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六十二篇 红山太阳神——看看古玉的晶面反光(二)

(2014-08-28 09:32:25)
标签:

太阳神

古玉晶面反光

神巫像

雌雄同体

男右女左

分类: 史前玉器——红山文化

 说道古玉的晶面反光,想起了早期买的一件玉器。那是古玩店老板第一次主动打电话给我:“快点来,有好东西。”“什么?”“红山的。”干什么用的?”“摆在庙里供奉的。”“入过土?”“没入过。”“别开玩笑了,红山文化没入过土的庙,哪儿找?”反正俺也不懂,老板敢介绍,咱就敢买。就凭一个“信”字,就把这件东西搬回来了。孩儿老爸在网上查,说是叫“太阳神”(见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http://s8/mw690/002ZQLl4gy6Luqssm5V67&690红山太阳神——看看古玉的晶面反光(二)" TITLE="第六十二篇 红山太阳神——看看古玉的晶面反光(二)"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红山太阳神 26 最宽8.8 最厚6厘米 重2227

 

 除了重,没有一点玉的感觉。整个一个褐色家伙,像生了锈。莫非是脏?洗唄。那时候还不知道啥叫古玉的“盘”。大洗刷工程是咱的拿手好戏,就像给小孩洗澡洗白白。面对着人的一面粗糙,背对着一面光滑。“莫非面对着人一面,迎风,面皮用得多?”把粗燥的磕磕咔咔全用刷子蹭掉。几天下来,手感全光滑了,咱也放弃了。像摸着柔软的绒绸,又滑又粘手。除了背中部看到了像松花皮蛋的花白色外,要想达到书上看到的任何玉的颜色,没有一点门!用毛巾拭干,奇迹出现了:这、这、这,怎么栩栩生辉,不同的角度,闪射不同的璘面,泛着银光。当时还不知道什么叫古玉的晶面反光、晶体暴露。只是觉得好玩:“太阳神,光辉显灵啦!”

  

 看台湾出版的《经典古玉》一书,才知道古玉的晶面暴露是鉴定古玉的方法之一。著者是学理工科的,没有太多的理论和说教,利用电子显微镜下摄影的方法,将自己总结的扩散晕、彩沁、蚀孔、蚀洞、晶面暴露、沟纹氧化、次结晶体、差异风化、牛毛纹、虫蚁纹和乱柴纹十一种人工无法仿造的矿物学鉴别判断古玉的方法用图像一一展出。 咱的理解,台湾作者所说的“晶面暴露”也许就是内地作者所说的红山古玉的“浮光掠影”1,到咱这儿,不知怎么就变成了“晶体暴露、晶面反光”,也许是显微镜下观,把氧化、风化的因素都混在一起了。

 

 既然号称红山太阳神,怎么也得“套套”书呀。

 

“能够识别玉器的材质,是收藏玉器的前提之一。”2“红山文化玉器采用的玉料较好,较多地使用了属透闪石类的玉材。这种材料质地致密,硬度高,一般摩氏6 - 6.5,其主要玉料有三类:类似新疆玛纳斯碧玉的深绿色、被称为‘老岫玉’的宽甸玉以及岫岩玉。后两种玉料因确定为红山文化所用玉料,产地亦在红山文化区域内,取材方便,价钱不贵,古今伪仿者多用它制作假红山玉器。”3“透闪石?”不懂。“摩氏”像某人。“玛纳斯”“宽甸”像地名。“深绿色?”

 

 “红山文化玉器中本来颜色有白、青、碧、黑或青中带黄、白中带黄,典型的黄玉极罕见,少数亦带有灰白色者。红山文化玉器上往往带有沁色,……常见的有三种沁色,一是白色水沁,似雾状,在表面有很浅的一层;二是黄褐色土沁,三是黑色水银沁,主要出现在白玉作品上。另外有一些玉器上还带有玉璞的石皮。”<4>莫非红山太阳神松花皮蛋的花白色是深绿带白?或是那少数带有灰白色者?面对人一面的磕磕咔咔是黄褐色土沁(见图五5、图六)?

 

       http://s12/mw690/002ZQLl4gy6LuuAtk5d2b&690红山太阳神——看看古玉的晶面反光(二)" TITLE="第六十二篇 红山太阳神——看看古玉的晶面反光(二)" />    http://s6/mw690/002ZQLl4gy6LuuDtzkF55&690红山太阳神——看看古玉的晶面反光(二)" TITLE="第六十二篇 红山太阳神——看看古玉的晶面反光(二)" />
                图五                       图六深绿带白或灰白色者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群多以鸟兽形为主体,其中有显示题材的动物群,如鸟、燕、鹰、蟬、鱼等,也有模拟幻想中的神灵,如勾龙、猪龙、兽面丫形器等,还有勾运形器、马蹄形器、二联璧、三联璧、双兽首(或人首)三孔玉饰等,构成了红山文化玉器群鲜明的特色。”6咦?“模拟幻想中的神灵”中,没有太阳神呀!哈哈,好在另一本书中,红山文化玉器有“人物、动物、神巫像和工具、佩饰等。”7嗯,神巫像,太阳神。

 

 有了玉材、玉色、种类、年代的框架,还得看造型、纹饰、工艺和艺术。

 

