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雨》——浅谈两代人的爱情纠葛

(2015-09-11 22:06:32)
标签:

情感

读书

雷雨

杂谈

分类: 阅读笔记

对于《雷雨》这部作品,不少人关注到了鲁大海和周朴园之间的冲突,也注意到了周家(资本家阶层)和鲁家(底层人民)之间的矛盾,认为它重在反映不同阶级之间的社会矛盾,揭露资本家的丑恶面目。然而在我看来,书中最为精彩的还该属周家、鲁家两代人的爱情纠葛。在这篇文章中,我会主要就繁漪·周萍,四凤·周萍,四凤·周冲来谈谈我的理解。

【周繁漪·周萍】

在繁漪与周萍的感情中,她是更加主动的;通过她的自叙和别人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周萍起初对于后母的确抱有一定非分之情,但最终却为这段感情而后悔。探求两人这一段感情的原因,尤其是主导的繁漪,我觉得可以用“解脱”这个词来形容:

繁漪  (自语)热极了,闷极了,这里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个干净,当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烈烈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我过去的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哼,什么我都预备好了,来吧,恨我的人,来吧。叫我失望的人,叫我忌妒的人,都来吧,我在等候着你们。【第二幕】

繁漪  (痛苦地)萍,你说,你说出来;我不怕,我早已忘了我自己(向冲,半疯狂地)你不要以为我是你的母亲,(高声)你的母亲早死了,早叫你父亲压死了,闷死了。现在我不是你的母亲。她是见着周萍又活了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她也是要一个男人真爱她,要真真活着的女人!【第四幕】

从这段独白中,我们不难看出繁漪希望开始这一段感情的原因——她厌倦了周公馆中压抑的氛围,厌倦了别人用鄙夷的眼神看她说她“有病”,她渴求一个能够点亮她灰暗的生活的事物。她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周萍,与她年龄相仿,周朴园的私生子,一个富有活力和生机的存在。因此,她不惜在雨夜跟踪周萍到四凤家,不惜把四凤从家中赶走只希望自己能够独占他的感情,不惜死皮赖脸挽留周萍不希望他离开,不惜将亲生儿子周冲作为拆散二人的工具。繁漪对于周萍有一个由爱到恨的转变——爱与恨,往往只有一墙之隔。她爱着他的生机,却也恨着他抛下自己选择四凤。她虽然已经三十多岁,在感情中却像一个年少的女孩,不择手段想要留下自己的爱人,以至展示出了自己狠辣的一面。而在第四幕中,繁漪与周萍的矛盾在众人面前爆发,二人的感情以悲剧告终,主要是因为繁漪想摆脱周家的压抑和沉闷,却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与周萍偷情之上,而缺乏更多的勇气和反抗精神。

       而感情中的另一方,周萍,我揣测他最开始和繁漪之间的事情,同仇敌忾的心理(都厌倦和厌恶周朴园的作为)可能胜过男欢女爱的感情。特别是到了后来,周萍更是深深陷入了曾与繁漪发生过一段感情的后悔之中,也极力向别人隐瞒这些故事:

周萍  所以我就要走了。不要叫我们见着,互相提醒我们最后悔的事情。【第二幕】

周萍  那么,我是个最糊涂,最不明白的人。我后悔,我认为我生平做错一件大事。我对不

起自己,对不起弟弟,更对不起父亲。【第二幕】

周萍在与她的对话中,多次将他们之间的事定性为“错误”。在被父亲问起“这两年在家中是不是有些不规矩”时,他立刻联想到了这段感情,支支吾吾、唯恐父亲发现。那么即便他曾经真的对繁漪产生过真爱,那么这样的表现——懦弱可恐惧,也足以把一段本来可以终成眷属的感情推入深渊。那么为什么周萍最终选择放弃与繁漪的感情呢?应该一方面是厌恶了与后母保持这样见不得人的关系,希望能够有正常的感情寄托来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些色彩;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受到了家庭伦理的束缚,认为自己的作为终究是有悖于道德、有悖于常理的。

