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倘若熟读李白的《将进酒》,人过半百,有没有泪往肚里流的感觉?
五花马说的是唐朝人喜将骏马鬃毛修剪成瓣以为饰,分成五瓣者,亦称“
五花”。在此借用,是因为得一立马玉雕,遍布纹饰,忍不住称其为“五花马”,请见(图一)。
http://s14/middle/a3afa4c6gc58233644f9d&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图一 左侧面观
高9.5 长9.5
宽3.9厘米 重275克
器呈白色,表面有氧化白斑沁。圆雕,立马。昂首竖耳,耳根以单阴线划分,耳涡呈勺柱形内凹。额顶发鬃呈对称“T”型弯尖角,表面用浅双阴细弧线划分,并用多条浅细阴刻平行线作装饰(见图二)。圆凸眼,上眼眶为隐起半弧形,末端为单弧线,单弧线与圆眼睛上弧形呈正反切线相连,形成美丽的双眼(见图三)。
http://s12/middle/a3afa4c6g7a269f4bdadb&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http://s14/middle/a3afa4c6gc5823bedfd5d&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图二 顶额部
俯视
图三 头面部
右侧观
隐起微隆三角形鼻梁及两侧倒三角形鼻翼,鼻孔朝前,为细长小圆柱状深凹陷。张口露齿半开牙合。正面观,短阴线刻分上下各前齿。侧面观,口裂为桃心形镂空贯通,口周边缘隐起立边,界限清晰。下颏下坠呈圆三角体。两侧口角后部,各两条月牙形短阴刻弧线。鬃毛呈方条形突立,马尾呈三角条形贴于臀,后面观一平一嵴,遥相呼应。鬃两边双阴线内各琢三组中间尖长线形凸起麟纹,似辫瓣。辫尾梢呈对称内卷弧形,饰多条平行阴刻弧线的束丝纹(见图四)。
http://s6/middle/a3afa4c6gc58243dcf825&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http://s12/mw690/a3afa4c6gdf48c837db3b&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图四 颈部
右侧观 图五
背臀部 俯视
纵面观,马背部,用阴线刻浮雕法饰兽面纹:头戴平顶“冂”字形高冠,冠内纹饰似案几,案几下有个对称双角形托,角形托的单阴线形纹饰与额中部的菱形纹相连。把菱形纹两侧的复层圆圈形与角形托和“冂”字形连在一起观看,似为一头戴高冠的鸮面。双层圆环形为鸮的大眼睛,角形托为鸮首的耳突,双眼两侧的横向阴线纹加短纵向纹代表鸮的羽毛。兽面纹的单阴线刻臣字形眼眶中,高浮雕椭圆形凸眼上各一短横阴刻线,似半张半睡兽眼;平底上卷云纹鼻;左右凹凸弓形大嘴与颌面部卷云纹腮须相邻;两侧腮须上方各一横向牛耳,牛耳上方各一巨方折形兽角,不甚相同,可以是羚羊角,也可以是鹿角(见图五、图一)。侧面观,两翼纹饰基本相同,首首相对两组龙纹位于下方:用细阴线刻饰臣字目眶、浮雕椭圆凸眼、“S”形张口、上唇上翻卷,下唇呈斧钺形云纹,大方云纹卷尾。两组臣字目、独勾角、三叉卷尾夔龙纹分别对称位于胸翼两侧(见图一)。正面观,马颈部和胸前用宽浅弧阴刻饰变形云雷纹,边缘隐起,界限清晰,左右对称,尽显威武美观,似锦带挂于胸前。“锦带”正中下方,一对称心形卷云纹,似缎坠(见图六)。背面观,臀两半,用单深阴线刻浮雕技法对称各饰一四瓣花纹。花蕊為纵向椭圆形,四瓣花瓣内各饰同心多层卷云纹图案(见图七)。
http://s5/middle/a3afa4c6gc5824b7e10b4&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图六 胸部
前面观 图七 尾部
后面观
“满”是此马披挂的特征,稍有空地,就以同心旋转卷云纹添白,不留余地。身躯圆滚,四肢矫健短粗,造型准确,比例适当,工艺精湛。写实、独特、典雅、尊贵。原来以为是工艺精品,在描写的过程中,感覺由假变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殷代)浮雕或浅刻多半是器物上的花纹。最常见的花纹有饕餮纹、夔龙纹和云雷纹三种。”此五花马偏偏同时有兽面纹、夔龙纹和云雷纹,还有鳞纹、四瓣花纹和束丝纹,填白地子纹为同心旋转卷云纹。
兽面纹又称饕餮纹,流行于新石器晚期至戰國。龍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中都有出現。此兽面纹头戴案几形平顶高冠,有良渚文化頭戴冠器獸面紋的影子(见图八)<1>。兽面纹中间鸮首图案与红山文化玉勾云双鸟形佩左右镂空对称眼形有可参详之处(见图九)<2>。繁缛华丽的兽面纹图案堪比1978年河南省淅川下寺一号墓出土的春秋兽面形嵌饰(见图十)<3>。鳥纹在上,獸紋在下,同時出現最常見的玉器就是良渚文化玉琮。這樣直接明瞭的刻畫,細細品味,不能不使人精神一振。
http://s4/middle/a3afa4c6gc58291c42243&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http://s14/middle/a3afa4c6gc582bc2a2acd&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图八 玉钺纹饰
良渚文化
图十
玉牌饰
春秋
http://s5/middle/a3afa4c6gc582cd60da94&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图九
玉勾云双鸟形佩
红山文化
最引人注目的是兽面纹额头有一明顯的斜方菱形紋饰。商周大型礼器性青铜器兽面纹额中部(见图十一)<4>、天津博物馆所藏山东龙山文化鹗攫人面玉饰鹗的胸部、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龙山平首鸟纹玉圭鸟纹双眼之间(见图十二)<5>、1978浙江省余杭县出土的良渚文化四龙首纹玉镯的龙面中央(见图十三)<6>,相类同的斜方菱纹也许传达着某种信息,或者代表着一个族群,从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发展衍变至商周,以致春秋末期仍在延续。
http://s3/middle/a3afa4c6g7a2c865b7122&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http://s13/middle/a3afa4c6gc5bd41ea8b6c&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http://s4/middle/a3afa4c6gc5bd452c0b33&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图十一
