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韶关学院2016年专插本《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2015-12-08 09:07:21)
标签:

招生专插本

分类: 16年专业课大纲

2016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学前教育学)

 

Ⅰ 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又称专插本)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内容

总体要求: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学前教育学的知识和原理进行案例分析,对现实学前教育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与妥善解决。

绪论

⒈ 考试内容

  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⒉ 考试要求

⑴ 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⑵ 识记学前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阶段,识记每个阶段最主要的教育家以及主要思想。

⑶ 领会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第一章  学前教育基本原理

⒈ 考试内容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⒉ 考试要求

⑴ 了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⑵ 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会用理论分析相关案例

第二章  教育机构里的学前教育

⒈ 考试内容

学前教育的功能与任务

学前教育的特点。

    我国学前教育法规及规章。

  学前教育的原则。

⒉ 考试要求

⑴ 理解学前教育的功能与任务,掌握幼儿园的保教目标。

⑵ 掌握学前教育的特点。

⑶ 掌握我国学前教育法规及规章,会用有关《条例》、《法规》、《指南》分析、解决有关学前教育的现象。

⑷ 掌握学前教育的原则。会用学前教育原则分析、解决学前教育的教学、教育案例。

第三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

⒈ 考试内容

⑴ 学前儿童。

⑵ 学前教育教师。

⑶ 学前教育内容。

⑷ 学前教育环境。

⒉ 考试要求

⑴ 掌握正确的儿童观,会运用正确的儿童观分析解决学前教育、教学问题。

⑵ 掌握幼儿教师的劳动特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会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问题。

⑶ 理解学前教育内容,理解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内涵;理解幼儿园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和艺术五大领域的内涵和实施要求。

⑷ 了解学前教育环境和功能。

第四章  学前教育课程

⒈ 考试内容

学前教育课程的内涵、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学前教育课程的形态。

学前教育课程编制的依据、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拟定、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

⒉ 考试要求

⑴ 了解学前教育课程的内涵,理解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和形态。

⑵ 掌握学前教育课程编制的依据,初步学会拟定学前教育课程活动目标。

⑶ 初步学会选择学前教育课程内容。

⑷ 初步学会学前教育课程的步骤方法。

第五章  学前有效教育

⒈ 考试内容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

⑵ 学前有效教育。

⒉ 考试要求

能运用学前有效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解决学前教育问题。

运用所学的理论对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第六章  日常生活活动

⒈ 考试内容

日常生活活动及其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⒉ 考试要求

明确学前儿童日常生活活动各不同环节的特点、指导方法及实施要点。

⑵ 初步学会幼儿园常规的指导方法。

第七章  学前儿童游戏

⒈ 考试内容

游戏及其特征、功能。

儿童游戏的条件。

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⒉ 考试要求

⑴ 了解游戏的含义,理解游戏的特征和功能。

⑵ 掌握儿童游戏的条件。

能应用儿童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方法,会分析解决相关的学前教育案例。

第八章  区域活动

⒈ 考试内容

区域活动及其特点。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⒉ 考试要求

⑴ 理解区域活动及其特点,会运用理论分析幼儿园区域活动,解决有关学前教育实践问题。

会根据幼儿班级具体情况设计区域活动,投放材料。

第九章  学前教学活动

⒈ 考试内容

教学活动及其特点、功能。

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⒉ 考试要求

⑴ 识记并理解教学活动及其特点、功能。

会拟定学前儿童教学活动方案

运用所学的理论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会分析学前教学活动案例。

第十章  领域与主题活动

⒈ 考试内容

⑴ 领域活动。

⑵ 主题活动。

⒉ 考试要求

⑴ 理解领域活动及其特点,领会领域活动大纲的编制与内容的把握,学会领域活动的设计,领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会运用领域活动的理论进行设计与评价。

⑵ 理解主题活动及其特点,学会主题活动的设计,会运用主题活动的理论进行设计和评价。

第十一章  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

⒈ 考试内容

亲子活动及其教育功能、亲子活动的种类。

节日活动及其教育功能。

外出活动及其教育功能。

⒉ 考试要求

⑴ 了解亲子活动及其教育功能、亲子活动的种类、节日活动及其教育功能、外出活动及其教育功能。

⑵ 了解亲子活动、节日活动、外出活动的组织。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班级保教工作管理

⒈ 考试内容

学前儿童班级保教工作管理及其功能、内容。

班级保教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⒉ 考试要求

⑴ 了解学前儿童班级保教工作管理及其功能、内容。

⑵ 掌握班级保教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前教育各类班级的管理。

第十三章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和小学

⒈ 考试内容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共育。

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合作。

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衔接。

⒉ 考试要求

⑴ 领会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共育的意义、任务、形式和内容,掌握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共育的注意事项。

⑵ 领会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合作的意义、任务、形式和内容。

⑶ 领会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衔接的意义、任务和内容,掌握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衔接的正确理念,会用理论分析解决相关的学前教育案例。

Ⅲ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题型比例

1. 单选题:约占10%

2. 判断题:约占10%

3. 简答题:约占20%

4. 论述题:约占30%

5. 案例分析题:约占30%

三、试卷题型示例及答案

1. 单选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别程度)

例:(     )是幼儿的主导活动。

A、上课       B、学习       C、游戏       D、听故事

答案为C、游戏

2. 判断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为了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教师应该强制胆怯的幼儿玩平衡木游戏。

答案为错误

3. 简答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例:什么是学前儿童游戏?游戏对儿童发展具有哪些作用(10分)

答:学前儿童游戏是儿童借助对现实的认知、理解,在假想的情境中模仿与再造成人的实践活动。是儿童内部动机驱使的感知和操作活动。(5分)

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1分)
2)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的发展(1分)
3)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1分)
4)游戏能够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1分)  
5)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分)

4. 论述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是否学会联系实际)

例:结合实际谈谈家园合作的意义和主要方式15分)

答:家园合作的意义:(一)教育机构与家庭共育是学前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二)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共育整合双方优势,实现教育合力最大化。(5分)

家园合作的主要方式包括:1、集体方式:(1)家长会,(2)家长学校,(3)家长开放日,(4)家长接待日和专家咨询,5)家园(所)联系栏,(6)小报小刊和学习材料提供。(5分)2、个别方式:(1)家庭访问,(2)个别谈话,(3)家园(所)联系手册或联系卡,(4)书信、便笺,(5)电话、网络联系。(5分)

本题应结合幼儿园进行论述。

5. 案例分析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学会程度)

例:绵绵春雨不间断地落在窗玻璃上,凝成了晶莹的水珠。突然,一位小朋友跑到教师面前,着急地说:“老师,老师,快看,玻璃出‘水痘’了。”教师A说:“瞎说,玻璃怎么会出‘水痘’?那是雨水。”教师B说:“是吗,你很善于观察。”教师C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啊!玻璃上的‘水痘’究竟是怎么回事?谁愿意来说一说?”请结合<</span>纲要>分析一下三位教师的应答,并谈谈你怎样应对这种情况。15分)

答题要点:《纲要》指出幼儿园科学教育领域的目标:1、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2分)

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具有拟人化的思维特点。2分)

教师A无视幼儿的心理特点,她的话会影响及扼杀幼儿的求知和探究兴趣。2分)

教师B鼓励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符合科学领域的目标一,但没有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解决问题。3分)

教师C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鼓励幼儿探索问题,解决问题。3分)

如果是我,我会鼓励幼儿,引导幼儿观察这种现象,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本质规律。3分)

 

Ⅳ 参考书目

《学前教育学》(第二版)郑健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