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领导者肯定:“所有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人们,都是抗战英雄,都是民族英雄。”趙拔群不仅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为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拼命工作,为支援前方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一位抗战英雄,民族英雄;而且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湖南、湘潭和会同百姓谋福祉,做了许多实事,是民国时期一位优秀的七品芝麻官。
一:趙拔群从湖大机械系辍学之后,当过湘潭县第四高等小学敎师,修过潭宝公路,在公元一九三一年特大水灾之后受湖南省政府委仼修筑过洞庭堤围;在修复洞庭堤围时,其发妻冯端英女士重病逝世,赵拔群直到完成任务,灾民重建家园时才归家,到冯端英女士坟前祭拜。史料见台湾人士陈掦焕撰的「湘潭赵拔群先生传」。
二,趙拔群担仼贫民工厂(又名民生工厂、抗战时趙拔群改为抗属工厂)厂长期间,首次发行了商票(类似股票)不仅将这个湘潭的福利型工厂办成了不夜隋珠,由亏损到盈利;还让不少湘潭贫民学到了一门维持一家生计的手艺,脱贫致富;赵拔群手书「劳工神圣」四字挂于工厂正门之上,公元一九三八年离开工厂时,工人赠与「教养兼优」匾。史料见「湘潭史志」1989第四期第62页。
三:趙拔群重视教育,他曾担任湘潭县花石赵家营赵氏白龙潭族校荣誉校长,他尽力办好,做到设备齐全,还在族山中开辟林间操場,使赵家营赵姓孩子与住在赵家营的异姓孩子都受了四年初级教育。
中共领导的【南国文艺社】一九三七年在这个族校成立。1995年编的【湘潭县志】20页有记載,但把赵氏白龙潭族校改称白龙潭南国小学。
他曾为毛泽东、黄笃杰等七人创办发展起来的湘潭私立新群中学(现湘潭市二中)解决难题,说服女革命家秋瑾之子捐家产助学,使这个学校后来成了民国年代湘潭开设高中部的唯一私立中学。史料见「湘潭史志文辑」1990第四期:「王重民捐资助学」,但是「湘潭市二中校史」却不提赵拔群的名字,王重民是女革命家秋瑾之子。
公元一九四六年赵拔群在会同仼县长时,为会同县立中学建了一栋新式教学楼,其规模与规格都超过了湘潭市一中保留的民国年代湘潭中学的唯一教学楼钟楼;这座教学楼不知现在还在否,但即使改建了,会同百姓应该有人记得,我亲眼所见。
四:趙拔群重视改善百姓的医疗条件,明确表态不赞成湘潭县政府取缔中医,他提倡中西医结合医治疾病。史料见陈定乾「故事湘潭」中「药都纪事(续二)之三:赵拔群力主中西结合和「药都纪事(续二)之四:赵拔群倡修医书。
五:趙拔群重视发展交通事业,改善民生:他修过潭宝公路,但因经费不济而停工;他一九四六年在会同当县长尽全力修了会同县第一条公路。公元一九九五年编撰的「会同县志」记載:"公元一九四六年十二月,洪(洪江)靖(靖县)公路动工兴建。“公元一九四八年六月赵拔群任满,离任回湘潭时所租汽車从县城出发到洪江,可见己基本修成。从此会同县盛产的杉木,桐油可以从公路运到洪江销售,大大増加了会同百姓的收入。
六:趙拔群尽力简政爱民,减轻百姓负担:公元一九九五年编撰的「会同县志」载"一九四七年三月,会同合乡并保,全县缩编为七个乡,两个镇,辖一百二十三保。"缩编就是减少行政编制,裁减乡镇长、保长这些由老百姓负担的基层官员,切实减轻了老百姓负担。
七:趙拔群尊重民主与民权,深受百姓信赖;一九四六年湘潭县成立参议会,赵拔群被选举为参议长,史料见「湘潭县人大志」(1911一1990)第9页。
公元一九九五年修的「会同县志」记载:"会同县参议会成立,新任县长赵拔群参加会议,作出了十余项决议。"
八:趙拔群不为一党谋私利,他崇拜美国的民主制度,并且在会同执政时企图推行,但以惨败受到专员严厉斥责告终。
