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北庄园
老北庄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427
  • 关注人气:1,4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2024-05-13 08:58:23)
标签:

杂谈

分类: 行走祖国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是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后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庙。该寺位于北京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初名“嘉福寺”,后来清康熙帝赐名“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潭柘寺”。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盘 龙 松、卧 龙 松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潭柘寺主要建筑分中、东、西三路,中路主体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毗卢阁。2022年4月,疫情期间正值春季,为防止火灾所有佛殿均未开放。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额题“福海珠轮”为清乾隆皇帝御笔,正脊两端各有一巨型琉璃鸱吻,是元代遗物,上系鎏金长链。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大雄宝殿后两株银杏树树体高大,其中一株名“帝王树”,被中国林学会评为“十大最美古银杏”,如果是深秋季节,那满树金黄的银杏叶蔚为壮观。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毗卢阁前的二乔玉兰植于明代,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其花朵硕大,兼有紫白两色,堪称潭柘寺最吸引人的风景之一。有诗赞曰:“三春一绝京城景,白石阶旁赏玉兰”。可惜我早去了一周,古探春才刚开,而二乔玉兰正含苞待放。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天王殿前有一口大铜锅,这是潭柘寺二宝之一,直径1.85米,深1.1米,是和尚们炒菜所用。此锅原在东跨院北房西次间,那里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小时才能煮熟。由于锅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成的粥既粘且香。关于这两口锅,还有“泼砂不漏米”之说,原来锅底有“容砂器”,随着熬粥时的不断搅动,砂石会沉入锅底的凹陷处。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古都春韵——潭柘寺(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