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棚庵--轿顶山--金灯寺--常家庄徒步

(2018-12-09 18:14:39)
      这几天寒流滚滚,气温骤降,最低气温降到了零下七度,太行山区的气温更是降到了零下十二度,前几天还下了中雪。但是严寒并不能阻止户外人走向大山的步伐,本周六铁马照常出行。自从去年四月份走过这条线以后,一年半没有走过金灯寺了,趁着现在天气还不是很冷,抓紧时间走几次强度大一点的路线。上周走了太行之巅,本周走金灯寺,路线和去年一样,从道棚庵村出发,一路拔高,经过轿顶山,到达千年古刹金灯寺,午饭后经好汉坡下山到山脚下的常家庄村。

http://s6/mw690/002ZQBbNzy7pQ0QgqPj15&690
本次徒步的运动轨迹和主要数据。


http://s2/mw690/002ZQBbNzy7pQ0PnIdje1&690
上山的水泥路前年夏天山洪暴发时被完全冲毁了,至今也没有修复,到处都是落石,车辆根本不能通行,只有步行才能勉强通过。

http://s1/mw690/002ZQBbNzy7pQ0PaUda70&690
一块巨石正好卡在山体的缝隙中,看上去摇摇欲坠。

http://s15/mw690/002ZQBbNzy7pQ0PynMiae&690
这一带的山体都是这种红色的岩石,方方正正,刀削斧劈一般,很是壮观。


http://s3/mw690/002ZQBbNzy7pQ0PS2mS92&690


http://s3/mw690/002ZQBbNzy7pQ0PyRmqe2&690


http://s6/mw690/002ZQBbNzy7pQ0PW0AZd5&690
积雪的道路尽头,就是轿顶山,此山山顶慢圆,四周悬崖垂直,从县城方向望去,很像一顶轿子的顶部,故名轿顶山。现在已经开辟成林州第二滑翔基地,也叫轿顶山国际滑翔基地。

http://s13/mw690/002ZQBbNzy7pQ0Q9swkbc&690
离开轿顶山继续拔高,随着海拔越来越高,气温也越来越低,这段路本来就陡峭难行,加上山路积雪,就更加难走了。在山脊上走,寒风刺骨,拿登山杖的手都要冻僵了,汗水也在头发上结成了冰珠。

http://s9/mw690/002ZQBbNzy7pQ0RqZMAb8&690
今天天气不错,基本上没有雾霾,蓝天下,太行山气势雄伟,铜墙铁壁一般

http://s8/mw690/002ZQBbNzy7pQ0RRwR987&690
地下岩洞里的水气从石缝中冒出来,遇到外面的低温,形成了水蒸气,好像蒸笼一般热气腾腾。

http://s16/mw690/002ZQBbNzy7pQ0RzR9Bdf&690
温度相对较高的水汽在低温的作用下,在树枝上凝结成了美丽的树挂。

http://s9/mw690/002ZQBbNzy7pQ0S96Uo58&690
接近山顶时,道路越发难走了,这是一段坡度近八十度的岩壁,必须手脚并用,小心翼翼的通过。

http://s11/mw690/002ZQBbNzy7pQ0SEa0ida&690
中午时分,到达金灯寺。金灯寺位于山西平顺和河南林州交界处的林虑山巅,始建于北齐,创始人是一个姓芈的禅师,金灯寺原名宝岩寺,后来芈禅师惊奇地发现每到夜晚就有两盏金灯由东而西飘入寺内,寺内顿时金光满照,所以便把宝岩寺改名为金灯寺。

http://s14/mw690/002ZQBbNzy7pQ0SxCnb0d&690
悬崖上如蜂窝般密布的摩崖造像和小型石窟,上面雕刻有弥勒佛、一佛二菩萨、送子观音、枷兰、罗汉等,千佛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http://s10/mw690/002ZQBbNzy7pQ0STWJz19&690
摩崖造像是指在崖壁上凿出一层浅浅的凹龛,在凿龛的同时即在龛心凿出佛像,以浮雕为主,也称开龛造像。石窟造像则是在山崖上凿出洞窟,再在洞窟内或塑或凿佛像。

http://s14/mw690/002ZQBbNzy7pQ0UBCnr1d&690
金灯寺所处位置山势陡峭,巍峨挺拔,悬崖峭壁林深洞幽,确是一块远离尘嚣的地方。登高四望,一道道身披林莽的山脊,犹如一条巨龙,蜿蜒于烟波云海之中。“天下名山僧占尽”,此言确实不虚。

http://s15/mw690/002ZQBbNzy7pQ0UYD4Gde&690
寺院北面就是金灯寺的塔林,塔林是寺庙里历代僧人的墓塔,也叫舍利塔。这里大大小小的舍利塔共有46座,排列有序,方形、圆形、实心、空心,应有尽有。

http://s6/mw690/002ZQBbNzy7pQ0Vg6hfd5&690
这座高约10米的千佛塔建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塔平面呈方形,基座下为拱券式空心塔室,南向辟石板门,塔身下部满布浮雕佛像近千尊,上部为六角形塔檐,檐部平缓,翼角微翘,造型优美。相传塔室内原保存有金灯寺创始人净真禅师的包骨塑像一尊,后毁于战乱,这是最近修复的。

http://s3/mw690/002ZQBbNzy7pQ0UVKGS52&690
下山途中回望金灯寺。寺顶有巨崖当空,寺下俯万丈深渊,座北面南,北依陡崖,南临深谷,地势十分险要。

http://s16/mw690/002ZQBbNzy7pQ0Vx6YTdf&690
午饭后从北庵沟下山。

      今天这条线是一条非常成熟的路线,金灯寺我们也来过很多次了,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前几年刚开始走,觉的强度很大,是一条典型的强线,后来走的多了,反而觉的 没什么难度了。就像今天,虽然现在是冬天,白天较短,但是下午还是早早就到了终点常家庄,这就是越战越强吧。(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