公元一九四七年会同选举国大代表期间,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密令赵拔群釆取不正当手段保证国民党侯选人当选,但赵拔群置之不理,却要求两位候选人按照美国议员竞选方式发表施政演说争取选民;两位候选人不接受赵拔群的意见,搞了一場闹剧。据「会同县志」載:"公元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会同县举行国大代表竞选、、、、、、三青团的候选人梁文献当选,国民党候选人楊汉辉落选。"赵拔群被专员骂了个狗血淋头,他痛恨国民党的腐败,才在调永顺当县长时弃官从教。
九:趙拔群疾恶如仇,严惩贪污腐败;公元一九四五年九月,赵拔群率县党部工作人员随县政府一同从青山桥泗路港返囘县城后,其族人赵季高承包了县党部伙食,却用承包的资金到楊家园嫖赌,以至党部食堂伙食极差,无人就歺;赵拔群了解真像后,严厉惩处了赵季高,解除承包合同,要赵回乡下谋生;自己掏钱补上亏欠,重新聘人承包伙食。(赵季高后来当了民兵队长,自告奋勇到柳州缚回赵拔群,被当年湘潭「建设报」誉为民兵英雄,但不久即因顶风嫖赌被判重刑,其人其事在湘潭档案馆应该可以查到)。
公元一九九五年编撰的「会同县志」记载:"是年(公元一九四七年),田粮处庶务刘春庭因贪污赋谷一百七十余石,被撤职查办。"民囯年代的田粮处,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局税务局,是个肥缺,当庶务(会计兼出纳)的都有靠山背景。赵拔群不畏权势,将刘撤职查办,大得民心,但也得罪了刘春庭的靠山背景和后人。
十:趙拔群严格要求自己,他不抽烟,不喝茶、喝白开水,很少喝酒,他家见不到一包香烟,一个酒瓶;(大家庭里有其哥运囘的茅台酒瓶)赵拔群一生不脱离劳动,回家探母晒谷冲米;他往返城乡,不愿坐人抬的轿子,喂了一头黑骡代步,对骡很爱惜,解放后此骡被没收为县中队拖車买菜,在见到赴刑埸的主人后拒食饿死。(解放初年参軍在湘潭县中队当司号员与文化教员的趙维民亲见此事,此人县档案馆应可查到)。
趙拔群提倡:"耕、读、勤、俭"身体力行。史料见「漣水河的博客」:「药都纪事」(续二)之二十:赵拔群爷爷的"耕、读、勤、俭"的意义“
赵拔群当了十年七品芝麻官,没买一分田、没置一片瓦;在会同因洪江镇粮赋被专员挪用不缴,不得不借表姐富商胡篤前夫人的钱结淸会同任内因修路建校的亏欠离仼;当家大哥斥责他道:"人家当一届县官子买田买屋,你倒好,借钱还债,你这官有什么当手!"
以上是可以见诸书刊网络以及流传在民间的记述赵拔群为百姓谋福祉的事迹的部分史料,我可以断定:趙拔群千真万确是民国时期的一位勤政亷洁的七品芝麻官,湘潭与会同百姓没有忘记他。
值得人们深思的是赵拔群在国共武力相争胜负未分的关键时刻违令弃官从教,事实上背叛了国民党,无意中支持了共产党,却没被看成是叛徒杀掉他;而在法制不全的年代,湘潭的个别领导却忘记了共同合作抗日八年又无意中支持了自己的这个伙伴,毫不留情地杀了他。
改革开放后【湘潭县文史】第四辑杨嗣写的【王纶之死】中记有湘潭县参议长赵拔群竟敢为当年蒋中正的红人湖南省长薛岳冤杀的湘潭县长王纶正名,不但评王纶为优秀县长,还将王纶的神主供奉到卫公祠,希望如今也有县级领导人敢于为同级领导冤杀的赵拔群正名。
谚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趙拔群当然不可能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圣贤;但是我根据以上的史料判定:他绝对是一位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是民国时期一位勤政亷洁的七品芝麻官,他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八年中尽了他应尽的天职,为取得抗战胜利作岀过贡献!是抗战英雄,民族英雄;他为老百姓做过许多好事,趙拔群永远活在湘潭父老乡亲心中,湘潭县人民法院应该撤销原判,为他正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