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世宗柴荣:革唐朝之弊,奠宋朝之基,只差向天再借30年

(2018-03-28 07:08:31)
标签:

柴荣

五代十国

后周

赵匡胤

契丹

分类: 原创博文

五代末期的柴荣是一位出色的乱世皇帝,他在以养子身份继承皇位的五六年时间里,取秦陇,平淮右,攻契丹,逐渐成席卷天下之势。然而,他在做好了结束自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的准备,正要十年取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开盛世的时候,英年早逝。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21531916714033bc1201

柴荣的皇位之路起始于他的两个表哥之死,也就是他姑父郭威两个儿子的被杀事件。郭威原是后汉的开国功臣,但在他的老上级刘知远死后,新的后汉皇帝用不惯旧臣,导致辅臣与新君之间发生火并。最终获胜者郭威建立后周,自立为帝,代价是失去了两个儿子。于是,柴荣被收为养子,并在郭威死后继承皇位。

当时,五代十国中除后周之外,尚存有南唐、南汉、荆南、后蜀、北汉和吴越。这六国中除相隔较远的吴越外,其余五国都是后周的敌国。南唐占据江淮富硕之地,实力强盛,虎踞于后周之南。后周的北面则是死敌北汉,这个后汉余脉认辽国皇帝为叔,投靠了曾经的敌国。

在柴荣继承皇位的次月,北汉出兵三万,辽国出兵六七万,组成联军趁郭威之丧大举进犯。于是,一场昭示中原政权重获强势地位的高平之战,在这样的形势下拉开了大幕。起初,联军进犯潞州(在今天山西长治、河北涉县一带),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筠出战不利,退守上党等待援兵。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2153211938e1bee92039

年轻的皇帝柴荣以唐太宗为榜样,部署三路大军北击,并决意随军亲征。御驾从汴梁出发,七天后赶到泽州(在今天山西省晋城市)。此时,北汉和辽国联军已经绕过潞州,正向泽州而来。柴荣命令大军急行军迎上去,在高平与敌军展开决战。

当时的战场形势并不利于后周,由于后军未能及时赶到,后周的兵力少于敌军,更严重的是右军在开战后很快被敌军击溃。在战况危机时,柴荣亲自跃马上阵,直接冲击敌方主帅营帐,激励全军奋勇搏杀,最终逆转战局,击败北汉和辽国联军。随后,后周军趁势攻取汾州、辽州、宪州、岚州、石州、沁州、忻州和代州,一直打到北汉的都城晋阳。

此战之后,以养子身份继承皇位的柴荣,在军队和朝廷中树立了绝对的威信。他以卓越的才能和胆略整军经武,尤其是制裁悍将和整饬军纪,大大加强了皇权对军队的控制,革除了自中唐以来皇权低落的局面,打造了一支能够自如指挥的南征北战之师。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2153319891075f576bdb

在文治方面,整顿吏治、纳谏任贤、勤政节俭自然是有道明君的标配。奖励垦荒,减轻赋税,尽可能地与民休养,对于乱世君王而言更是难能可贵。

与此同时,柴荣在他即位的第二年,派兵西出散关讨伐后蜀,收复了秦州、凤州等四州之地。第三年,柴荣借口南唐勾结契丹,三次率军南下亲征,用三年时间攻取南唐十四州,平定了江北淮右之地。

柴荣在位的最后一年,发起对辽国的军事行动,目的是收复幽州失地,这一次同样是亲征。御驾从汴梁出发,十七天后到达沧州,随即从沧州发起对辽国的攻击。在四十余天的时间内连续征战,攻取瓦桥关以南地区的三州十七县,史称“平定关南”。

但实际上在柴荣平定关南的进程中,后周军并未遇到辽军的大规模抵抗。这是因为辽国的南京留守萧思温畏敌避战,他当时忙着请求辽国皇帝也来亲征,而把自己手中的军队放在幽州之北。平定关南后,柴荣决意继续向北进攻,彻底收复幽燕之地,但不幸遇疾而返,不久病逝。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21532698189bb16137f5

有人说,柴荣平定关南没有经历大战考验,军事意义并不大。但实际上从后周大军在这五六年中的表现来看,如果辽将萧思温不是退避而是出战,这四十多天的时间足够柴荣吃掉这支辽军。那么结果就不只是关南地区望风迎降,辽国在幽燕地区的统治,也很可能会随着军力的败亡而瓦解。这样的话,柴荣就很有希望在生前完成收复幽燕的大业。

柴荣病逝时年仅三十九岁,正值英年,大业未完,令人垂叹。几个月之后,赵匡胤谋人之国,未能竟人之业,更使这种慨叹千古不绝。明清大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说过,“周主之为天子,非郭氏授之,自以死生为生民请命而得焉者也!何遽不能为唐太宗?”

柴荣获得皇位,已经不只是得自于郭威养子的身份,而是以所作所为使自己的皇位实至名归,若能向天再借三十年,何愁不能平天下、开盛世,成为比肩唐太宗的千古一帝!

~请帮忙关注本博客微信公众号:「读历见闻」(ID:dulijianwen),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