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的处理》教学设计

(2012-03-23 12:14:25)
标签:

杂谈

【原创】秀秀我与海宝的亲密靓照—《图片的处理》教学设计   Post By:2010-11-8 17:16:00

 

               秀秀我与海宝的亲密靓照

——《图片的处理》(一课时)教学设计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彭炎

一、教材分析

《图片的处理》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6章第2节的教学内容。第6章图片的获取与加工主要完成《纲要》中“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任务。通过反复研读,笔者认为《图片的处理》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要点在于通过ACDSee、我形我速、Photoshop三个图片处理软件为主要工具,对图片的大小、亮度、色彩等要素,进行裁剪、旋转、合成等处理,使学生在这些任务的学习活动中,不仅掌握基本技能方法,更能理解实践操作的目的和作用。本章第1节图片的获取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是一个新旧知识结合、综合实践应用的教学过程。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从心理发展度来说,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理,探索能力强。从学习基础来说,学生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图片的获取,对图片的类型格式、获取方法以及表达传递信息的作用方面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为本课学习图片的处理功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铺垫。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知道常用的三种图片处理软件。

2、熟悉常用图片处理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利用 ACDSee工具对图片进行曝光、裁剪、旋转的设置。

2、熟悉我形我速、Photoshop软件,学会美化、合成等基本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图片,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2、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行为与创新

1、学会用先进的图片处理工具,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学会合理选择的最佳的方法,形成积极的研究与创新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ACDSee对图片的进行曝光、旋转、裁剪等处理

2、教学难点:根据需要,正确合理选择图片处理的工具


    五、教法与学法

《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不是机械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充满体验、充满探究、充满实践的过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以任务驱动为主要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挑战任务,让学生在兴趣中探究,在实践中成长,在活动中收获。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图片素材的准备

2、学习任务的准备

3、多媒体计算机机房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教师通过展示“我与海宝”的亲密照片,激发学生兴趣,向学生提出“如何制作”的问题,师生交流讨论,共同引入本课“制作我与海宝的亲密照”的学习主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设计意图]:教师永远是学生关注的对象,而世博的吉祥物海宝又是今年一大热点。把学生关注的两大焦点以照片的形式融合在一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使之兴趣怏然,摩拳擦掌,更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欲望。

 

2、师生共同分析制作与海宝亲密照的步骤与环节,简单介绍图片处理的三种常用工具ACDSee、我行我速、Photoshop.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后,我们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完成,而是要积极组织学生提出解决任务可能的想法,引导学生进行明确的分析、并做出适当的示范。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决任务的思路和计划。所以对于“如何制作与海宝的亲密照片”这个总任务,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寻求解决方法,既能活跃气氛,又合理、有效的化解了问题。

 

(二)、环环相扣,挑战自我

挑战一:还我本色。

教师提出具体学习任务一:

    1、观察这组图片,看看第一张有那些缺陷需要修改?

    2、你能用ACDSee工具对它的缺陷进行调整吗?

    3、比比谁处理的效果最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jpg

      
师生共同讨论发现原始照片的缺陷,教师简单讲解ACDSee的基本使用方法,要求学生利用ACDSee工具对图片进行曝光的基本处理。

学生实践、示范、比较,完成任务。

教师总结利用ACDSee工具调整图片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美化方法。

[设计意图]ACDSee是本课“图片的处理”的主要学习工具,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软件工具的学习不仅仅通过学生的自主、实践学习,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软件进行重点难点的提炼总结,精心设计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分析比较,激励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探索、发现、获得、掌握相关软件的知识技能。ACDSee是常用图片处理软件中最容易入门,操作又简单的软件。这里设计的挑战一对大部分同学来说,难度不大,基本都能完成,也就使学生能把学习的兴趣转化为成功的动力,从而为后面的挑战做好准备。

 

挑战二:秀我靓照

     教师提出具体学习任务二:

    1、观察这组图片,看看前后有那些变化?

    2、你能用ACDSee工具处理完成这张大头贴吗?

    3旋转裁剪的处理有先后顺序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jpg

 
       
师生共同分析发现前后照片的变化,明确任务要求,利用ACDSee工具制作大头贴。

 学生探究学习,示范交流,教师总结方法。

 [设计意图]:这里的挑战二是挑战一的延续,相对前者难度有了提高。学生对ACDSee工具有了基本的了解和简单的运用,带着任务驱动和教师共同分析任务二,明确了解决的方法是“旋转”和“裁剪”。具体怎么用,先“旋转”还是先“裁剪”,哪种方法比较好?就需要学生对方法既能进行梳理,在实践操作中探究、比较、发现。教师在学生实践中作为帮助者,合作者,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和不同的解决方法进行适当的解决和评价,强调信息技术的方法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解决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挑战二的难度还是比较适中的,绝大部分学生最终也是能顺利完成,从而也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到ACDSee处理、加工图片的功能。

 

挑战三:展我个性。

教师提出具体学习任务三:

1、观察这组图片,你更喜欢哪张?

2ACDSee工具可以实现第二张图片得效果吗?

3 我形我速这个工具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jpg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两个挑战的实践,学生对ACDSee处理、加工图片的功能有了详细的了解。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很多,不同的图片处理软件具有不同的功能。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图像处理软件。这就需要教师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从学生角度思考比较两个图片处理软件的主要功能区别,并以环环相扣的问题任务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自主探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的成功喜悦。教师除了设计明确的任务要求外,积极对学生解决难题进行引导,提供支持信息(课本、同学、老师等课堂可以利用的资源),使得课堂上的有难度的“挑战”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也适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从完成效果来讲,通过学生“小老师”的示范,带动全体学生完成了这个任务挑战,并拓展、延伸学生对“我形我速”这个工具的理解认识。

 

水到渠成:PS我与海宝的亲密照片。

教师提出具体的任务要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一组图片进行P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jpg

    
教师提示:合成图片的关键点:如何选取一张图片,放到另一张图片恰当的位置?

图层概念的简单介绍。

学生实践、探究、尝试。

教师根据学生实践完成情况,选取一组图片进行讲解PS方法。

对完成作品学生进行鼓励表扬,未完成同学可以课后把完成作品发送到教师邮箱。

[设计意图]Photoshop是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教材上涉及很少,也没有要求学生掌握。个人认为Photoshop实用性强,应用广泛。所以可以通过“合成”个人和海宝照片这个切入点,让学生接触熟悉Photoshop这个强大的工具。当然仅靠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的难度很大。但是通过教师对图层概念的比喻讲解,以及演示选择、拷贝等基本操作,部分学生还是能在课堂上完成的。未完成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把作业提交。这个任务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感受PS这个功能强大的图片处理软件的魅力,可以完成日常生活中羽化、浮雕图片等特殊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与热情,把他们引入PS的殿堂,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并且强调,技术为生活需求服务的原则。因此,对PS这个看似无从下手的专业软件,用学生关注的热点合成图片方式切入作为能力拓展,不仅以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环节,首尾呼应,而且实践操作难度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还是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总结提炼,完成建构

师生共同总结三种常用工具ACDSee、我行我速、Photoshop的基本功能。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达到999才可以浏览

     
[设计意图]:总结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形成从实践到总结,从理解到应用,从学会到会学的良好学习行为和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