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介“361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2013-05-12 22:25:31)
标签:

361

模式

杂谈

分类: 规矩吧

简介“361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一、模式

3”代表三个学习阶段及三种主要学习方式——三个学习阶段:课前准备、课中导学、课后巩固;三种主要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6”指六个教学环节或流程:

1.目标展示(明确目的,学习方向和要解决的问题)

2.自主学习(自己学,找出“不会的”。)

3.合作探究(对学、群学、教师导学,“学会不会的”。 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助,预习疑难可学生解答或老师点拨,让全部组员掌握,做好展示准备);

4.展示提升(组长带领,人人展示“学会的”。各组派代表讲清本组的题目,师生学习点拨、质疑点评);

5.总结拓展(教师依据“出错的”组织反馈,并总结问题,巩固拓展。)

6.达标反馈(学生归位,整理学案、对子测评。对当堂知识采取不同形式检测,落实目标)。

1”指一个最终目标——“1”指一个最终目标----始终贯穿学校“立品为先,笃行求真”的办学理念,培养 “在家做好儿女、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的三好学生,以真正意义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

二、解读:

361互动”教学模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有关理论为依据,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源,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问题为主轴”的“六为主”教学原则,通过“三个学习阶段,六个教学环节,一个最终目的”的模式体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课前师生思想、心理、材料、内容的准备,为课堂学习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六个教学环节”指课中导学的“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总结拓展、达标反馈”操作流程,具体地说,就是在明确目标、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按照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小组对学群学,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展示提升,使学生达到真学、实学、乐学、会学;教师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一个最终目的”指的是“1”指一个最终目标----始终贯穿学校“立品为先,笃行求真”的办学理念,培养 “在家做好儿女、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的三好学生,以真正意义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师生互学,教学相长,并在学习中生成新知识;全体师生在各种方式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均以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

1.“361互动”教学模式的“3

1)从学习阶段来看。“3”代表三个学习阶段——课前准备、课中导学、课后巩固。

361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学习阶段”和“六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课前”是基础,“课中”是核心,“课后”是保证,“课前”不到位,“课中”何谈精彩。

①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我校集体备课方案完成个备、集备、复备。编制印制好导学案。学生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各年级根据学生实际,安排好学生的新授课课前预习活动。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内容,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当然首先应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教材,逐渐学会有效预习。各学科应采取措施做好督促检查工作。课前延伸的预习内容编写要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内容的设计。课前预习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布置预习内容,所涉及的内容的难度要适中,内容要适量,坚决杜绝把指导学生预习变成教师抢占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一种手段。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就能解决教材上大部分内容。学生课前预习一般是就相关内容做好了解,不一定是看课本上内容,大多数学科大多数内容提倡课中预习,因此大多数时候移植到课中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凡是有课前预习的科目,有预习,必检查。正式上课前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检查与诊断,了解学情。文科学科和部分理科学科把这一学习阶段通常与课中的“自主学习”教学流程合并在一起进行操作。

②课中导学:要体现“三讲三不讲” ,“三讲”即针对预习遗留问题讲、针对课堂生成问题讲、针对教材开发结合田家炳教育思想讲,“三不讲”即学生懂了的不讲、讲了也不懂的不讲、应该让学生操作实践后才得出结论的内容不讲。课中学习要重点体现教学环节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当堂检测及总结拓展。课堂检测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及目标达成度的主要环节,能及时进行课堂反馈并进行课堂矫正。课堂优习要实现 “三化”,即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优化、师生角色的转化、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以达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

③课后巩固:教师做好课后反思,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学生通过完成当堂检测任务,落实全部学习目标。师生共同构建课后的反思文化。通过当堂检测,了解学生学习效果,根据实际状况精选习题,布置少量书面巩固练习,或布置实践性作业,或分层进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有练习的学科课后练习尽量控制在20分钟以内。

2)从学习方式来看。“3”代表学生三种核心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2.“361互动”教学模式的“6”指课中六个教学流程

①目标展示:根据学生预习反馈情况,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展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般不宜超过三个。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向和要解决的问题。

②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学即独学,找出“不会的”。(部分学科这个阶段移植到课前预习阶段,但大多数学科大多数内容都是课中预习)根据目标,充分发挥生本互动,教师务必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能充分了解书上的文本内容。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根据目标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环节是学生合作探究的重要基础。

③合作探究:即在独学基础上的对学、群学、教师导学,从而“学会不会的”。此阶段充分利用小组优势,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优秀学生可以解决待优生的部分问题。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取师生平等交流讨论的形式,避免单纯机械的讲授。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助,疑难问题可学生解答或老师点拨,让全部组员掌握,做好展示准备。

④展示提升: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人人展示“学会的”。各小组派代表讲清本组的题目,师生学习点拨、质疑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要及时进行点拨点评,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理清思路,解难答疑,升华提高。

⑤总结拓展:教师依据“出错的”组织反馈。根据课中学生学习情况,展示情况,及时总结点拨,适当拓展巩固延伸。

⑥达标反馈:学生归位,整理学案,再次落实目标,对当堂知识采取对子测评、全体测评等不同形式检测形式。检测内容应是本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的反应,题目设置要精,形式可以多样,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问题探讨等。新授课原则上必须有当堂检测并必须做到当堂完成,授课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当堂检测的学生情况以便及时查漏补缺,择其要点总结,学生将错误练习进行纠错,纠错务必落到实处,小组中有专门的学生负责本组同学的纠错。

3.“361互动”教学模式的“1

1”指一个最终目标——始终贯穿学校“立品为先,笃行求真”的办学理念,培养 “在家做好儿女、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的三好学生,以真正意义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

4.“361互动”教学模式的“互动”

“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师生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各环节均充分体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本互动方式。自主学习——主要是生本互动,初步理解文本内容;合作探究——主要是生生互动,展示自己,提升能力;教师导学——主要是师生互动,画龙点睛,升华内容。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对话、质疑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