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2012-03-21 20:38:33)
标签:
教育 |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晚自习一个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七年级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习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准确的完成。
二、指导思想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地理共分六章书。前言部分是与同学们谈地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第一章讲述地球和地图,共3小节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要求较高;第二章讲述陆地和海洋,共2小节,也是全章结的重点和难点;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共4小节。第四章讲述居民和聚落,共3小节;第五章讲述世界发展与合作,。本小节较为容易,要求学生了解即可。
四、教学目标及要求:
五、教学策略及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习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拟定本学期培优扶困计划。
(一)、培扶措施:
1.对各班中的优生将实施培尖,让优生与优生之间互相竞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对各班中的部分差生以激励为主,对他们多加辅导,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令他们对自己有信心。
3.每班中实施优帮差活动。
培优对象 |
班级 |
目标成绩 |
扶困对象 |
班级 |
目标成绩 |
扶困对象 |
班级 |
目标成绩 |
鲁李有奇 |
七(1) |
100 |
丁向阳 |
七(1) |
60 |
曾鹏 |
七(3) |
60 |
李珂俞 |
七(1) |
100 |
陆国强 |
七(1) |
60 |
冯勃 |
七(3) |
65 |
徐毅 |
七(1) |
100 |
张清杰 |
七(1) |
60 |
杨昌文 |
七(3) |
60 |
殷美林 |
七(1) |
100 |
陈宗强 |
七(2) |
60 |
李勇 |
七(3) |
60 |
陈选会 |
七(1) |
90 |
肖旭 |
七(2) |
65 |
冯勃 |
七(3) |
65 |
潘梦宣 |
七(2) |
95 |
张永强 |
七(2) |
60 |
|
|
|
谭大丽 |
七(2) |
100 |
顾姚 |
七(2) |
60 |
|
|
|
谢钊 |
七(2) |
95 |
邓天峰 |
七(2) |
65 |
|
|
|
梅元杰 |
七(2) |
95 |
蔡佳梦 |
七(2) |
60 |
|
|
|
陈德政 |
七(2) |
95 |
宋寅祖 |
七(2) |
65 |
|
|
|
罗家峰 |
七(3) |
100 |
孟玉 |
七(2) |
65 |
|
|
|
鲁朝旭 |
七(3) |
95 |
宋国强 |
七(2) |
65 |
|
|
|
叶静 |
七(3) |
95 |
殷永浩 |
七(2) |
65 |
|
|
|
陈从强 |
七(3) |
95 |
李肖 |
七(2) |
65 |
|
|
|
七、教学课时安排
章节 |
框题内容 |
课时 |
周次 |
|
与同学们谈地理 |
生活离不开地理; 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
1 |
1 |
|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3 |
|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经线和纬线 |
2 |
|||
利用经纬网定位 |
||||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
地球的自转 |
2 |
3 |
|
地球的公转 |
||||
第三节 地图 |
地图的基本要素 |
2 |
4 |
|
地形图的判读;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
||||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
地球?水球? 七大洲 四大洋 |
1 |
5 |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
沧海桑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
2 |
||
板块的运动 |
6 |
|||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
天气及其影响;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
2 |
|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
7 |
|||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
气温与生活; 气温的变化 |
2 |
||
气温的分布 |
8 |
|||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
复习纲要 |
2 |
9 .10 |
|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
降水和生活;降水的季节变化 |
2 |
11 |
|
降水的分布 |
||||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
|
2 |
12 |
|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
第一节人口和人种 |
|
4 |
13.14 |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
|
2 |
|
|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
|
3 |
16 |
|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
|
|
1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