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体备课3

(2022-12-22 14:57:11)
分类: 集体备课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3 

 本节是浙教科学九上第1章第5节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对酸碱反应的实质进行了探索,自然引出盐的概念,为下一节学习盐以及复分解反应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内容主要是了解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着重理解酸和碱反应的实质,在理解的基础上用酸和碱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集体备课3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

2.理解酸和碱在实际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酸碱发生反应的探究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真观察、分析、探究酸碱之间的反应,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寻找、发现反应规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集体备课3 

【教学重点】

1.对酸碱反应的探究碱,对酸碱反应实质的理解。

2.酸碱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探究酸碱反应的过程,理解酸碱反应的实质。

集体备课3                            

 

小试管、滴管、NaOH溶液、稀盐酸、稀硫酸、酚酞溶液、酒精灯、蒸发皿、大烧杯。

集体备课3 

 

一、新课教学

(一)酸与碱反应

1.剖析: 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吗?如果发生了反应,如何证实发生了反应?

集体备课3教师引导: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OH-HCl在水溶液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H+  Cl-。假设把两种溶液倒在一起会发生反应吗,产物是什么?

提出假设:把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会发生反应。

猜想:产物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验证】验证酸与碱之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2.学生讨论后得出:证明反应物没有了。

                  证明有氯化钠生成。

3.学生实验:教材P19

操作步骤

现象

分析

1)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红色

溶液显碱性

2)逐滴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并不断搅拌

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溶液不显碱性

 

3)取以上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置于酒精灯上加热

蒸发皿有白色固体生成

 

蒸发、结晶

 

1.实验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以后,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这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溶液由碱性变为了中性或酸性)

2.酚酞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3.为什么在操作中必须逐滴滴入稀盐酸?

4.蒸发皿中的物质还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

思考与分析:

氢氧化钠是碱,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示红色,随着盐酸的加入,红色逐渐消失变成无色,所以此时的溶液肯定不是碱性溶液。蒸发皿中的白色物质是溶液中新生成的物质。

【实验结论】在上面的实验中,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

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  NaCl  +  H2O

同理: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结论:酸与碱之间发生反应能生成盐和水。

思考与讨论2

用什么办法知道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中,酸和碱没有剩余,恰好完全反应?

pH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然后滴加稀盐酸,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可判断为恰好完全反应。

集体备课3

(二)酸与碱反应的实质

开始滴加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的OH-减少,Cl-增多,Na+不变。可知,酸和碱反应实质: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碱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

OH- + H+ === H2O

思考:酸与碱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都是酸与碱反应,对吗?举例说明。

(三)酸与碱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1.胃酸过多、溃疡、胃疼等通常需要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等抗酸剂的药物来缓解疼。

化学方程式:Al(OH)3 + 3HClAlCl3 + 3H2O

2.材料:一辆盛有浓盐酸的罐车在环湾大道瑞昌路上桥口处泄露,两辆消防车迅速赶到现场先用熟石灰Ca(OH)2进行处理,又耗水20吨稀释处理。这次事故因处理得当、及时,所以没有对路面和花草造成太大影响。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化学方程式:Ca(OH)2 + 2HClCaCl2 + 2H2O

3.为什么被蚊虫叮咬过之后会觉得痛痒?有什么办法可消除肿痛?

查阅资料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

可涂抹一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水。

可以用NaOH来中和胃酸、蚁酸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NaOH的碱性太强,具有强的腐蚀性。

4.改良土壤酸性 

5.处理酸性工业废水

(四)小结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实验设计过程,增强对酸碱反应的认识,更加清楚实验现象的呈现,引入指示剂来体现酸碱之间无明显现象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交流、表达能力,理解实验操作的目的。能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为理解酸碱反应的实质做准备。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形成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集体备课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集体备课2
后一篇:公开课(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