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报告重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的水泥不合格,赵拔群想:上次建碑是从粤汉铁路局搞到水泥,如今芳四,蕙满都到柳州铁路局去了,不可能去柳州请他们帮忙,唯一的办法是请兴中生产出合格水泥。
蘭七爷骑着骡来到兴中实业公司,这个公司在民国32年3月就生产出合格的水泥,赵拔群为此前来祝贺过,公司负责人早就认识这位书记长,把他迎进办公室。
蘭七爷开门见山说道:“重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用的是贵公司生产的水泥,但是施工员告诉我,他进行了实验,发现质量不合格,不敢施工。”
负责人道:“我了解这事,因为沦陷后停止生产,老技师回了老家,配方他带走了,新技师经验不足,所以产品没过关;我已经派人去把老技师请回来,他一到,就会生产出合格的水泥,书记长放心。”
蘭七爷听了高兴地道:“这就好,请您一定抓紧,生产出合格的水泥,建筑出流传千古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让子孙后代记住抗战英雄,民族英雄!谢谢您!”
公事实在太多,赵拔群忙得无法回赵家营去见儿子的最后一面;他明白,按乡俗殀亡的三天内就得入土,他回去也见不到了,只能强忍悲伤,投入工作,在工作中忘掉悲伤。
赵家营的桂九娭毑连年失掉丈夫,两个孙子,两个媳妇,心里很痛苦,强忍悲伤盼蘭七回来,五天了没影子,放心不下,就跟长子芬九商量好,要蘭嫂带着孩子到县里去照料痛失长子的蘭七。
蘭嫂在泽民入土之后,强忍悲伤料理家事;她与蘭七婚后已经有了卓民,恕民,玲林,伟民四个小孩,每月当厨十天,缝补浆洗就很劳累;继女育林读中学,放了寒暑假,就帮继母带孩子,她对同父异母的弟妹照顾极好,成了继母的好帮手。
如今育林还在古塘桥潭中女生部寄宿读书,恕民在族校读初小,不能去县城,留在祖母身边;卓民初小毕业,蘭七娘子带他去,看能不能到昭潭读高小,玲林和伟民非带不可;当家大伯雇来两辆棚车,坐棚车到河口去赶洋船。
蘭七娘子和岁多的伟民坐姜七的棚车,五岁的玲林和十岁的卓民坐贺九的棚车;当年的棚车就是胶皮独轮车安个躺椅和挡雨遮阳的布棚子,用人力推着前进,比走路还慢,为了赶上下午从株洲经河口回湘潭的洋船,一天亮就出发了。
棚车在潭花大道沙石路上缓慢地前进,走不到一里,就遇上前年为阻滞日寇挖断的一丈长的缺口,蘭七娘子和孩子都只能下车走过缺口,姜七和贺九拖着车过了缺口,蘭七娘子和孩子再上车。
搞了几次,蘭七娘子觉得这不行,太慢了,会赶不上洋船,于是对贺九说:“我和卓伢子走路,你们拖着两个小的走,看能不能赶上河口的洋船。
姜七和贺九当然同意,他两一人只拖一个孩子,轻松多了,但缺口太多,到上星桥就是中午;蘭七娘子在家门开的饭铺要了几样菜和一斤米酒,六个人吃饱喝足,只花一块钱。
为了赶路,每到缺口,蘭七娘子干脆抬着棚车过去,几次下来,汗湿衣衫;好在她从小就劳动惯了,并不感到累。她能赶上河口开往湘潭的洋船么?请看下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