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行四边形性质(2)》的评课记录

(2012-07-16 17:19:55)
标签:

杂谈

《平行四边形性质(2)》的评课记录

鳌江七中  杨从岳

电话:611312

前几天在昆阳二中有幸听了林丽弟老师上的一节《平行四边形性质(2)》的新授课,让我感触颇深:

1.在引入环节,林老师没有象某些老师那样很牵强的创设所谓的情境,而是通过先设计了两个问题复习已学知识,再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并且利用这个问题来引入本节的教学要点,这样处理既达到了巩固旧知,又自然的利用学生的知识水平过渡到所要学习的新知,符合他们的认知情况和接受能力。

2.在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的教学中,林老师采取了设计问题链的方式来层层揭示,而各问题的给出让人感觉该老师是花了很多时间思考了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这样问题的给出尽量靠近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使学生思考起来显得很是自然顺畅,同时也照顾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3.在例题教学环节中,该老师采取对本例分解方式来处理,先设计一个引题来作铺垫,降低的整体的学习难度,并且讲解比较到位,所提的问题针对性也比较强,大部分学生反映是不错的。

引入的自然顺畅、问题链的巧妙设计、例题解决的引题铺垫等让人感觉林老师的基本功是相当扎实的、对教材的理解是比较深刻的、对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的认识很清晰,总的来说本节课是成功的。不过我还想谈谈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    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去独立解决所遇到的不同问题,所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问题链的设计应该留出一点点“漏洞”,给他们一点点不同想法的空间。

2.    练习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层次性,目标要明确,要让所学者明显体会到本节所学的方法、策略是能够加以应用的。

3.     课堂反馈要重视,要让所有学生感觉到同学、老师那肯定的眼光,因为如果学生思考的答案得不到肯定,渐渐的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削弱,长此以往课堂的气氛会低迷,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懒惰。

 

2012.4.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