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法引言-百岁居士曹文錫
(2013-12-09 22:42:35)
标签:
杂谈 |
养生法十四种
九十四龄曹文锡 道号无为居士撰
最简单之养生法十四种。这十四种养生法在明代已有流传,并载于我国养生经典中。如能以恒行之,定能收到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效果。
1.
发宜常梳,以指代梳,从额前到枕后,动作要轻松,古人称为「栉发」。其功能醒目止痛、降血压。
2.
面宜多擦,先搓热两手,分两侧在面上轻擦之,并用两中指在鼻旁擦数次,全部擦廿至三十次。最好在睡时及起床时行之。古人称为「浴面」,其功用可醒脑、降血压,减少颜脸绉纹。
3.
目宜常运,双目从左自右转十四次,再从右至左转十四次。转目时要慢,然后紧闭一下睁开。古人称为「运睛」。其功用能去眼内障及眼之外障。
4.
耳宜常弹,用两手掌心,紧按于两耳孔,再用双手之第二指在后脑部左右同时弹十二次共廿四次,听到咚咚响声。古人称为「打天鼓」。其功用能防治头晕、耳鸣、醒脑、增记忆力、预防耳疾。最好在早起或疲劳后弹之,效果称着。(弹毕轻轻松手)
5.
齿宜轻叩,。将口轻闭,将上下牙齿互相轻叩廿四次。古人称为「叩齿」。其功用能增强牙齿防脱之效。
6.
舌宜舔颚。将舌头轻抵上颚,古人称为「舌抵天庭」。此乃沟通阴阳二海交流,如有口水就要吞下,古人称为「接甘霖露水洗肺热」大益人体。
7.
津宜咽吞。如将舌抵上上颚(即天庭)可以产生大量口水。古人称为「玉醴」(即仙浆)。将口水吞下,其功用可灌溉五脏六腑,促进消化,增强脾胃。
8.
腹内浊气宜吐。每日宜闭牙齿,用力吸一口气,到胸及腹部气满时,张口用力将气呼出。古人称为「鼓呵」。其功用可去积去满,开胸顺气,止痛止喘。
9.
丹田宜常摩。丹田在肚脐下三吋,先将手搓热,摩转三十六次,。然后将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相迭在腹,摩转三十六次,古人称为「摩生门」。其功用可增进消化、顺气,治肠胃疾病。
10.
谷道宜常提(谷道即肛门)。要时时把肛门用轻微之力往上提,这一招乃少林之至宝,古人称为「提肛」。其功用可提升阳气,增加体力、长寿却病,防脱肛等病。
11.
四肢宜常移动。双手如风车一样,轮番转动,两腿要时时向前后蹬出,古人称为「舒展四肢」。前后将腿伸出,每早作一次,每次将左右腿前后伸出四五次,其功用防止关节发炎,增强脚力。
12.
足宜常擦。每晚在临睡前,将两手搓热,在脚底圆转擦五十次至一百次。(男)先擦左脚,后擦右脚;(女)先擦右脚,后擦左脚。古人称为「擦涌泉」。其功用能固肾暖足,交通心肾,降虚火、舒肝、明目。
13.
皮肤要时时摩擦。颜面、肩臂、两胁、两腰、左右腿,将手掌擦热,三次抚摩,古人称为「三昧火浴」。其功能用可促进气血流畅,光莹肌肤。
14.
大小二便宜紧闭牙齿。人体中有两种重要的经络运行,在背后运行之脉谓之「督脉」;在胸前运行之脉谓之「任脉」。古人称为「阴阳脉海交集」。大小便咬紧牙齿之故,就是要不使精气外泄,留住精华。
以上十四种养身法,简单易行,。最要紧的是练功时,要心静神宁,心内不能有杂念,而实在有恒坚持每日练习,功到渠成,自可得一到一种不可思议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