宑底村--阱头上--石窑滩--挂壁公路--宑底村徒步

标签:
杂谈 |
手机记录下的本次徒步运动轨迹和主要数据。其中累计上升和下降的数据误差不小,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手机升级了系统之后就这样了,实际累计拔高不应该超过一千米。
http://s1/mw690/002ZQBbNzy7d3qrVhsc00&690
山西宑底村头的圈门,名为造化门。是阱底村的标志。圈门上的对联,上联是“鲁班神雕白云谷”,下联是“娲皇细绣宑底村”。超凡脱俗,令人浮想联翩。
山西宑底村头的圈门,名为造化门。是阱底村的标志。圈门上的对联,上联是“鲁班神雕白云谷”,下联是“娲皇细绣宑底村”。超凡脱俗,令人浮想联翩。
http://s4/mw690/002ZQBbNzy7d3qu79ab43&690
宑底村因四周群山环绕,其形如井,村子居其谷底而得名。村子青山环绕,绿水相伴,因这里沟壑纵横,绝壁对峙,植被茂盛,其地形不太通风,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又称“白云谷” 。阱底村街景,整洁而安详。
http://s12/mw690/002ZQBbNzy7d3quBMy7bb&690
http://s6/mw690/002ZQBbNzy7d3quKzCl45&690
驴友们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争相记录下眼前的美景。
http://s2/mw690/002ZQBbNzy7d3qvEhjja1&690
宑头村不远处的石林景观。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云海在脚下翻滚,犹如大海的波涛,令人震撼。不喜欢户外的人们,哪能欣赏到如此美景。
河南早已过了杏子的季节,这里的杏树竟然还是果实累累。山杏不大,但很甜,不用上树摘,地下落了满满一层,随便捡。
http://s16/mw690/002ZQBbNzy7d3qwg7nh3f&690
这一处景观叫做“群仙会”,由四个人头形状的岩溶石柱组成,好像四个神仙在开会。其实他们可能只是在闲聊,不过中国人喜欢开会,也就把他们说成开会了。
http://s9/mw690/002ZQBbNzy7d3qCXb7O98&690
狐仙洞。路过好几次了,只进去过一次,就是一个溶洞,有一些很小的钟乳石,空空如也,可能狐仙早就搬走了吧,香火貌似还很旺盛。
狐仙洞。路过好几次了,只进去过一次,就是一个溶洞,有一些很小的钟乳石,空空如也,可能狐仙早就搬走了吧,香火貌似还很旺盛。
http://s4/mw690/002ZQBbNzy7d3qDpZ07a3&690
据资料记载,以前的井底村没有到外界的公路,村民们要去县城都得步行走山路。为了彻底走出这个“井底”,穽底村的老百姓用了15年时间,硬是在山崖绝壁上打出了一条15公里长的公路。
http://s2/mw690/002ZQBbNzy7d3qDGiE921&690
公路完全悬挂在绝壁之上,距上面的山顶和下面的谷底都有上百米,十分险峻。沿途共有39个窗口,临窗眺望,美丽风光尽收眼底。
http://s6/mw690/002ZQBbNzy7d3qDVx4h35&690
http://s3/mw690/002ZQBbNzy7d3qE3uSe02&690
山顶云雾缭绕,山腰绿树蔽日,山下小桥流水,在这里休闲度假,游山玩水,一定很惬意。
http://s5/mw690/002ZQBbNzy7d3qEbqHa04&690
祥云湖位于阱底村,静卧于大山的怀抱,因湖的西岸有一个幽深的洞穴,洞穴中常年涌出清凉甘澈的泉水,有时伴着泉水会冒出缕缕的白雾,当地人传说这个白雾的喷出象征着天降甘露,昭示来年的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白雾即是祥云,祥云湖由此得名。
http://s12/mw690/002ZQBbNzy7d3qEi9sfeb&690
祥云湖的水深22米,颜色湛蓝,清澈见底,能看到四、五米深,由泉水汇集,冬天从不结冰。山花临水弄眼,岸边碧草连天,乘船悠然荡来荡去,可谓“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
http://s3/mw690/002ZQBbNzy7d3qELCOCe2&690
http://s2/mw690/002ZQBbNzy7d3qETE7721&690
http://s16/mw690/002ZQBbNzy7d3qF3OwL2f&690
一条瀑布从十几米高的悬崖上飞泻而下,澎湃咆哮,激流翻腾,水气蒙蒙,珠玑四溅,虽然距离好几米远,仍然能感觉到阵阵寒意。
http://s1/mw690/002ZQBbNzy7d3qFWdGw4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