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北庄园
老北庄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427
  • 关注人气:1,4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访庐山——石门涧

(2019-01-23 20:00:13)
标签:

两峰对峙

瀑布流泉

山路崎岖

石松苍劲

历史文化

分类: 行走祖国
          来庐山前看过有关博文介绍,说石门涧是由私企老板近些年刚刚承包开发,现在试营业。我想堂堂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不仅是国家公园,实际也属于世界,怎么能让个人开发经营呢?如果像国内有些景点那样搞得粗糙低俗、不伦不类,岂不坏了世界遗产的名声?带着这个疑问我执意要去看一看。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石门涧位于庐山西麓,素称“庐山西大门”,因铁船峰、天池峰对峙如门,内有瀑布垂落而得名。这是一座集“雄、险、奇、秀”于一体,综合自然造化、历史文化为一身的大观园,有“匡庐绝胜”、“山水绝胜”之美誉,古誉“庐山第一景”。
  从龙首崖到石门涧这一段山路有点人迹罕至的感觉,不像黄山近几年新开发的西海大峡谷,很快就变成人流不断的热门景点。我想可能是宣传不够,或另外单收门票,再就是景观并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还是先让没去过的朋友感受一下这一段山路和沿途风光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沿途的松树倒是值得多拍几张,庐山松的知名度虽然远不及黄山松,但也是裂石生根、铮铮铁骨、挺拔向上、极具特色的,只不过庐山的文化景观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所以才以文化遗产著称,但就自然景观而言,虽然比黄山差一个档次,但依我看绝不亚于泰山的自然风光。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石门涧悬索桥是1993年修建的,2011年大修加固,长105米,横跨将军河,过了桥不远就到了石门涧景区入口,本来这个景区是要单收费的,不过那天看了身份证后并没有让我买票,可能来这里的老年人太少了。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石门涧是庐山僧俗最早开辟的地方,东晋时东林寺高僧慧远在此筑“龙泉精舍”,率儒、释、道18高贤常游于此,传经布道。到了唐朝,李白、白居易也曾到此觅古揽胜,只不过因道路险峻,此后少有人再来游历,直到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48年),大旅行家徐霞客“知石门之奇,路险不能上”,遂攀藤附葛,考察了石门涧,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游庐山日》,称赞石门涧瀑布“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外 形 逼 真 的 鹰 嘴 岩
重访庐山——石门涧
     庐山石门涧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早录入史册的。两千多年前的《后汉书地理》中就有记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存焉”。这里的瀑布发现虽早,但不如三叠泉瀑布和香炉峰瀑布壮观。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铁船峰东侧的石壁,如同超级摩天大楼的墙体,其高上下落差307米,其长420米。“芙蓉削出插天半,千尺无枝不着土”。这种又光又陡的冰、冰坡是第四纪冰川的典型遗迹。其宏大之壮观、险峻之神奇,不仅在庐山首屈一指,也是神州一绝。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重访庐山——石门涧
博友言泊远赐玉:
2019-01-24 07:51    
              立壁悬崖喷雪泉,
              青松执意抱石岩。 
              山僧未毁千秋景,
              依旧迎峰磴路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