濒鬲
西周早期
图十二
玉圭 龙山文化
图十三
玉镯 良渚文化
“麟纹是由雙綫或單綫組成一種圓弧形紋飾,頂端呈人字形或凹弧形。常出現商周玉龍、玉琥、玉鳥等富有神性動物的身上,是與祭祀有関的、具有特殊含義的裝飾紋樣。商周時常見,漢以後基本不見。”〈7〉出现在马辫上,历史有之。但尖突如此之细长,应为首见。
商代就有马的玉雕造型。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片雕马形佩。头大开頜,双阴线刻臣字目,尖耳前竖,齿凹边鬃,尾长拖地,身长肢短。小马趣致、笨拙、可爱的形象一目了然(见图十四)<8>。
http://s1/middle/a3afa4c6gc5bd5263d2d0&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图十四 玉马
商代晚期
商代也有圆雕的玉马,马作四蹄站立状,形态较拘谨,身琢卷曲纹,造型简洁朴实(见图十五)<9>。1993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出土西周玉马,马颈侧面就有一鳞纹图饰和“五花马”十分相象,只是马的眼睛和双阴线刻婉转云纹和虎纹有西周纹饰的特点(见十六)<10>。
http://s5/middle/a3afa4c6gc5bdbc29c1b4&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图十五
玉马 商 图十六 玉马 西周
春秋时期的玉马站立于底座之上,双耳左钩状,身琢凸起卷云纹,造型沉稳,线条流畅(见图十七)<11>。山东曲阜鲁国大墓出土的战国玉马同样站在一长方形底座上,立耳,刻工简练,造型敦厚饱满(见图十八)<12>。
http://s12/middle/a3afa4c6gc5bdc07f07eb&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http://s11/middle/a3afa4c6g7a2c9363bf5a&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图十七 玉马 春秋 图十八 玉马 战国早期
汉代的玉马作四蹄奔驰状,充满动感,有飘逸的感觉,玉质晶莹剔透(见图十九)<13>。唐代出现卧马,四蹄压于腹下,有点呆板(见图二十)<14>。
http://s14/middle/a3afa4c6gc5bdc5a7bbad&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http://s8/middle/a3afa4c6gc5bdc8556077&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图十九
玉马踏飞燕 汉
图二十
玉天马 唐
元代的卧马作回首状,前肢平曲,躯体前低后高(见图二十一)<15>。而明代的卧马亦为回首状,三蹄卧于腹下,右前蹄弯膝踏足(见图二十二)<16>。
http://s15/middle/a3afa4c6gc5bdcf857fde&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图二十一
玉牧马人镇 元 图二十二
青玉卧马 明中期
直到挖掘出土了战国和汉代的玉车马,才以实物证实宋代龙大渊的《古玉图谱》上的玉车记载的真实性。战国的玉车马令人叹为观止,从中我们可以再一次印证和重温春秋战国时期的玉马造型(见图二十三、图二十四、图二十五)<17>。
http://s12/mw690/a3afa4c6gdf48d70c5a5b&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图二十三
玉车马人 战国
http://s14/mw690/a3afa4c6gdf48d1e7e99d&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图二十四
玉车马人 战国
http://s7/middle/a3afa4c6gc5bf4cba9776&690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TITLE="第十四篇 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 />
图二十五
玉车马人
战国
如果对中国玉器文化和历史有多少深入了解的話,不難理解此具有春秋末期风格的五花马玉雕是何等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而且潜藏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使是现代工艺品,也是不可多得,值得拥有!
注释:
<1>
<2>
<6>
<8> <12>摘引自《中国玉器全集》(上)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杨博达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
<3>
<10> 摘引自《中国古玉发现与研究100年》张明华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4>
摘引自《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百科全书铜器卷》史树青总主编 收藏家杂志社编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北京出版社
<5>
摘引自《孙机谈文物》孙机著 大东出版社
<7>
摘引自《古玩鉴识与投资》史树青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
<9>
<11>
<13> <17>
摘引自《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百科全书玉器卷》史树青总主编收藏家杂志社编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
<14>
<15>
摘引自《古玉收藏入门百科》张广文主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6>
摘引自《中国玉器全集》(中)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杨博达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