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棍棒教育的现状、弊端、原因分析以及对策

(2012-06-02 18:44:22)
标签:

棍棒教育

儿童

健康

原因分析

对策

教育

分类: 儿童健康指导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12年6月1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2.5%的父母固执地认为自己知道怎样对孩子更好,近三成家长信奉“棍棒”策略。

  据了解,该项调查于今年3月—4月展开,选取北京、上海、重庆在内的12个城市。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我知道怎样做对孩子更好”,超八成父母表示十分认同。其中,农村父母更固执,有85.7%认同此观点,比例高于城市和小城镇。

  调查指出,赞同“不打不成材”,或者认同“打一棍子给一个甜枣”的做法的父母,比例高达27.3%。

                                                                                                                       ——法制晚报

    棍棒教育的弊端:

    (一)这是一种严厉惩罚式的教育,往往会造成子女的胆怯、懦弱、退缩、自卑的心理行为。使孩子变的无精打采、心神不定、自卑自闭,不敢与人交往,尚失了自信心、上进心。

    (二)这种严厉惩罚式的教育,往往也让孩子受家长的影响,形成粗暴、野蛮、蛮横不讲理的个性。甚至对他人有了暴力行为。影响了孩子良好性格的发展。

    (三)在这种严厉惩罚形式的教育中,孩子为了躲过暴打,用敌对和说谎的行为对付欺骗家长,造成孩子不良品格的滋生。

     (四)在这种严厉惩罚式的环境中,孩子感到冷漠、孤独、无助,没有温暖,没有安全感。使孩子心理压抑、扭曲,这种忧郁的心理会造成孩子的犯罪和自杀,产生了社会、家庭的悲剧。

    原因分析:

    (一)父母对教育的认识误区

      父母采用棍棒教育无非就是表达一种心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在这一“正当理由”下,体罚行为似乎自然合理。其实是父母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方法,不了解与子女沟通的态度和方法,对传统的体罚不加思索地沿用,也说明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因循守旧和懒惰。教育子女并不是一件无师自通的事情。

    (二)在父母权威下,体罚维护了父母的家长尊严,暂时约束了调皮不听话的儿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法宝。

    (三)这种管教方式代代沿袭,已经被伦理强化,普遍存在的现象被误认为是完全正确的,社会对此有宽容性。

    改善棍棒教育的几项原则:

    (一)凡是孩子喜欢的,家长要适当涉猎,适当走进孩子的世界,在亲子互动中让孩子明辨是非。

    现在孩子喜欢流行歌曲、电视剧、卡通、F4,喜欢玩电脑游戏,喜欢上网,如果家长一点都不了解,就很难与子女沟通,也不理解子女为何做出让自己生气的事。

    (二)家长自己要学会明辨“是非”

     如果在道德问题上不听话,要坚决反对;如果是因为淘气不听话,家长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是思维上不听话,则应予以支持和鼓励,甚至允许标新立异。家长应该遵循“行为上严,思维上宽;小时候严,长大了宽”的原则。

    (三)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可以理解,但是这常常成为孩子沉重的包袱。

    (四)世界上没有完人

    自己不是完人,也不要期望孩子成为十全十美的人,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

     有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博主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本话题的探讨和交流,谢谢配合!

                                                                                                                二O一二年六月二日
                                                                                                                       甘 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