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盖碧波拥白莲  儒雅风流莲花庄  —湖州莲花庄简介

(2015-11-29 19:03:50)
标签:

公园

荷池

文化

历史

佛学

青盖碧波拥白莲  儒雅风流莲花庄

湖州莲花庄简介

莲花庄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别业。位于湖州城的东南部,靠近318国道。宋朝末年,赵孟頫的曾祖父赵师垂从大梁(即今河南开封市)迁移到湖州,成了湖州人,他在湖州建造了园林,当时叫“新兴郡国园”,后来赵孟頫父亲赵与訔把它改名为“菊坡园”,到了赵孟頫时又改名为“莲花庄”,成为了他的别业。

莲花庄至明代保存完好,到了清末时遭受毁坏,只留遗址。1986年,湖州市人民政府按历史原貌修复,1987年竣工正式向游人开放。

现在的莲花庄占地112亩,是由潜园与莲花庄合并而成。整个莲花庄分为西、中、东、北四大景区,其中水面占1/3,庄内有水杉、银杏、雪松、紫楠等许多珍贵树种分布各处。

莲花庄正门门额上“莲花庄”三个大字工整清秀,是我国已故著名书法家、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门两侧粉墙上对称塑有一大四小的五朵莲花图形。

进莲花庄正门,左边是“吴兴赋”大石碑,宽70多公分,长约8米,是按赵孟頫手书“吴兴赋”真迹放大雕刻而成,原物为绢本,宽25.2厘米,长28.3厘米,现保存在浙江省博物馆内。赵孟頫20多岁创作此赋,全文900字,描述了湖州的地貌、历史和旖旎风光。碑前有一个小池,叫“清胜池”,池中有几朵睡莲。碑右有个亭子叫“清胜轩”,亭中立有“重建莲花庄记”碑,记载了湖州市人民政府重建莲花庄的经过。轩后有一回廊,其中有块碑上刻的是赵孟頫绘的“吴兴山水清远图”,这是根据上海博物馆提供的照片复制的,它的左边是赵孟頫儿子写的“吴兴山水清远图记”。

 “吴兴赋”对面有一个大水池,池北面有一间宽6间,半踞池面的水榭,名叫“青弁居”,匾额由著名书法家郭仲选书写。水榭现在是茶室,沏上一壶茶,临窗眺望远处风景,让人有飘飘欲仙的感觉。赵孟頫认为水榭周围风景可以和王蒙的“青弁隐居图”媲美,于是将水榭取名为“青弁居”。池的西面,沿墙种植着竹子,元朝画竹成风,赵孟頫也喜欢画竹,是“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池南面有一个洲,有小桥和池岸相连,洲上有一个方亭,取名为“白蘋洲”。青弁居东面是“芙蓉洲”,全部由黄石堆砌而成,中间有一个“谱云泉”,现已干涸。

从青弁居往东过桥就是中区,左手有土山,山顶有幢三层楼阁叫“管楼”,是赵孟頫的妻子管道升生前经常逗留的地方。管道升是一位女画家,其著名作品有《山楼绣佛图》,所以该楼又称“题山楼”。“题山楼”匾额由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撰写,楼底有著名书画家张辛稼撰写的“赏湖山吴兴无双,品书画楼主第一”的对联。管楼东面有一片梅林和竹园,梅林丛中有一个轩,叫“清绝轩”,因为管道升“善写梅竹、笔意清绝”而得名。

下土山两边种有银杏树,近池边有两棵是1987年日本静冈岛田市与湖州结为友好城市时种下的纪念树。

银杏树边的水池中载满莲花,名字就叫“莲池”。临池有座面阔三间的建筑名“松雪斋”,“松雪斋”东面有个小亭子叫“鸥波亭”,斋与亭以回廊相连接。这两幢建筑都是以赵孟頫的号命名的。赵孟頫生前常常在这里泼墨作画,他的许多杰出作品在这里完成。

莲池中有一块太湖石,形状如一条彷徨逃窜的鳄鱼,称之为“鳄鱼石”。1987年,“松雪斋”故居修复后,赵朴初题写了一幅对联:“儒雅风流,一时二妙兼三绝;江山故宅,青盖碧波拥白莲”。“二妙”说的是赵孟頫和妻子管道升,“三绝”指的是他们的诗、书、画;“拥白莲”既是对“莲池”景物的描写,又是对赵孟頫夫妇圣洁高尚品格的称道。

