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少诗话242:良好家风代代传
(2023-07-26 21:02:16)
我伟民弟小时读书很认真,高小毕业考上县四中,成绩突出,贺同春校长很看重,见他衣服破旧,送衣给他。
在县五中教书的姐姐愿负担他读书,1960年我把他的户口迁到姐的户籍上去五中读初中三年级,因刮下马风不准上商品粮户口,几个月没有口粮供给,要姐省来共吃, 伟弟愤而退学务农。
毛时代他因出身不好,30岁才娶小十岁的王昌华为妻,竟被说违犯晚婚挨过批斗,但昌华与丈夫同艰共苦,勤奋劳作,终于成家立业。改革开放后,他的长女小谊在江西新余工作,次女小爽在深圳工作,儿子正锋在湘潭县城工作,都成了家,买了电梯房和小车。
伟弟三个子女对父母很孝顺,小谊、小爽夫妇愿意和弟弟共同赡养父母。2016年72岁的伟弟和妻子离开农村,到儿子处住上电梯房。遗憾的是查出肝硬化,子女们为他买来【白蛋白】保养,老伴王昌华、儿媳梁桂兰细心照料,病情稳定。
2022年伟弟病情恶化不治去世,享年78岁。我们兄弟早已在父母墓旁建好了四个墓穴,去世后都陪伴父母。伟弟是第一位归葬者,赵家营的亲友都放鞭炮为他送葬,盛赞我们家的良好家风。这真是:
赵氏家族留佳话,
良好家风人人夸;
兄弟姐妹都尽孝,
父母老年同赡养;
可叹有的大人物,
妻离子散晚景苦;
临终身旁无亲人,
悔恨难言离人世。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