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广难封:为何在70列传中独占一席?司马迁有一个不得不写的理由

(2018-01-05 10:22:04)
标签:

李广

汉代

飞将军

司马迁

史记

分类: 原创博文

老子李耳后裔,秦国名将之后


据相关记载,汉代飞将军李广是老子李耳的后人。李耳之子李宗在战国时是魏国的将军,其后李宗的子孙李昙在秦昭襄王时入秦,官至御史大夫。


http://s13/bmiddle/002ZNeV2zy7h8gsAXLK9c&690

李昙长子李崇后来在秦国做到陇西太守,获封南郑公;李崇之子李瑶做到南郡太守,获封狄道侯;李瑶之子李信是战国末年秦国名将,参与过伐赵、灭燕、灭楚、灭齐等战争。李广便是李信的后人,先是居槐里县(在今天陕西咸阳兴平东),后迁居至陇西成纪(在今天甘肃天水秦安县)。

从士兵到将军,成就猛将威名

公元前166年,李广以良家子弟平民身份从军抗击匈奴,以军功获得中郎的官职,成为宫中的侍卫官,以武骑常侍的身份护卫皇帝御驾,并有陷阵杀敌、格杀猛兽的表现。

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时,已经升任骁骑都尉(都尉是仅次于将军的武官)的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叛,其后历任汉帝国西北边境的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太守(太守是郡的军政长官,掌握虎符),在防备匈奴的频繁作战绩卓著。

虽然论军功,李广在强盛的汉武帝时代未得步入封侯之列,但是他传奇的战场表现,已经足够成就其闪耀千古的猛将威名,获得的赞誉令许多王侯将相也难以企及。

公元前129年,匈奴兵入侵上谷,李广奉命从雁门关出击,结果遭遇匈奴重兵包围,全军覆没,李广力战负伤被擒。后在押送途中从一匈奴兵手中夺下战马、弓箭,从数百匈奴骑兵的追击下,凭借超凡的箭术和骑术,只身从大漠逃还。

http://s10/bmiddle/002ZNeV2zy7h8gvhQ4Fd9&690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更有一次将草丛中的石头误以为是虎,一箭射去,箭镞竟没入石中!

李广为人耿直,生不得封侯、死未得善终,50年军旅历经大小70余战,一身箭术射杀无数敌人,猛将之名不待言而传久远。

虽未得封侯,却是司马迁必定列传之人

从《史记》的构成来看,书中所写的70篇列传是以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为特征,并不是说只有功绩够得上侯爵以上才被写入列传。李广可以称得上是重要人物,因为他是令匈奴十分头疼,乃至畏惧的人物。能让汉帝国的头号外敌畏惧的人,显然够得上重要人物的标准。

而且汉帝国与匈奴之间的连年战争,应该是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就算是放在今天,李广也是属于非常吸引关注的热点新闻人物。把这样一位战斗英雄式的人物写进书中,能够将那场战争的一些细节反映出来,这显然是当时和后世的读者们所喜闻乐见的。

http://s3/bmiddle/002ZNeV2zy7h8gxEuJAd2&690

也就说,李广这位战斗在抗击匈奴前线的战将,他本人够得上列传的标准,他的事迹够得上列传的要求,而且兼具新闻和史料价值。用司马迁自己的话说,就是李广“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所以“作李将军列传”。

除此之外,司马迁为李广写列传,还有一条足够重磅的理由。那就是与司马迁自己的切身遭遇直接相关的人物李陵,也就是李广的孙子。

公元前99年,李陵在作战中陷于匈奴兵重围,在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战至粮尽矢绝后降敌,事后汉武帝听信谗言将李家灭族。司马迁认为李陵“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遂因“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获罪当斩。

当时,司马迁应该正在写《史记》,正是书未成、名未立的时刻。突然遭到斩刑的重罪,是为世俗眼中的节义而死,还是选择以腐刑赎死,换取残躯的活来完成著书大业?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

http://s3/bmiddle/002ZNeV2zy7h8gzRDy2e2&690

司马迁毅然选择了后者!既然选择了在世俗眼中以一种屈辱的方式活下去,那么他就有一千个理由要将李广写进自己的书中。

李陵蒙冤受屈!自己蒙冤受辱!李广的忠勇与悲情,恰恰成为他们最佳的代言,所以要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写给他,也写给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