【鲁四凤·周萍】

与《雷雨》中其他几对感情关系相比,四凤与周萍的独特之处在于,这是唯一一对两厢情愿的恋人,然而除了身份的极大悬殊之外,我感觉他们的感情潜伏着极大的危机。周萍对待鲁四凤,与繁漪对待周萍有相似之处,我认为把周萍的爱定性为“救赎”比较合适:

他觉得他在那一方面欺骗他的父亲是不对了,并不是因为他怎么爱他的父亲(固然他不能说不爱他),他觉得这样是卑鄙,像老鼠在狮子睡着的时候偷叹一口气的行为,同时如一切好自省而又冲动的人,在他的直觉过去,理智冷回来的时候,他更刻毒地悔恨自己,更深地觉得这是反人性,一切的犯了罪的痛苦都牵到自己身上。他要把自己拯救起来,他需要新的力,无论是什么,只要能帮助他,把他由冲突的苦海中救出来,他愿意找。他见着四凤,当时就觉得她新鲜,她的“活”!他发现他最需要的那一点东西,是充满地流动着在四凤的身里。她有“青春”,有“美”,有充溢着的血,固然他也看到她是粗,但是他直觉到这才是他要的,渐渐他也厌恶一切忧郁过分的女人,忧郁已经蚀尽了他的心;他也恨一切经些教育陶冶的女人,(因为她们会提醒他的缺点)同一切细微的情绪,他觉得“腻”。【第一幕】

在上一段中提到过,周萍始终对自己曾经与繁漪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这其中也包括对于父亲的愧疚之情——这使他陷入了极大的冲突中。背着繁漪,他开始去舞厅、整夜酗酒,只希望能够早日离开繁漪。应该说,与后母的关系让他压抑——在这一点上,与繁漪是类似的。她看上了周公馆的下人鲁四凤,认为她是“美”“青春”和“活力”的代表,可以带自己远离这样的思想挣扎;而与四凤的感情,也让他可以逐渐忘记繁漪,平复他对于父亲周朴园的愧疚。因此虽然四凤看到的是他对于自己热烈追求的一面,甚至有了他的孩子,他在对四凤说话时还是会有尖酸的、狠毒的、恶燥的语气,有把四凤据为己有的强烈的欲望——这其实与他是大少爷的身份是一致的,这也是他的爱中夹杂的负面情绪。他的爱不强烈吗?如此,他怎会在四凤死后用子弹结束自己的生命。

       四凤对于周萍的感情,可以说也是火热的。她拒绝了周冲的求婚,对他说自己已经有心上人了,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于感情的坚守。四凤也热切的盼望过他们的未来,然而:

侍萍  (立起)你就这样跪下说。

四凤  妈,我答应您,以后我永远不见周家的人。

侍萍  孩子,天上在打雷,你要是以后忘了我的话,见了周家的人呢?

四凤  (畏怯地)妈,我不会的,我不会的。

侍萍  孩子,你要说,你要说。假若你忘了妈的话,--

四凤  (不顾一切地)那--那天上的雷劈了我。(扑在鲁妈怀里)【第三幕】

四凤对周萍的爱终究还是没能战胜她对母亲的依恋之情,所以她还是不情愿地发了誓。但尽管如此,联系后面的情节看来,这段话更像是对于母亲的一种敷衍:

四凤  (转身,背向观众)你走!

