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生教育创始人李适博士
新生教育创始人李适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1
  • 关注人气: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大利亚校园欺凌之现状及对策

(2018-04-06 15:02:20)
标签:

澳洲留学

澳洲社会

澳洲中学

校园欺凌

分类: 澳洲教育

    一项对欧洲和北美35个国家 5998所学校进行的调研(Due et al2009) 显示,10.9%11-15岁孩子遭受过校园欺凌。校园欺凌事件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如自卑、抑郁、焦虑等伤害正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澳大利亚政府一直致力于消除校园欺凌工作,其联邦政府和各州及领地均有反校园欺凌的政策,中小学也有各自的落实计划。本文就简述一下澳洲校园欺凌行为的界定和现状,并以悉尼博士蕾公园中学(Bossley Park High School)为例具体介绍一下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澳洲校园欺凌行为的界定

澳洲将校园欺凌界定为一人或数人故意且反复威胁、胁迫、排挤、羞辱、伤害他人的行为。“反复”的界定为一次以上即为反复。欺凌行为主要是针对他人的残疾、性别、种族、同性恋或变性特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      言语上,如骂人、戏弄、辱骂、贬低、嘲讽、羞辱、威胁。

2.      身体上,如触摸、击打、殴打、踢、挠、绊、摔、吐口水。

3.      人际交往上,如忽视、排斥、疏远、散布谣言、轻蔑的目光、厌恶的脸色、

不恰当的姿势、干扰或破坏他人财物,以及在钱、财物、功课和安全方面进行勒索。

4.      网络欺凌,如在社交媒体上谩骂、恶意的短信、电邮和聊天信息,以及未经允许拍照或共享他人照片。

 

二、澳洲校园欺凌的现状

根据2016年南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公布的其对全国六个州和领地25所公立学校的451名教师、167位家长和1688名学生的调研报告《澳大利亚反校园欺凌策略之普及与成效》(The preval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anti-bullying strategies in Australian schools)(Rigby & Johnson, 2016),澳洲中小学普遍认真贯彻了各州和领地所制定的反校园欺凌政策并制定了各自的落实计划,澳洲学校反校园欺凌教育比较普及并较有成效。但是,仍有15%的五年级(约10岁)到十年级(约16岁,我国的高一)的学生正遭受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不过大多是采用言语或比较隐蔽的方式如孤立排挤,身体欺凌较少见。被欺凌的对象是主要肥胖、长相奇异、有同性恋倾向的或有身体残疾的学生,家境不好的学生也会成为欺凌对象。调研还发现种族、文化和宗教差异以及性别因素所遭受的欺凌最少,但土著学生所受欺凌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在欺凌方式的性别差异上,男孩子们更有可能遭受推搡、打骂,而女孩子们则易遭受“隐形的”暴力,如侮辱字条及被排斥孤立。欺凌一般发生在学校操场、教室、走廊、厕所、校图书馆、校车、上放学路上以及网络空间。

遭受欺凌的学生一般是先向其他同学,然后是家长,最后才是向老师或学校顾问寻求帮助。有36%的小学和22%的中学校园欺凌事件在老师和学校顾问的帮助下得到圆满解决,但仍有4%的校园欺凌事件需要警方介入。根据澳洲法律,对没有造成实质性身体伤害的欺凌行为,最高可判五年;而对造成身体伤害者,最高可判十二年。

澳洲家庭研究所(AIFS)在调查了4000多名10岁至11岁的儿童后还发现,单亲妈妈的孩子遭遇校园暴力的概率最高,达68%Bita, 2013)。此外,澳洲家庭、收入与劳动力动态组织(HILDA )在2001年至2012年间每年采访13,000个人发现,澳大利亚的公立学校要比私立学校的校园欺凌严重2倍之多(Healy, 2015)。

 

三、悉尼博士蕾公园中学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博士蕾公园中学是位于悉尼西部的一所公立学校,七到十二年级(我国的初一到高三),有约1500学生,男女学生比例各占一半。该校根据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反校园欺凌的政策,经与老师、家长、学生和所在社区的共同研究制定了反校园欺凌的计划。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其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措施

该校反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包括两部分:一是将反欺凌教育纳入日常的教学活动,反复讲解多样化的价值、相互尊重的意义以及欺凌行为所造成的伤害,增强学生的互敬和反欺凌意识;二是对有欺凌记录和长期有交往困难的学生进行提前介入,单独培训。

