升:
1、作业:
必做题:习题9.4A组第1、3题
选做题:习题9.4B组第1题
2、课外思考:
(1)两 直 线相交,共形成多少对对顶角?
(2)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共形成多少对对顶角?
(3)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共形成多少对对顶角?
(4)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共形成多少对对顶 角?
(设计意图:作业分三类:必做题、选做题和课外思考题,体现分层次教学,并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更好地促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通过作业对本节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实现对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教学反思:对顶角的概念是结合图形描述的,这样描述,便于学生在图形中辨认。教学中,不必让学生背这些词句,而是让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教给学生在图形中如何辨认它们。对于对顶角相等的得出,要引导学生自己联想到“同角的补角相等”这一定理,从而受到启发,获得证明的思路。可先结合图形用文字语言叙述推理过程,然后“翻译”成符号语言的几何推理格式。特别注意要使学生明确每一步推理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