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访洛阳——白马寺

(2018-11-04 09:24:52)
标签:

第一古刹

佛教祖庭

泰国佛殿

缅甸佛塔

印度佛殿

分类: 行走祖国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之称,是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光武帝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次日晨,明帝将此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刘庄听罢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别帝都,踏上“西天取经”之征途,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遂恳请二位高僧赴中国弘法布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洛阳。汉明帝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便成了中国官办寺院的泛称,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在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计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两位祖师圆寂后就葬在白马寺,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高僧墓。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寺大门之外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身高1.75米,长2.20米,作低头负重状。相传这两匹石雕马原在永庆公主(宋太祖赵匡胤之女)驸马、右马将军魏咸信的墓前,后由白马寺的住持德结和尚搬迁至此。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整个寺院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面积约4万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因其在国际佛教界的地位,接待过众多国家的首脑及其政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获赠并联合有关国家修建了泰国佛殿苑、缅甸佛塔和印度佛殿苑,使这座中国第一古刹真正走向了世界。
                       泰国佛殿苑)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缅甸风格佛塔)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印度佛殿苑)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初访洛阳——白马寺
博友言泊远赐玉:
2018-11-04 11:47    
              禅寺传经顾祖庭,
              佛说白马自西行。
              君王梦里乾坤小,
              远上天方接圣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