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遗少诗话163:忆给乡领导上文化课

(2023-01-16 21:54:33)
标签:

杂谈

分类: 遗少诗话
                1992年秋的一天校长对我说:”乡党委要你每周星期三晚上到乡政府给他们上两小时文化课,你准备好,本周就开课。“
         记得毛时代公社领导给教师作报告开头就是:”老子是大老粗,大字不认得,细字墨墨黑,只晓得三担牛屎六箢箕,八斗坵过垄直铲!“那时他们以没文化为荣,如今要求干部知识化,要读书了,真有意思。
         给乡领导上文化课,讲什麽呢?我想来想去,认为他们该学的是传统文化,决定第一堂课讲讲人称。毛时代人称只有【同志】,甚至父子也互称同志。现在变了,可乡领导大都没读过书,真不懂。
          我就从人的传统称呼讲起:称同事的父亲为【令尊】,称其母亲为【令慈】、【令堂】,称其本人为【先生】、【阁下】,称其妻为【夫人】,称其子为【令郎】,称其女为【令爱】......称自己的亡故的父亲为【显考】、【先父】,母亲为【显妣】、【先母】,活着的父亲为【家严】,母亲为【家慈】,自称【敝人】、【在下】、【不才】、【愚弟】、【老朽】,称妻为【内人】、【贱内】......并细细说明这样称呼的由来。乡领导听得津津有味。
         这晚讲完课离开,我发现粉笔盒里有两元钱,是哪位领导放的,我笑着说:”是哪位放的,我不要。“
         书记笑道:”您辛苦了。卖包烟抽吧!“他们笑笑走了。
         后来的课分别讲了传统礼仪婚丧喜庆待人接物的用语,民风民俗节日由来,常用成语故事等等内容,很受领导赞赏。
         我敬告领导,来讲课是尽义务,不要报酬,我戒了烟,谢绝馈赠。回忆此事,有感而作打油诗:
            往昔以文盲为荣,今朝以文盲为耻;
            传统礼仪虚心学,力求成为文化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