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说课稿
(2012-07-15 23:31: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说课 |
4.2 平均数说课稿
水头一中 陈尔海
一、
1、
2、
3、
②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二、
三、
四、
Ⅰ、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某果农种植的100棵苹果树即将收获.一慈善家叔叔想要收购一批苹果,然后将所赚的钱捐给希望工程。在付给果农定金前,需要对这些苹果树的苹果总产量进行估计.
<1>果农任意摘下20个苹果,称得这20个苹果的总质量为 4千克.这20个苹果的平均质量是多少千克?
<2>果农从100棵苹果树中任意选出10棵,数出这10棵苹果树上的苹果数,得到以下数据(单位:个):154, 150, 155, 155, 159, 150, 152, 155, 153, 157.你能估计出每棵树的苹果个数吗?
根据以上两个问题,你能估计这100棵苹果树的苹果的总产量吗?动动你的小脑筋,帮帮这为慈善家叔叔。
由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这个引入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Ⅱ、动手操作
可以概括出“移多补少”的方法,最后让学生为操作得到的结果“6”起个名称。从而引出平均数及其含义。指出在实践中常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例如引入部分的例子。这样体现了“小组合作发现——全体交流汇总”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然后让学生练习“做一做”题目{定义,板书}
Ⅲ应用新知
情境一:新学期,在新生的军训活动中,某同学进行了15次的射击训练,中靶数如下:6 ,7
,8 ,7 ,7 ,8
,10 ,9 ,8 ,8
,9 ,9 ,8 ,10
,9
先让学生用最基本的求平均数方法,求出平均数。然后让学生观察:算式中有几个6,几个7,几个8,几个9几个10。n为15与这些相同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由前面的分析然后让学生说出平均数X的算式还可以怎样写。(四人一组进行讨论)
从而引出加权平均数和权的概念。(板书)说明权对加权平均数的影响。
课内练习1(学生上黑板板演)
情境二:在学校一次广播操比赛中,八年级各班各项的得分如表所示:
83 |
82 |
90 |
八(三) |
80 |
78 |
98 |
八(二) |
87 |
84 |
80 |
八(一) |
动作准确 |
动作整齐 |
服装统一 |
|
(1):如果根据三项得分的平均数从高到低确定名次,那么三个班的排名顺序是怎样的?
(2):如果学校认为这三个项目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而给予这三个项目权的比为15:35:50,以加权平均数来确定名次,那么三个班的排名顺序又是怎样的?
情景2中的第一小题学生容易理解。
第二小题涉及加权平均数,而且已知“这三个项目的权比为15:35:50”这种说法与前面的权的定义有所区别,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学中我做如下的解释:不妨以(一)班为例,表中三个数据为:X1=80,X2= 84,X3 =87给定的三个项目的比为15:35:50即表示为:F1:F2:F3=15:35:50,因此可得F1= 15k, F2=
35k,F3=50k
课内练习2(请一个学生说出思路)
为了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用途广泛,让学生自由交流生活中所见到的平均数,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Ⅳ 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Ⅴ 布置作业认识深化:
课后作业题1,2,3,4,5,6为必做题。
选做题: 八年一斑共有学生46人,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58m, 小明身高为1.59m,
但小明说他的身高在全班是中等偏下的,班上有25个同学比他高,20个同学比他矮,这有可能吗?
就这样我完成整节课的教学。预计创设情景,引出概念需要15分钟,应用新知约23分钟,评价总结5分钟,布置作业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