与松雪斋隔池相望有一座由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假山顶上有个亭子,名叫“芝亭”。这假山下面有洞,相传就是那个鳄鱼精当年修炼的地方。

“松雪斋”后面有幢建筑叫“印水山房”,房柱上有一幅对联,是中央文史馆王益知老先生题写的,左边是“鸥波馆中银钩铁砚传书法”;右边是“水精帘下金粉丹青化画师”。这个地方是当年赵孟頫创作书画的场所,这幅对联形象地勾勒出这一情景。

出“印水山房”往前走,是一个高墙围的院子,院子上方有四个字“苕上辋川”。进入院子,正面就是一尊赵孟頫的铜像。旁边的太湖石是根据《三希堂化谱》为蓝本仿缀而成的,造型独特,别具一格,所以称为“石妙三品”。

院子东面有一个月洞门,门上有“水晶宫”三个字。水晶宫是传说中海龙王的寝宫,这里虽然没有海,但是湖州河港密布,水网交错,素有“水晶宫”的称呼,赵孟頫也有水晶道人的别号,因此,这里就以水晶宫来命名。

走进月洞门,眼前豁然开朗,一片自然山水风光,这是园林建筑的一种技巧,称为障景,开始先让人只看见一小部分的景色,然后逐步将整个园林画面展现出来,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站在洞口往右看,可以看见一个大池,左右两边是回廊,镶嵌的是赵孟頫字碑。赵孟頫的字是“吴兴三绝”之一(另两绝是冯应科的湖笔和钱选的画)。左边回廊连接着一幢二层楼阁,叫“晓清阁”;右边有一个廊桥,叫“映带桥”,桥东的建筑就是“大雅堂”。赵孟頫夫妇经常在这里弹琴、吟诗、作画,他们有两把古琴,其中一把就取名叫“大雅”(另一把叫松雪)。“大雅堂”左边那个亭子叫“天工图画”,是两个连在一起的亭子组成。与双亭和大雅堂隔池相望有一座桥,叫“惊鸿桥”,桥上建有一方亭子,所以也叫亭桥。池对面有一个亭叫“澄环观”,另外一个建筑叫“红蓼汀”,与大雅堂遥遥相对,形成对景。

出大雅堂,就进入北区。北区是清光绪初年藏书家陆心源的私家花园,最早叫“陆家花园”,陆心源辞官回湖州后,潜心著书,自称“潜园老人”,所以花园改名为“潜园”。抗日战争时期,潜园大部分建筑被毁坏。1980年国家拨款修建,1984年竣工。

宋楼是清咸丰举人陆心源创建的书楼。他一生爱书,从青少年时就开始藏书。他不仅以藏书闻名,且一生著述颇丰,是一位大学者,其遗作汇成洋洋大观的《潜园总集》达940多卷,藏书达15万多卷。

潜园的中间有个小池,形状象玉如意,名字因此被叫做“如意池”。池东北角有五块太湖石,其中最高大峻峭的一块叫“莲花峰”,高4.5米,原本安置在“松雪斋”中,上面还有赵孟頫书写的“莲花峰”三个篆体字。池南有两棵名贵的树种,一棵叫“紫楠”,树龄已有50余年,非常稀少;另一棵叫“孔雀杉”,树龄20多年,高约10米。

池东还有园内最大的假山,由一千多吨太湖石垒成。假山南面有个小亭,木柱棕瓦,古朴简陋,亭中有湖州籍著名书法家谭建丞书写的“小蓬壶”三个字,意思是说人们来到亭中,会有远离尘世进入蓬莱仙境的感觉。

假山东侧,有一块陆氏献书碑,上面有“圣旨”两个字。清光绪年间,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向全国广求书籍,陆心源向朝廷献书150多种3400多卷,得到嘉奖,陆心源就奉旨建了这块纪念碑。

再往东走有一个长廊叫“抱轩”,把潜园东部地区全部包围了进去,墙上有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书写的“潜园”两个大字。这里也是莲花庄的东门。

 资源:据《湖州导游词》修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