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由民办转为公办
从糠箩跃进米箩
两个月的培训很快接近尾声,肖佐人多次受到表扬,这天佐人看到学员们都在汗衫上印了「潭城中师」四个大红字以作纪念,可自己是两件旧的,就问印字的:"旧汗衫能印吗?"
"交五分钱就印。"那印字的笑道。
师训班一结束,肖佐人穿着印有「潭城中师」的汗衫到华石文教组报到,黎支书很高兴地与佐人握手,说道:"好!好极了!你为水库塞底涵,不私分粮食的事群众反映很好,要感谢党的培养,为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努力奋斗!"
黎支书交给肖佐人一个小硬壳本本,神秘兮兮地道:"这是粮折子,县里己经批准你转为公办教师,从公元一九五九年九月一日起吃国家粮,毎月二十七斤米,四两油,到粮店去买,每月到学区总务室领三十八元工资。"
肖佐人接过粮折子,热泪盈眶,颤声道:"我一定听党的话,在您的领导下,为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奋斗终生!"
黎支书严肃地道:"现在毛主席领导我们大跃进超英赶美,一天等于二十年,公社任命你当集福小学主仼教师(校长),今天就去上仼,明天所有中小学都要开学,不得有误!"
"那农中呢?"佐人问道。
黎支书笑道:"肖维人干得不错,你就不要管了,那是民办!你现在是国家公办老师了,从糠箩里跳到谷箩里了!"佐人听了,心里甜滋滋的。
肖佐人知道集福小学设在老公屋德所公祠里,就沿涓河向德所公走去,稻田己经收完秋,路上是络绎不绝的挑砖担瓦去修建万头猪場的社员。
肖佐人中途路过肖家庄,顺路去看看弟妹,太阳光下,毛弟、慧云正在晒谷坪和社员一起捶禾衣子里残留的稻谷,忙得满头大汗。
毛弟高兴地告诉哥哥:"新谷登埸后,食堂加了三两指标,虽然仍吃不饱,但比上半年好多了。"
中学不放暑假,树人、威人、玲云仍在学校没回,屋也不必进,就在晒谷坪说话;两个月不见,佐人觉得这两个弟妹不仅冇长高,反倒瘦小了,心中一酸,却强作欢笑道:"我转正了,每月有三十八元工资,二十七斤米,四两油,以后你们饿了,到集福来找我,明天到学校报到,就对老师讲,学费我会来交。"
毛弟、慧云高兴极了,又黄又瘦的脸上露出笑容 。
集福小学有一至四年级四个班,老主仼敎师调走了,留下四个公办教师,一个男陈老师患肺结核,一个女胡老师有哮喘病,一个小何老师是何区委的妹妹,十八九岁,孩子似的,只有年轻的男罗老师没有病却瘦骨嶙峋,见来了个身强力壮的肖老师当主任教师,都很高兴。
小罗老师马上领佐人到一间住房前说:"这就是老主任住过的房。"
佐人开门进去一看:一张架子床,一张旧书桌上一盏美孚灯,一条骨牌凳;窗戸透进阳光,他把简单的行李放到床上,拿起印有「先进教育工作者」的搪瓷把缸。
佐人实在口渴,找到厨房,水缸里只有水脚子,用把缸一舀,浑浊不堪;佐人干脆舀进水桶,舀得干干净净,挑起水桶倒掉,来到一口水塘边,先捧了几口水喝了,才担水囘来,先洗净水缸,担了几担水,灌满水缸。
肖佐人看灶,灶上倒是有口锅,可灶脚下,没几根柴火,五个教师生活,柴米油盐菜酱茶,柴是第一位的,可没烧柴,怎么行?
胡老师见肖佐人担了一缸水,很高兴,夸了几句,主动诉苦道:"如今冲里人是刚天亮就担来了柴卖,卖完柴回去出工,去迟了就没有了。"
肖佐人道:"那我明日一天亮就去买柴。"摸摸口袋叹了口气。
胡老师马上看了出来,咳了几声,笑道:"我知道你是民办教师,每月只有五块钱,我先借点钱给你去买柴,记好账,伙食五个人分摊。"
肖佐人笑道:"我已经转为公办教师了,只是还冇(没有)买米,冇领工资,你借十块钱给我,先开办伙食,明天好开学。"
胡老师是个三十多岁的女老师,丈夫本也是教师,划了右派开除囘乡改造;胡老师有两个孩子,都吃国家粮,靠她供养,她省吃俭用过日子,有点余钱。
肖佐人有了十块钱,先考虑如何办伙食,他想到如今到处都是公共食堂,且去附近生产队打听打听;他走进隔壁的公共食堂,忽听有人叫道:"佐老师!"
这银铃般的声音佐人很耳熟,是谁呢?请看下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