 “红山文化玉器造型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讲究神似和对称,以熟练的线条勾勒和精湛的碾磨技术,将动物形象表现得生灵活现、栩栩如生,极具古朴遒劲之神韵。”8红山文化玉器的纹饰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宽浅的直线或带状纹。第二,细阴线刻纹。第三,粗而浅的阴刻网状纹。第四,凸起的弦纹。第五,兽的眼部形状有圆环形、水滴形多种,有的用阴线深刻,有的用极浅的凹线隐约刻出。线宽而斜,两侧似有坡。9“红山文化玉器在制作工艺上具有很强烈的文化特征,往往对鉴定真伪起决定性作用。”10

 

 也许您想看看红山太阳神的钻孔洞的阶台和低倍显微镜下玉质的沁色、钙化的附着斑块、以及用粗细不等的条形棒带动解玉砂顺阴线凹槽内来回拉动的平行抛光痕迹(见图七、图八)。

 

 http://s1/mw690/002ZQLl4gy6LuHuqcyQ50&690红山太阳神——看看古玉的晶面反光(二)" TITLE="第六十二篇 红山太阳神——看看古玉的晶面反光(二)" />   http://s15/mw690/002ZQLl4gy6LvlZnX429e&690红山太阳神——看看古玉的晶面反光(二)" TITLE="第六十二篇 红山太阳神——看看古玉的晶面反光(二)" />
                 图七                              图八 

 

 红山太阳神看起来神似对称、古朴遒劲,有一种沉静肃穆之美。没有张扬的站立,而是谦卑的蹲踞。水滴眼眼角上扬,目视感觉是瞑目或是俯瞰。不对,……左右眼线、眼的形状、眼的凸度,是不一样的。再仔细看左脸右面的轮廓、凸度、形状,左右肩头的方圆,左右胳膊的粗细,左右臀部的形态、凸度和大小,左右耳以及左右肘部与腰部之间贯通圆孔的高低,都是对称但不尽相同。

 

 红山太阳神左眼梭形细长、鼓凸、上眼线分两截,眼线深、长,明显;右眼梭形宽短、扁平、上眼线仅有外眼角侧一段,眼线浅(见图九)。红山太阳神右耳薄长,左耳厚短;左肩头宽、低、圆,右肩头窄、高、方;左上臂细,右上臂粗;从背面看,左侧肘部与腰部之间的贯通圆孔明显高于右侧(参见图三、图六)。对照红山太阳神身体的左侧和右侧,仔细观察两侧的腰部、臀部、腹部和足部:左侧的腰部内收,臀部的弧线圆突,大腿没有右侧粗壮,显得腹部尖突、脚面玲珑;而右侧的腰部平直,臀部弧线平,腹部圆突,脚面粗。整体看红山太阳神的左侧和右侧,您会不会也觉得左侧看起来像女性,右侧面像男性(参见图四、图二)?细心地观察,静心地领会,红山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智慧,怎么能不令人惊叹?!似乎在不经意中流淌,实际上是有意而为。  

  

   http://s10/mw690/002ZQLl4gy6LuvpU8HLa9&690红山太阳神——看看古玉的晶面反光(二)" TITLE="第六十二篇 红山太阳神——看看古玉的晶面反光(二)" />

                  图九                         图十                图十一

 

 又是雌雄同体!想起了也是满身有晶体暴露、晶面反光、似有大地湾两性人风格的双角抚膝红玉人,又可称左右阴阳红玉人(见图十、图十一)11

 

 平时总听到“男左女右”,而古代的玉器雕塑明明是“男右女左”呀。人一般都是右优,右手是主力,左手是辅助。古人对雌雄同体和男女性别分工的认识是不是比较直接简明?思索古老的雌雄同体、“男右女左”背后的文化含义究竟是什么,会不会变得很有意思?

 

 呵呵,雌雄同体也许是这一方土地上古老人物雕塑或红山文化神巫像的一种显像的文化和艺术特征,没准儿可以成为辨别玉器真伪的方法之一。红山太阳神再一次以实物说话,论证了两年前写《第十五篇似有大地湾两性人风格的红玉人物雕刻》一文时的这个小发现。

 

 记得刚开始走进古董店,接触古玩商,一片空白。古玩店老板先借了本台湾出版的书籍让我看,书名好像叫《小收藏大学问》。整本书包罗万象,洋洋洒洒,翻了一遍,真正看得懂的不多。一本书看完,事后只记住了一句话:若要玩收藏,就要和古董商作朋友。因为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中有杆秤,已经掂量了过手东西的市场价值。卖不出去的东西,他们也不会收。等于已经掌了第一眼。

 

 就这样,凭借一个“信”字和一个“勇”字,依靠了“第一只眼”,不但和古玩商做了朋友,也和红山太阳神做了朋友。

 

 红山太阳神背中部仍能看到原玉色、原玉质,氧化风化没有其他部位明显,没准儿红山太阳神真如古玩店老板所说是敬奉在神坛上的祖先神巫像,藏在了某个曾经是红山人祭祀地方的地洞里,好像现在庙宇祠堂看到的烧香拜佛供奉的满天神佛一样。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力量,源远流长,哈?

 

 

 

 

注:

<1>.参考《红山古玉图鉴》陈逸民陈莺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2月第1版,第19-20页。

<2>.<3>.<4>.<5>.<7>.<9>.<10>.<11>.参考《古玉收藏入门百科》张广文主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61月第1版,第8页、第11页、第12页、第13页、第14页。

<8>. 参考《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百科全书玉器卷》史树青总主编收藏家杂志社编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 20055月第1版第5页。

<12>.参见新浪一秀二书《第十五篇似有大地湾两性人风格的红玉人物雕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