1.      将反欺凌教育纳入日常的教学活动。

1)       在初中(七到十年级),将反欺凌教育纳入日常课程教学当中。在个人发展、健康和体育这一学习领域(澳洲初中八大学习领域之一),主要讲解人际交往中相互尊重的意义、如何有效地沟通、如何识别欺凌行为、欺凌行为的应对技巧,以及如何寻求帮助等等。如其应对欺凌行为的技巧包括五步:直视对方的眼睛、叫出对方的名字、坚决地说别再说了/做了、坚决地说我不喜欢……”、自信地走开。在英语和戏剧课程中,通过对课文和人物的学习,培养社交和情绪表达的技能。在历史课程中,培养对不同种族、宗教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2)       通过校园活动来预防校园欺凌。在全校范围内,在全校大会和校报上宣传人际交往中互相尊重的意义;开展欺凌行为中的傍观者讲座,讲解如何报告欺凌事件和阻止欺凌行为;举办和谐日(Harmony Day,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举办你好吗?(R U OK?日,强调友谊和亲密的人际关系对精神健康的影响和意义;公开肯定和表彰积极的互助行为。此外,不同年级还各自组织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活动,如在七年级举办的小鱼大鱼(Little Fish Big Fish活动,告诉大家我们每个人在一个环境下都可能是条大鱼,而在另一个环境下都可能是条小鱼,因此互相尊重,建立自信和友谊才是关键;在九年级,请来当地警官来讲解网络欺凌的危害和后果。

3)       对教职工进行反校园欺凌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解决校园欺凌事件的技能方法。学校每年都聘请专业教师为教职工提供反校园欺凌的职业培训课程,每个教师必须参加。

4)       在所在社区大力宣传讲解反校园欺凌的政策、校园欺凌的特征以及学校的应对计划和措施,鼓励家长和社区成员积极阻止或报告青少年的欺凌行为,在社区形成一种反校园欺凌的社会氛围。

 

2.        对有欺凌记录和有长期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进行提前介入,单独培训。

学校非常重视对有欺凌记录和有长期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的提前介入,将这些学生安排到有针对性的项目进行培训,特别那些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比如:

1)       岩石和水项目,指导导学生什么时候需要表现得像岩石一样坚定,什么时候需要像水一样放松,如何控制愤怒等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和社交适应能力。

2)       一对一帮助项目,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喜欢或信任的老师,共同对其行为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制定克服问题的目标和计划。然后,学生实施计划,老师负责监督,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改善学生的行为方式。

3)       学长指导项目,由高年级的学长来帮助学生处理一些人际关系的小冲突、小矛盾。通过学长的个人经历来帮助学生分析这些小冲突、小矛盾的根源,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看待这些问题,并给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4)       学校顾问的直接帮助。学校顾问一般有心理学专业的大学文凭,并经过专门的反校园欺凌培训。

5)       小班授课。针对这些学生的行为特点,学校还给他们进行小班授课,请任课教师单独设计出适合这些学生的授课方案,有针对性地教学。

 

(二)、校园欺凌行为的应对措施

悉尼博士蕾公园中学还制定了一整套校园欺凌事件的应对措施,包括校园信息处理系统(Sentral)和应急处理机制。该校园信息处理系统的主要职能是记录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时间、类型、频率,以及学校采取的相关行动,并将这些信息迅速通知校长、副校长、学年组长、学生福利主任(the Head Teacher Welfare,主要负责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等事宜,相当于我国中学的政教处或德育处主任)及相关老师,随时更新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进展。学校还设立了学生福利委员会,该委员会则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会议,对学生健康安全情况进行一次汇总、分析,其中就包括校园欺凌事件,并向校长提交报告。该委员会包括主管学生健康安全的副校长、学生福利主任、学年顾问、学校顾问及其他相关教师。

学校的校园欺凌应急处理机制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步,如欺凌行为发生时,老师在场或学生寻求附近老师提供帮助,该教师应立即介入,告知欺凌者他们正在进行校园欺凌,并要求他们立刻停止。该教师还要分别跟学生谈话了解事情经过,并要求欺凌者、旁观者或证人以及被欺凌者提供书面陈述报告上交学生福利主任;如有身体侵害,则直接上报副校长。同时,该教师应负责将相关信息录入学校信息处理系统,校长、副校长、学年组长、学生福利主任及相关任课教师即刻便可得到通知。

