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达村--墨鱼背--花园古道--八达村环线

(2017-08-27 07:50:42)
标签:

健康

休闲

      这是一条比较经典的徒步线路,上山时经过陡峭险峻的墨鱼背;山顶有号称两河三晋之界的玉峡关;下山时走的是古道沧桑的花园梯,沿途风景优美,山高林密。可是今天天公不作美,零星小雨时不时的飘然而下,使得原本就崎岖难行的小路更加湿滑,为了安全起见,就没有去玉峡关(也就是风门口),在龙花公路上的隧道里吃过午饭后就沿着花园古道下山了。

本次徒步的运动轨迹和主要数据。

http://s9/mw690/002ZQBbNzy7dLbV54rC08&690
上午八点四十分,从八达村开始上山。这条路一开始就是连续拔高。

http://s1/mw690/002ZQBbNzy7dLbWX5Ly40&690
转眼间八达村就到了脚下。天空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的意思。

http://s12/mw690/002ZQBbNzy7dLbX3kWneb&690
怕啥来啥,天空下起了小雨,本来今天的天气预报说没有雨,幸亏驴友们都是久经沙场,不管有没有雨,雨衣和雨伞都是常备的。

http://s8/mw690/002ZQBbNzy7dLbX99m7c7&690
路边的野花,好像紫穗槐,但是比紫穗槐漂亮。

http://s1/mw690/002ZQBbNzy7dLbXepWwb0&690
小雨渐渐停了,经过雨水洗涤,群山更加苍翠。
http://s3/mw690/002ZQBbNzy7dLbXkyIi32&690
驴友们经过断崖。像这样的断崖,一路上有两三处,不过都不是很高。

http://s3/mw690/002ZQBbNzy7dLbXsdtE12&690
美女们在奋力攀登,两个帅哥不赶紧去拉一把,却只顾在旁边拍照,真为他们的情商捉急。

http://s13/mw690/002ZQBbNzy7dLbXy9ukfc&690

http://s11/mw690/002ZQBbNzy7dLbYLvE65a&690
一直搞不懂这里为什么叫墨鱼背,依稀觉得好像应该就是这一带狭窄陡峭的山脊有点像鱼的脊背吧?但是为什么叫墨鱼背呢?墨鱼有这样的脊背吗?

http://s15/mw690/002ZQBbNzy7dLbXDZXUce&690
盘旋而上的公路。我们下山时也可以顺这条公路走,要比走花园古道好走多了,就是太远了。

http://s15/mw690/002ZQBbNzy7dLbXJLem5e&690
翻过断崖,继续拔高,驴友们鲜艳的服装点缀在一片绿色中,十分醒目。

http://s15/mw690/002ZQBbNzy7dLbXVTGede&690
今天这条线的特点就是连续拔高,并且山路陡峭,幸好现在已是初秋,气温没那么高了,要是三伏天走这条线,可真够喝一壶的。

http://s16/mw690/002ZQBbNzy7dLbY1FOD7f&690
http://s1/mw690/002ZQBbNzy7dLc5Rfgsa0&690
过了山顶垭口,平移一段后还有最后一个拔高,马上就到山顶了。

http://s13/mw690/002ZQBbNzy7dLc5XCAQbc&690
将近下午一点,经过四个小时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大路上的隧道,在这里避雨吃饭。隧道的上面就是风门口,也就是著名的玉峡关,今天天气不好,就不上去了。

http://s4/mw690/002ZQBbNzy7dLc63guna3&690
旅游公路缠绕在山腰,路边壁立千仞,如刀劈斧削。

http://s14/mw690/002ZQBbNzy7dLc68Gjb2d&690
http://s16/mw690/002ZQBbNzy7dLcbYerJ7f&690
出隧道口不远就是下山的路,也就是花园古道。古道从山下的花园村攀援向上,直通山顶的风门口,有八华里长,又叫花园梯,道路由石头砌成,历史上是交通要道,今天已然荒废了。

http://s12/mw690/002ZQBbNzy7dLc6eVmz0b&690
古道边废弃的石头房子。当年这里可能是一个饭店或者客栈,为南来北往的客商提供餐饮住宿,而今也只剩下残垣败壁。看着被荒草掩埋的古道和人去屋空的断墙,真有点“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意境了。
http://s8/mw690/002ZQBbNzy7dLc6spT1f7&690
临近花园村,山势逐渐平缓,古道也越来越宽,山上的古道是陡峭的台阶,这里变成了由巨大的石条铺成,有两三米宽,可以算是真正的马路了。

http://s15/mw690/002ZQBbNzy7dLc6yBsy8e&690
下午三点半,到达花园村。再往下一直到终点八达村,就都是平缓的大路了。

http://s3/mw690/002ZQBbNzy7dLc6DjAm02&690
花园村里穿村而过的石槽渠,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渠体由凿成"U"字形的条石对接而成,大约二十公分宽,渠内山泉淙淙流淌,常年不断,为村民们提供做饭洗涤用水。


         这条线路不算长,只有11公里左右,累计拔高九百多米,应该算是比较休闲的路线。虽然上山的路不太好走,今天天气也不好,但由于是轻车熟路,大家还是早早就到了终点八达村。不过由于下雨路滑,道路泥泞,一路上不断有人滑倒,引来一片笑声。下得山来,驴友们一个个都成了泥猴,有人说,下了车都不好意思在大街上走了。(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