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老师《方程》课堂实录(转)
(2015-05-17 19:35:34)
标签:
教育 |
一、课前谈话:
师:大家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那你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我?
生:自我介绍!
师:那老师不想自我介绍呢?
……
师:大家可以提几个问题,通过老师的回答来了解老师,那么谁先来?
……
(刘老师通过课前谈话,使学生知道可以用提问——解答来认识求知事物)
二、引入
板书课题:方程
师: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提问,经整理后板书:
1、为什么要学习方程? (为什么?)
2、什么是方程? (是什么?)
3、方程有什么用? (干什么?)
师:大家希望老师告诉你们,还是自己来解答?
生:自己解答。
师:那好,大家开始自己研究吧。
学生自学课本。
三、新授
1、解决问题1是:什么是方程?
生说提炼: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为什么把前面的去掉?(前面是例子)
请学生把重要的圈起来。
2、解决问题2:那么方程有什么用呢?
生:解决难题。
生:可以解决带公式的问题,还可以求未知数。
生:可以带来简便。
……
①多媒体出示:一个平衡的天平,左边托盘有5克砝码和一颗药丸,右边托盘有10克砝码。
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
学生展示:5+X=10
学生说明5表示什么?X表示什么?10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
师:你能用语言来表述这幅图的意思吗?
生:……
师:大家看,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个关系,多么简单啊。
②多媒体出示:一把台称,重量为380克,上面有四个月饼。教学步骤同上。(4X=380)
③多媒体出示:2000毫升的水,刚好倒满2个热水瓶和一杯水。教学步骤同上。2X+200=2000)
(能过这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利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简便性。)
师:有些量不知道就可以用x表示,这些式子就自然产生了,而且含有未知数,方程产生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3、判断5+X=10 4X=380 2X+200=2000是方程吗?
师:满足方程的条件必须有哪两个前提?
生:有未知数。
生:是等式。
师:除了刚才写的三个方程,还有别的形式吗?
设疑:难道所有的方程就长成这个样子吗?生试写。
生板演。学生展示:AB=BA ABC=BCA Y+24(怎样补充才完整?) ……
师:有没有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的?
生:5+X>20
师:难道所有的等式都一定带未知数,有没有不带未知数的等式。
生:2×3=6
师:哪些是等式?把它们圈出来。圈中哪些是方程?再圈出来。你们看懂什么了吗?
生:方程含有示知数和等号。
生:只有等号,没有未知数的不是方程。
生:只有未知数,没有等号的不是方程。
师:判断:所有等式都是方程。
所有方程都是等式。
游戏:10位同学各举一张卡片。
师:是等式的同学转圈。
生:有未知数的同学转圈。
生:是方程的同学跳一下。
……
师:是方程的同学回来。
师:是等式的同学回来。
师:现在还剩3个,说一句话让两个同学回来?
生:有未知数的同学回来。
师:还有一个回不来了,怎么办?
生:不是方程的回来。
生:没有未知数的回来。
……
三、解决问题3:方程有什么用?(练习)
①练一练:看图列方程(题略)
生:X+20=50+20 2X+7=11 4X+6=87 X+21=175
② 2 B + 15=100
师:方程是用来描述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
四、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还能研究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