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棚庵--轿顶山--金灯寺--常家庄徒步

http://s6/mw690/002ZQBbNzy7pQ0QgqPj15&690
本次徒步的运动轨迹和主要数据。
http://s2/mw690/002ZQBbNzy7pQ0PnIdje1&690
上山的水泥路前年夏天山洪暴发时被完全冲毁了,至今也没有修复,到处都是落石,车辆根本不能通行,只有步行才能勉强通过。
http://s1/mw690/002ZQBbNzy7pQ0PaUda70&690
一块巨石正好卡在山体的缝隙中,看上去摇摇欲坠。
http://s15/mw690/002ZQBbNzy7pQ0PynMiae&690
这一带的山体都是这种红色的岩石,方方正正,刀削斧劈一般,很是壮观。
本次徒步的运动轨迹和主要数据。
http://s2/mw690/002ZQBbNzy7pQ0PnIdje1&690
上山的水泥路前年夏天山洪暴发时被完全冲毁了,至今也没有修复,到处都是落石,车辆根本不能通行,只有步行才能勉强通过。
http://s1/mw690/002ZQBbNzy7pQ0PaUda70&690
一块巨石正好卡在山体的缝隙中,看上去摇摇欲坠。
http://s15/mw690/002ZQBbNzy7pQ0PynMiae&690
这一带的山体都是这种红色的岩石,方方正正,刀削斧劈一般,很是壮观。
http://s3/mw690/002ZQBbNzy7pQ0PS2mS92&690
http://s3/mw690/002ZQBbNzy7pQ0PyRmqe2&690
http://s6/mw690/002ZQBbNzy7pQ0PW0AZd5&690
积雪的道路尽头,就是轿顶山,此山山顶慢圆,四周悬崖垂直,从县城方向望去,很像一顶轿子的顶部,故名轿顶山。现在已经开辟成林州第二滑翔基地,也叫轿顶山国际滑翔基地。
http://s13/mw690/002ZQBbNzy7pQ0Q9swkbc&690
离开轿顶山继续拔高,随着海拔越来越高,气温也越来越低,这段路本来就陡峭难行,加上山路积雪,就更加难走了。在山脊上走,寒风刺骨,拿登山杖的手都要冻僵了,汗水也在头发上结成了冰珠。
http://s11/mw690/002ZQBbNzy7pQ0SEa0ida&690
中午时分,到达金灯寺。金灯寺位于山西平顺和河南林州交界处的林虑山巅,始建于北齐,创始人是一个姓芈的禅师,金灯寺原名宝岩寺,后来芈禅师惊奇地发现每到夜晚就有两盏金灯由东而西飘入寺内,寺内顿时金光满照,所以便把宝岩寺改名为金灯寺。
http://s14/mw690/002ZQBbNzy7pQ0SxCnb0d&690
悬崖上如蜂窝般密布的摩崖造像和小型石窟,上面雕刻有弥勒佛、一佛二菩萨、送子观音、枷兰、罗汉等,千佛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摩崖造像是指在崖壁上凿出一层浅浅的凹龛,在凿龛的同时即在龛心凿出佛像,以浮雕为主,也称开龛造像。石窟造像则是在山崖上凿出洞窟,再在洞窟内或塑或凿佛像。
http://s14/mw690/002ZQBbNzy7pQ0UBCnr1d&690
金灯寺所处位置山势陡峭,巍峨挺拔,悬崖峭壁林深洞幽,确是一块远离尘嚣的地方。登高四望,一道道身披林莽的山脊,犹如一条巨龙,蜿蜒于烟波云海之中。“天下名山僧占尽”,此言确实不虚。
金灯寺所处位置山势陡峭,巍峨挺拔,悬崖峭壁林深洞幽,确是一块远离尘嚣的地方。登高四望,一道道身披林莽的山脊,犹如一条巨龙,蜿蜒于烟波云海之中。“天下名山僧占尽”,此言确实不虚。
寺院北面就是金灯寺的塔林,塔林是寺庙里历代僧人的墓塔,也叫舍利塔。这里大大小小的舍利塔共有46座,排列有序,方形、圆形、实心、空心,应有尽有。
这座高约10米的千佛塔建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塔平面呈方形,基座下为拱券式空心塔室,南向辟石板门,塔身下部满布浮雕佛像近千尊,上部为六角形塔檐,檐部平缓,翼角微翘,造型优美。相传塔室内原保存有金灯寺创始人净真禅师的包骨塑像一尊,后毁于战乱,这是最近修复的。
下山途中回望金灯寺。寺顶有巨崖当空,寺下俯万丈深渊,座北面南,北依陡崖,南临深谷,地势十分险要。
http://s16/mw690/002ZQBbNzy7pQ0Vx6YTdf&690
午饭后从北庵沟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