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走墨鱼背还是2017年的事,那次上到花壶路以后是从花园古道下来的,这次下山准备走走花壶公路。近来花壶公路在网上炒作的很厉害,俨然成了网红。其实花壶线作为一条县级公路,八十年代就存在了,只不过原来是土石路面,交通安全设施也不完善,现在硬化了一下,增加了一些安全设施,结果一不小心成了一条最火的网红路。
本次徒步的运动轨迹和主要数据。
上午八点多,从八达村开始上山。今天天气不错,风和日丽,春意盎然。
八达村到黑峪沟村的路。
上午九点五十分,到达黑峪沟村。从这里向左下山可到柳合水,茶饭庄。我们今天没有在此停留,直接拔高去墨鱼背。
通往墨鱼背的山路。这段路不太好走,有几个地方很陡峭,晴天走还凑合,雨雪天肯定不能走。
远处盘桓在山腰上的就是著名的花壶公路。花壶线起点在花园村,终点在壶关县,全长22公里。像一条巨龙攀援而上,气势恢宏,堪称天堑通途。
途中有几处这样的绝壁,需要手脚并用才能上去。不过都不太高,也没什么危险。
这段路就是墨鱼背。其实这是驴友们起的名字,当地老乡并不知道有这么个名称。我一直疑惑这个名字的由来,可能是眼前这个山脊有点像是鱼背?但为什么是墨鱼背,而不是鲤鱼背呢?
俯瞰气势恢宏的花壶公路。
途中小憩,珍惜给我拍了张照片,这里正好可以看到花壶公路全景。
“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的这段话,也是驴友们此刻的心境。
春天的太行山,是连翘花的海洋。金黄色的连翘花漫山遍野,行走在花丛中,就像在花海中泛舟。
依偎。
山顶上这个神形兼备的石龟,全神贯注地凝视前方,不知道它在看什么?
连翘盛开,满坡金黄。连翘也是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再过一段时间,连翘花开败后,就会长出绿色的连翘果,当地叫青翘,是一种中药材。到那时老百姓就会上山采摘青翘,据说一个人每天可以采摘几十斤,每斤能卖10元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在花海中穿行,满目金黄,阵阵山风吹来,空气中到处弥散着连翘花的清香,沁人心脾,令人振奋。
远山磅礴苍茫,近岭山花烂漫,另有翠绿的苍松点缀其间,共同组成一幅太行春天的美丽画卷。
下山走了一段花壶线。
这段路是花壶线海拔最高的路段,一路上有七个隧道,公路依山而建,蜿蜒曲折。
下山时本想一路沿着花壶公路走下来,可是走公路实在太难受了,沥青路面硌得脚生疼,只好半道上放弃花壶线,拐到了花园村从小路下来了。事实再次证明,对驴友来说,最好走的路就是山野小路,走公路简直就是受罪。不过在这山花烂漫的季节,要是自驾花壶线,边欣赏路边美景,边呼吸带着花香的空气,倒也是一件蛮惬意的事。(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