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定稿

第六课 多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教材分析】
上节课介绍了基本类型的分支结构,并通过if-else语句来实现。在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中,当选择的情况较多时,Python提供了多分支结构。本节课内容“多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是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进一步加深。在Python程序设计中,多分支结构用if-elif语句来实现。本课结合实例首先介绍并解释if-elif语句的格式和执行过程;然后以“跳绳成绩判定”为例,分析了使用多分支if语句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深入理解多分支if-elif语句的执行过程。其次,本课还介绍了try-except语句格式和功能,try后接的是正常时执行语句块,except后接的是异常时执行语句块,并通过“跳绳成绩判定”进行体验。
【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们通过前面5节课的学习,经掌握了变量、赋值语句、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及单分支结构的学习,已经可以编写一些简单的小程序了,但在遇到复杂的判断结构时,简一的单分支结构语句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本节课将带领学生学习多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
技能方面:学生们经过前5课Python的学习。特别是第五课的学习掌握。学生在编程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在中英文切换、运算符使用等都能熟练使用,且对Python程序运行环境也比较熟悉。
情感态度方面:八年级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还是很浓厚的,本节课通过体育中考项目--跳绳分数的判定来进行教学,促使学生们提高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
【教学目标】
1、了解多分支结构、理解if-elif条件语句的格式和执行流程。
2、理解if-elif条件语句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理解if-elif条件语句中的try-except语句的格式和功能,并能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if-elif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与执行流程。
教学难点:try-except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教学方法、学法】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讲练结合的学习方法。本节课从体育测试项目--跳绳成绩引入课堂,让课堂围绕着跳绳项目成绩一步一步进行探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上节课if-else语句进行拓展、深入学习if-elif语句的学习。并能将分支结构语句运用到生活中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2.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大家注意一下除了“篮球”项目的评分标准有降低外其他项目的评分标准均在提高,对照这张表格,请同学们说说你的“跳绳”项目可以拿到几分?
生:10分、9分、8分......
师:问题来了,你能不能写一个Python程序,用来判定跳绳成绩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们熟悉的“跳绳”成绩来引入本节课教学有两方面的好处:(1)提高学生的兴趣;(2)用Python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
二、 学习新知
活动一:老师能得几分?
师:老师想问问大家,跳绳能够一分钟跳到190个以上的,有几位同学请举手?
生:学生举手。
师:请同学们对照上面的表格,看看自己可以得多少分。
生:对照中考体育考试评分标准来获取自己的成绩。
师:老师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跳绳可以跳到192个,问我这样的跳绳个数可以获得几分?
生:10分
师:能不能写一个Python程序来检测一下老师的跳绳成绩。
生:可以。
师:那请小组同学一起先讨论一下这个程序要怎么写?流程图要怎么画?然后,完成我们的程序。
生:小组讨论、并思考:该如何完成这个程序?需要用到什么样的语法结构?
生:
师:请请小组学生解释程序的意义。
【设计意图】
本知识模块通过判定老师的跳绳成绩来复习上一节课if- else语句,使学生在学习多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时,先对上一节课单分支结构程序进行复习。并通过。测试老师的跳绳成绩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活动二:你的跳绳成绩是多少?
师:你的跳绳成绩是多少?
生:10分、9分、8分、7分等等。
师:你的驾驶成绩用Python程序能实现吗?如果能怎么样来实现?
生:可以,我们可以通过多分支的判断语句结构来进行实现。
师:哪个同学能够告诉我多分支判断语句它的语法是怎样子的?
生:看书P28,思考然后回答问题。
师:以跳绳成绩为例,这个怎样把输入的跳绳个数转换成得分呢?由于我们上课的时间有限,我们只判断6分及6分以上的成绩,6分以下的成绩我们鼓励他加油。
生:
师:非常完整,请一位学生描述程序运行过程,思考如何将各个分数段的成绩都列出来呢?(学生对程序描述完成后对该程序进行补充并运行。)
师:我们的程序越来越长了,但是发现没有,我们程序的结构还是非常清晰的,输入跳绳个数,然后判断你的成绩。
【设计意图】
通过2次补充“判断跳绳成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善程序,在完善程序的过程中理解多分支结构,那让学生感受到程序的开发和积木的搭建相类似,较长的程序代码是在较短的程序的程序代码基础上扩展而来的。
活动三:
课堂练习1:求三个数的最大值
师:给你3个数用什么办法求出它们的最大值?
活动四:异常捕获(try/except)
师:请大家运行下面这段程序,说说这段程序完成什么样的功能。
生:回答程序运行结果
师:演示将除数输入为“0”,程序运行结果会怎样呢?
生:出错了
师:怎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生:判断除数是否为“0”
师:非常好,请和学生一起完成如何判断除数是否为“0”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生:用try/except异常捕获语句
师:太好了,请同学们自己来试试?
生:一边做一边讨论
三、课堂总结
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多分支结果的那些知识以及怎样进行异常捕获操作?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过程
七、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