第二步,如欺凌行为并未停止或欺凌事件是事后经学生或家长报告的(对于后一种情况,则学生福利主任负责信息录入), 学生福利主任将和学年组长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如找家长谈话,帮助欺凌者制定改变其行为方式的计划,将学生推荐到岩石和水、一对一帮助、学长帮助等培训项目进行培训。学校顾问也对欺凌者与被欺凌者同时提供咨询和帮助,并向该学生和家长发出纪律约束的警告。

第三步,如果欺凌行为仍然持续,主管副校长将介入,再次对欺凌事件进行详细核查。如情况属实,将根据学校的学生纪律条例,经学生福利委员会研究决定对学生进行处罚。该主管副校长将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座谈,告知学校的处罚决定,并继续与家长和学生研究解决方案,为欺凌者和被欺凌者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

根据欺凌行为的情节轻重,学校纪律措施依次包括四个层次:

·          放学后留下反省,但时间不应超过45分钟,而且要提前一天通知家长(澳洲中学一般3点放学,年纪小的学生家庭需要父母调整接孩子的时间,而年纪大的孩子往往还可能会有放学后照顾弟弟妹妹的家庭任务,因此需要提前通知家长)。

·          在一定时间内,剥夺学生的特权如代表学校参加体育比赛或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          对于影响教师授课和其他同学学习,甚至可能伤及他人的欺凌者,可将其逐出课堂,并可在一段时间内禁止其到课堂上课。但是,该学生仍可以到校图书馆自习。

·          对于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可以勒令欺凌者休学。

 

四、借鉴与启示

近年来我国的校园欺凌事件频发,而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地防止校园欺凌的工作却尚未起步。因此,澳大利亚悉尼博士蕾公园中学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措施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首先、澳洲校园欺凌行为的界定严格。澳洲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界定非常严格,如超过一次故意的威胁、胁迫、排挤、羞辱、伤害他人即为欺凌,甚至孤立排挤他人也被视为欺凌。而目前我国对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基本只关注身体伤害或出现精神疾病的情况。201611月,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中,对欺凌行为本身仍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其次、将反校园欺凌纳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澳洲中学将反欺凌教育纳入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如“个人发展、健康和体育、英语、戏剧和历史课,并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和谐日”等,反复强调对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包容以及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培养学生的互敬和反欺凌意识。特别是,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应对欺凌行为的实用技能,训练学生如何坚定地对欺凌者说“不”。

第三,制定特别的培训项目帮助有欺凌记录和长期有交往困难的学生。悉尼博士蕾公园中学制定了岩石与水,一对一帮助和学长指导等项目等,有针对性地帮助这些学生改正欺凌行为,提高社交能力,而非对他们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第四、反校园欺凌的应对机制。悉尼博士蕾公园中学的应对机制不仅有对校园突发欺凌事件的三步应对处理程序,而且具有定期总结、评估、完善功能,如其信息处理系统(Sentral)和学生福利委员会。

最后、悉尼博士蕾公园中学还在社区积极进行反校园欺凌的宣传,努力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反校园欺凌的舆论氛围

 

 

文献索引:

Bita, Natasha (2013, June 18th). AIFS bullying study shows girls are more devious, news.com.au. Retrieve from: http://www.news.com.au/lifestyle/parenting/aifs-bullying-study-shows-girls-are-more-devious/news-story/1a4748f70fc82281ff10d8ebc521b735

Healy, Karyn (2015, August 3). Is your child less likely to be bullied in a private school? The Conversation. Retrieve from: http://theconversation.com/is-your-child-less-likely-to-be-bullied-in-a-private-school-44917

Due, P., Merlo, J., Harel-Fisch, Y., Damsgaard, M. T., Holstein, B. E., Hetland, J., Currie, C., Gabhainn, S. N., de Matos, M. and Gaspar, L. (2009). Socioeconomic inequality in exposure to bullying during adolescence: A comparative, cross-sectional, multilevel study in 35 countrie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9, 907–914

Rigby, K., & Johnson, K. (2016). The preval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anti-bullying strategies employed in Australian school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