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雁中学体艺组
南雁中学体艺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09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音乐公开课

(2022-06-14 08:19:23)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教案

平阳县会文中学 周舒怡

教材分析的曲调改编创作的新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以优美的旋律和浓郁的陕北风格深受人们喜爱。选择这首作品作为聆听曲目,学生不但可以从作品中领略到信天游的风格色彩,还可以从作品热烈欢腾的气氛中感受到西北民歌的热情与豪放,同时体验到陕北人民对工农红军的真挚情感。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本单元另外一首欣赏课,是一首青海民歌,也是众多花儿中流传广、影响大、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更是一首节奏自由、旋律宽广的原生态民歌。全曲采用西北民歌调式“2 5 6 1 2 5”典型音列,由上、下两个越剧构成,但约旦结构。学生可从这首青海花儿中,体验到山歌旋律的跌宕起伏、奔放高亢,演唱时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式等特点,极富西北地区色彩。

教学目标

1、联系本单元的两首欣赏作品,学习山歌、信天游、花儿等知识。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上去高山望平川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感知和体味我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民歌作品,扩大艺术视野。

2、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西北地区的人文风情与西北山歌的音乐特点,感受到优秀的音乐文化源头是扎根在人民大众之中的。

3、了解信天游花儿的体裁及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

重点:感受信天游花儿的体裁类型及特点,感受到优秀的民歌来源于生活,是在人民大众之中产生的。

难点: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PPT图片)

学生,欣赏图片:西北地区

老师:介绍西北地区民歌的特点:

二、课程新授

(一)、信天游——《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1、介绍信天游:又叫“信天游”,主要流行于陕北、宁夏、甘肃东部、山西西部、内蒙古西南部等地区。唱词多为即兴创作,往往具有叙事性特点;其结构由上下句乐段构成。在信天游中,一种节奏自由,旋律跌宕,感情奔放;另一种节奏匀称,旋律舒展,感情细腻。

2、初听导入:欣赏歌曲,并注意歌曲中以下音乐要素的变化

速度、旋律、节拍、演唱形式、情绪?

3、歌曲背景:这是一幅历史画卷,它生动描绘了一段重要的革命历史史实——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扎根延安。从此之后,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南方转移到了西北,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揭示课题《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5、分段欣赏

(1) 前奏部分

 设问:这段曲子由什么乐器演奏?节奏如何?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感?

师:跟着音乐画一画旋律线,感受旋律特点?

仔细聆听,并思考以下问题?

(2) A段

设问:主题乐句一共出现了几次?之间有什么变化?每一次都是一样的么?

3次,不一样的,但是旋律很相似,这是因为作者加入了变奏的创作技法。)

讲解什么是变奏。

完整聆听,演唱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3) B段

 、设问:与第一段相比,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各发生了什么变化?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速度变快,节奏跳跃活泼,情绪热烈、欢快,描绘了陕北人民欢迎红军的热烈场面和欢欣鼓舞的心情。)

、歌曲中出现了种演唱形式?男生齐唱和混声合唱

他们是以哪种演唱方式?“一领众和”)

、师生合作演唱(“一领众和”)

(4) A’段

 、聆听思考:这个乐段是哪一个乐段的变化重复?A乐段)

 、歌曲的主题思想?(“毛主席领导打江山”)

 、演唱形式?(领唱与混声合唱相互辉映,形成了歌曲的高潮)

(5) 歌词特点?衬词衬句、叠字——比兴手法

(6)  完整聆听,总结歌曲主要特点和曲式结构      

引子+A段+B段+A’段再现   复三部曲式

(二)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

1、花儿介绍:流行于青海、甘肃及宁夏大部分地区的汉、回、撒拉等十多个民族中的一种山歌。花儿中的长调子节奏自由,旋律高亢悠长,山野风味浓郁。 花儿中的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旋律平稳流畅。

2、初听导入

3、揭示课题《上去高山望平川

思考:

歌曲的节奏、节拍特点?

歌曲的情绪?

歌词特点?

(三)对比聆听《上去高山望平川》,对比《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找出音乐作品中相匹配的描述,将相关的音乐要素填入表格中。

(四)西北地区山歌特点:

旋律:高亢、开阔

演唱方法:真假声结合

节奏:自由、舒展

曲调:悠扬

三、课堂小结:

让民歌传唱得更广,更多姿多彩!多听民歌、多唱民歌,去探索、发现和保护色彩斑斓的世界民族音乐瑰宝,通过民歌来继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新一代中华民族后裔的使命与责任!


音乐公开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