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1月14日赵拔群清早外出,发现数不清的难民挤满街头,一问才知长沙发生大火,市民们抛弃家财,连夜逃了出来。
回到县党部,秘书慌慌张张对他说:“书记长您赶快收拾一下,省里来了放火队,要放火烧湘潭城,实行焦土抗日。”
“什么!要放火烧湘潭城?不行!我找县长去。“赵拔群走小门进了隔道墙的县政府,县政府乱得一团糟,主任秘书告诉蘭七:"县长和太太早就离开到乡下去了"
赵拔群找不到县长,回到县党部,黄政衡脸色惨白的来了,他苦笑道:“蘭七爷,听说火烧长沙,是不留给日本鬼子,如今放火队来放火烧湘潭,我们商家急得团团转,你看如何是好!”
赵拔群道:烧了湘潭城,哪有钱粮供给在伍家花园训练的200师;焦土抗日是上峰制定,我们明的反对不得,我看你们商会只能如此如此,才能制止县城被烧。“他小声附耳说了作法。
黄政衡心领神会,邀集商会同仁,急急忙忙来到伍家花园,卫兵问明来意,准予进去;见到杜师长,黄正衡说:”师座,你们的粮饷全靠湘潭工商界供给,如今烧了长沙,省里来的放火队要放火烧湘潭县城,师座看如何是好?”
商会的姜璧宸和柴晓泉诉苦道:"一旦烧了店铺,我们自身难保,请师座免掉湘潭工商界的捐税。“
杜师长听了吼道:”谁出的馊主意,还没看到鬼子,烧了长沙又烧湘潭,不行!我马上派兵把放火队员控制起来,谁敢乱来,老子毙了他!“
杜师长一声令下,200师官兵出动,把省里来的放火队员全押进伍家花园关起来。
长沙文夕大火,省里的党政机关人员都仓皇步行往湘潭逃,中共一位大领导胡子都烧焦了尾子。县长逃到乡下去了,赵拔群只好出面一一安置,忙得不亦乐乎。(遗憾的是这位大领导后来忘记了。)
长沙大火烧了五天五夜才熄灭,九成房屋被毁,财产损失和百姓死伤难以统计,不久传来消息:是一场误火,蒋介石来到长沙,把几个发火的主要责任者枪毙了,蒋介石喜爱的最大责任者省长张治·中只撤了职。杜师长知道了,才把放火队员放了, 湘潭县城没被烧毁,杜师长功莫大焉!
1938年12月,县长被处理,王纶代理县长,
赵拔群向县政府提议,把县城【贵阳路】改名为【聿铭路】,表示对杜师长的感谢,王纶同意,举行了更名仪式。(新中国成立,恢复了【贵阳路】原名)
赵拔群当了书记长,他不肯坐两人抬的轿子,步行往返160多里回转赵家营探母;步行费时费力就到处打听哪儿有马买,后来想到抗日军人更需要马,不能买来代步,听说有人家有一驴与马杂交生产出的骡,这骡外形很像马,但胆小温顺,上不得战场。
赵拔群喜出望外,就去买这匹骡,主人知道是县党部的书记长赵拔群说不想被人抬着走才买骡代步,很敬佩,没要高价,半卖半送。
从此赵拔群就骑骡外出代步,他请了族人十五岁的裕章当马童照看;他自己没事时牵着到水草丰盛之处,给它刷毛洗澡,让它吃饱;骑它外出上山坡就下来牵着走,不累它,这骡通人性,对主人产生深厚的感情。湘潭人都以为赵书记长骑的是马,其实是骡。
这天,赵拔群办公室来了一位稀客——私立新群中学的校长;这校长诉苦说办学遇到了困难,想请书记长发动工商界支助。
赵拔群想了一会道:”你们董事会可以接纳秋瑾之子王重民先生为董事,他热心教育事业,定会帮你们解决难题,我为你们牵牵线。“校长高高兴兴走了。
赵拔群马上去了好友王重民先生家,王先生答应蘭七的请求,应新群之请真当了新群中学董事,多次为新群解决办学难题。
注:
制止火烧湘潭史料见1987年出版的【湘潭工商联合会史稿】第13页。王重民捐资办学见【湘潭史志文辑】1990年第四期,但湘潭市二中修校史不提赵拔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