四凤  (焦急地)不,不,你不要进来。

四凤  (决定地)对了。(转过身,面向观众,苦痛地)我忘了你了。你走吧。

四凤  (低声)你抱紧我,我怕极了。

当周萍按照约定在十一点半来到四凤窗前的时候,四凤犹豫了。在几番心理斗争之下,她还是狠下心来把周萍拒之门外,几次催促他离开——她并非厌恶周萍,还是在害怕。当周萍破窗而入之后,她没有经过几番挣扎便接纳了他的存在,在阵阵雷声中甚至躲进了他的怀里。四凤在心里建立起来的抵抗周萍的围墙,如此轻而易举地就倒塌了。这便是她的恐惧,害怕自己一旦见到周萍,就还会以自己最坦诚的面貌相待,宣泄自己最真实的情绪,违背了自己对母亲的承诺。因此尽管有她的发誓在先,当得到母亲的允许,可以和周萍在一起后,她的喜悦之情,终究胜过了她对亲情的留恋。

       那么,又是什么让侍萍打定决心,想要阻挠四凤和周萍之间的感情呢?第一,也是最浅显的原因,是她知道周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与四凤的感情无异于乱伦。她也害怕当着二人的面将此说破,狠狠地摔碎他们之间正热烈发展的感情。第二,她不希望自己会再和周家产生任何纠葛——会与周家产生纠葛的侍萍,早就在多少年前投河死了,现在的侍萍与周家无关,这也是她虽然对于周家有记恨,却也阻止鲁大海找上周家的们惹是生非的原因。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侍萍与周朴园的感情结束后,侍萍把自己定为成“受害者”的角色,她不希望四凤会重蹈自己当年的覆辙,成为下一个滥情少爷的“受害者”,跟周家的阔少爷发生一段感情,赔上了自己的美貌,葬送了自己的青春,只因为最终阔少爷还是要娶门当户对的小姐,自己心碎而欲轻生。

【鲁四凤·周冲】

周冲对于四凤的感情是热烈的,但是却没有得到四凤的回应。周冲在这部剧中,更多地是一个十七岁无忧无虑的少年,因此他对于四凤的感情,多少也有些幼稚的成分在里面:

周冲  有时我就忘了现在,(梦幻地)忘了家,忘了你,忘了母亲,并且忘了我自己。我想,我像是在一个冬天的早晨,非常明亮的天空,……在无边的海上……哦,有一条轻得想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风吹得紧,海上的空气闻得出有点腥,有点咸的时候,白色的帆张得满满地,像一只鹰的翅膀斜贴在海面上飞,飞,向着天边飞。那时天边上只淡淡地浮着两三片白云,我们坐在船头,望着前面,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第三幕】

他向四凤求婚、希望获得繁漪和周朴园的理解,也有一种少年的天真。然而如果要来形容他对四凤的感情,我觉得“同情”可能是最恰当的。周冲与四凤的关系看似平等,实际上却暗含一种周冲居高临下俯视四凤的感觉,从他反复给四凤零钱、劝说她收下繁漪的路费就可以看出。同时,他也试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到四凤身上。在他看来,四凤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子,他想要让她去读书,做一个体面的、有见识的女子,这样两人便可名正言顺。然而:

周冲  (抬头,羊羔似的)不,妈!(又望四凤,低头)只要四凤愿意,我没有一句话可说。

周冲  (疑惑地,思考地)不,不,我忽然发现……我觉得……我好像并不是真爱四凤;(渺渺茫茫地)以前--我,我,我--大概是胡闹!

周冲  (望着萍热烈的神色,退缩地)不,你把她带走吧,只要你好好地待她!【第四幕】

他最终的妥协、他对于曾经对四凤产生的感情的否定,可以看得出来他对于四凤的爱中,包含着懦弱和不确定。然而,也不能说周冲这一番话中,没有包含成人之美的愿望。

       在雷雨夜中,三段感情都以悲剧结束,繁漪、四凤、周冲、周萍的感情纠葛终于落下帷幕。伴随着尾声中两位尼姑和姐姐弟弟的对话,周公馆里曾经有过的爱恨情仇也在回忆中逐渐褪色。这让我想到了这样一段结尾,“我在那温和的天空下面,在这三块墓碑前留连!望着飞蛾在石南丛和兰铃花中扑飞,听着柔风在草间吹动,我纳闷有谁能想象得出,在那平静的土地下面的长眠,竟会有并不平静的睡眠。”而这可能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