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祝各位博友2022年元旦快乐!
雍和宫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是雍正皇帝即位前的府邸。雍正三年(1725年)升为行宫,乾隆九年(1744年)改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雍和宫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在清朝中后期,雍和宫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也是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
雍和门,也是天王殿。
雍和门东、西两侧的八角碑亭,东碑用汉、满文书写,为乾隆御笔,西碑用蒙、藏文书写,讲述雍和宫改喇嘛庙的原因,以及乾隆对其父雍正的怀念之情。
雍和宫,相似于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殿内供有三尊青铜质泥金佛像,及
蒙麻泼金十八罗汉像。正门前方有1.5米高的铜铸“须弥山”,殿前东西有配楼,东为密宗殿,西为讲经殿。
雍和宫殿前广场的御碑亭,内立一方型石碑,乾隆帝撰写的768字《喇嘛说》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在四面。
永佑殿内正中供奉三尊高2.35米的白檀木雕佛像。
法轮殿内正中供奉一尊高6.1米的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铜坐像,像背后有紫檀木雕成的五百罗汉山,东西壁还有以释迦牟尼佛为题材的壁画。
万福阁高25米,是雍和宫中最高的建筑。殿中供奉的迈达拉檀木大佛(弥勒佛站像)是用一颗白檀树的主干雕成,高26米,地上18米(地下埋有8米),直径8米,全重约100吨,是我国最大的独木雕像。万福阁东西两侧分别为永康阁和延绥阁,中间以悬空阁道式飞廊相连通,气势非凡,宛若仙宫楼阙,具有辽金时代的建筑风格。
一九六一年,雍和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寺院前的三大牌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