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评课稿 谢希钱 (第十二组)
(2013-06-02 17:16:17)
标签:
教育 |
分类: 听课评课 |
《矩形》评课稿
水头二中
一、精心设计,注重师生互动。
卢老师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创造了多次机会,师生交往互动是以教学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活动为师生互动搭起了平台,由于本校学生基础较差,卢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改编。如教材矩形定义的引入部分的合作学习难度较大,可能会比较费时费
力,也对学生本节课学习兴趣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卢老师特意自己制作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框架教具,利用这个教具进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变形演示,
同时又结合几何画板生动形象的演示,这些教学设计直观又具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使学生对矩形与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形成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自然引入了矩形的定义。卢老师还对教材的例题进行了改编,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起点低、落点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了可以参与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通过适当的提问,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我们都知道“自己发现的东西更能让自己理解和记忆”。本节课卢老师注重让学生自己尝试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去探索问题。如在引出矩形定义后,通过提问“你能找出矩形有哪些性质吗?”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得出矩形的特殊性质;改编例题时设计了一道条件开放的问
题:添加一个条件____,求出对角线AC的长度。这些都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我尝试和探索,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索成功的快乐,也丰富了数学探究的经验,提高了解决数问题的能力。
三、善于归纳总结,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经常提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展示了一题多解的能力。在例题的条件开放题解决好之后,又引导学生得出本题只要给出任一线段的长度,就可以求出其他的所有线段的长度。这些对树立学生良好思维方式及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都起了很大
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